职业教育由“小职教”,发展到“大职教”,源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及能力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职业教育走过了一段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历史性进步。职业教育的规模从小到大,办学能力由弱变强,社会参与从寡到众,专业覆盖面由少到多,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由“小职教”,发展到“大职教”,进入到新时代的“强职教”阶段。
当前,社会需要大批擅长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的高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国内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要求。为此,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了国内外职教模式的交流学习,探索产教融合、双主体办学、专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教模式,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专业链与产业链、教学链与生产链三脱节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关于所有中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大家都可以在人社部的官网,还有人社部的公众号上去了解。比如说去年大家聊的职教20条,包括1+x等等。去年中国出了非常多的职业教育的政策,但这些政策概括成两个重点,我们可以看一下。
第1个就是健全的经费投入,提升技术工人收入的地位,吸引生源和积极性。
第1个重点大家的理解是什么?理解就是说在以后中国的教育的这个市场里面,我们熟知的第1种概念就是我们说的研究型大学,它会占有一定的重要。未来职业教育这种大学,它也会扮演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家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第1个重点。
第2个重点叫加强产教融合,解决人才与就业不匹配,新兴就业缺口大涨这个问题。
这个重点大家理解的方向就是,从今往后企业会在中国职业教育的解决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龙头企业。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重点叫新兴职业,怎么理解新兴职业?我们来看一下。
新职业通常指的就是说这个社会它已经有这样一群人,他在从事这样的一些工作,这些工作也有一定的技能,但是他所从事的岗位和这些技能,暂时还没有收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里边,我们管这种职业叫做新职业。
我们来看看19年之前,最近一次中国规划新职业是什么时候?就是2009年11月12日。当时新增了8个新职业:皮革护理员、调味品品评师、混凝土、机动车驾驶员等等,大家可以看一下这8个新职业。
再看一下去年4月1日,人社部、市场统计局一起重新发布了13个新职业,看一下这13个新职业的侧重点。第一个就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员,一直到后面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大家从这些职位的变化里边可以感觉到,这可能不仅仅是岗位的名称变了,更多的是参与到市场经济里边,它企业的整个业务方向很多都变了。有一句经典的话,就是说谈的是经济,大家可以从职业里边感受到。
为保障和促进职业学校依法办学,推动职业教育有序发展,在潜心研究国外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职教系列理论的基础上,珠海职业教育有必要探索“双三元”职教模式。
源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
“双三元”职教模式理论是以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为研究起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经过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理论比较研究与多年的实践探索之后形成。
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被人们称为德国职业教育的秘密武器。德国的青少年一面在企业接受培训,一面在职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种形式的学习被人们称为“双元制”。
而“双三元”职教模式,是由“政校企”(即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支撑)办学模式和“行校企”(即以行业为指导、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组成,其核心理念是实现职业教育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协同创新”。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和治理体系。
这种创新型职教理念由宏观职教联合会、中观办学理事会、微观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三个运行中的层次组成。每个层次形成不同的工作路径,分别发挥主导、指导、主体不同功能。宏观层面政策引领、“政校企”三元联动、整合资源;中观层面行业规范、对接产业;微观层面校企互动、深度合作、实体建设。参与三方融通互动,互为支撑、形成有效的治理体系和组织体制。
“双三元”职教模式理论体系的运行,需要若干先决条件。一是需要政府积极引导,通过建立职教联席会,构建“双三元”合作办学理事会治理结构,建立“双三元”人才培养共育共管的保障机制。二是组建“行校企”三元共建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专业规划建设协调机制。三是建立“双三元”人才培养双向交流合作机制。四是建立“双三元”工学结合、组织运行机制。五是建立“双三元”互利双赢成果共享的机制。作为高职院校的最高决策机构,“双三元”办学理事会组织本着自愿参加、平等互利、权责相应、双向互动的原则,侧重在教育资源优化、学科建设、专业规划、人才交流、产学研合作、培训认证等方面建立起优质高效的社会化协同创新机制。
“双三元”模式的实施路径
“政校企”的办学模式是“双三元”职教模式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国内高职教育政策引导乏力,校企合作法律缺失等问题,为优化职教环境提供现实平台与动力,既解决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又促进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
“行校企”是关键和抓手,从微观层面解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热情不高等问题,促进学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提升;明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路径,解决如何培养企业亟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问题。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通过“政校企”“行校企”有层次、分路径的协同融合,培养符合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双三元”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双三元”职教模式有没有成功实践的范例?珠海城职院2015年开始探索“双三元”职教模式,有效地提高了专业内涵建设水平。
学校根据珠江西岸地区产业规划,重新整合教学资源,重点建设大数据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机电工程、会展旅游管理、港口物流管理、社会工作五大专业群。在此基础上和高栏港经济区携手打造“政校企深度合作实验圈”,与高端服务企业合作创办“航空与海洋工程学院”,与格力电器股份公司成立格力产业学院,与珠海港控股集团成立珠海港企业大学。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以“双三元”职教模式为指导,制定具体的专业育人方案,深入推进了专业教学改革,发挥行校企共同育人、精准育人的优势。学生实践环境与教师“双师”结构明显改善,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践行“双三元”办学模式,“政府、学校、企业”与“行业、学校、企业”实现紧密对接,推动了产业链、专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共同为珠海高职教育的发展探寻了有效的路径。
实践证明,“双三元”办学模式是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的中国化、本土化,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相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职业教育的理论将不断发展完善,职业教育的体系和能力必将走向现代化。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职业教育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职业教育由“小职教”,发展到“大职教”,源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及能力现代化知识,对于职业教育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职教新闻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