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职教新闻 > 中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现代化?陈宝生部长关于治理体系如何现代化论述
中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现代化?陈宝生部长关于治理体系如何现代化论述
中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现代化?对于这个话题,近期相关的新闻里找了下,找到两篇比较权威的聚焦“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主题,凝聚思想智慧,助推教育发展,一篇是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先生在亚洲教育论坛上的发言。还有一篇是陈宝生部长在旗帜陈宝生《旗帜》撰文:《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探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需要一体推进 。
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今天,我准备谈的一些想法,完全是受不久前刚刚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的启发,也就是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角度来思考宏观教育政策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即将进入"依法促进中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阶段。今年亚洲教育论坛的主题是"教育·社会·创新",我认为,中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重点将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创新教育治理模式,探索学习资源平台建设新路径。
教育现代化,与中国梦的连接非常紧密,正在深深融入我们这个发展中人口大国的现代化进程。如果把教育现代化看成一架"飞机",可以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教育基本制度看成"驾驶舱",把握正确航向,把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看成"机身、两翼和尾翼",而把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国际化看成"传统燃料"中加入的"助燃剂"。我们期待教育现代化适度超前于国家现代化,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好人力资源基础。
综观数十年来发达国家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大致有三个主要派系,一是传统左派,秉持福利主义,倾向于把很多公共事业由政府包揽;二是新右派,主张新自由主义,主张更多运用市场机制来介入和管理公共事务;三是新左派也叫中左,信奉"第三条道路",试图跨越左和右,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求平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观察部分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探索,并小心翼翼地在本国土壤上尝试。其中,有个问题需要回答,公营、公办、公立的教育事业,能不能满足所有人群、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和产业的多样化需要?如果不能完全满足,能否对教育服务属性和提供方式进行新的切分?
世界银行基本上是"两分法",公共服务和非公共服务,而中国进一步切分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这样,各级政府所负的责任,应是有边界的而不是无限的,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必须担负足够的保障公平责任,但对非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公共服务,既要当好"裁判员",也可以主动干预,包括重点资助和购买服务等等,这从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策来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教育领域以管办评分离为重点、深化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既要求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又通过一组"利好"的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紧接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出台一系列重大决策。首先是邓小平先生谋划了"三步走"现代化战略,然后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继明确了目标任务,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又分别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一共"三个全面",内在逻辑关系非常紧密。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的重大改革举措有180多项,尤其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中央明确要求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这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或称正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而企事业、学校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将有"负面清单"的禁则加以规范和约束。在两个清单之外,政府的任何作为都应于法有据,而法无禁止的,各类社会力量就可自主作为,当然也会施以行业自律等等,从根本上讲,就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后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包括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都会处于新的公共服务政策框架下,在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行为法定的政府宏观调控下,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应潘基文秘书长之邀,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向国内外各界展示了"三个努力"。第一个努力,"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对所有教育服务提供方讲的;后两个努力,"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则是对所有中国孩子、13亿中国公民的学习需求方提出的殷切期望和庄严承诺。由此可见,21世纪中国人的教育,应该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为有用、更可持续,我们需要用这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教育改革发展行动。
在搭建中国特色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进程中,我们已很熟悉100多年前废除科举学习西方所逐渐形成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但当代中国的非正规、非正 式、非学历学习需求面大量广、方兴未艾,与正规学历教育之间边界淡化、双向链接、不唯学历、成本分担,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其中,正规学校教育的生存本钱,将在于多功能地满足各种社会需求,整合和认可公民的碎片化学习成果,传统培训企业则线上线下兼营,稳定学习客户群;互联网创业公司专注切细用户需求,拓展个性化学习服务;互联网巨头通过投资平台加自身布局,抢占资源平台建设制高点,上述各方都可能在今后成千上万亿人民币的"蛋糕"中分得相应份额。
预计今后的中国教育,将像"世博园中国馆"一样,基础教育把"四根支柱"打牢,上面的"倒伞状",意味着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衔接,如同发达国家那样,面向不同年龄、性别、民族、种族、收入水平的人群开放,中国正面临学习资源平台建设的"战国时代"。如果2020年中国GDP能达到100万亿人民币的话,6%就是6万亿,将是这一"战国时代"学习资源平台建设的有力支撑,其中,政府应至少拿出4万亿,民间要出两万亿,当前仅"在线教育"已逾千亿产值,过不了几年就会翻番甚至翻两番。如此庞大的教育培训规模,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非公共服务必然相互交织,法度规制也更趋清晰,将撑起未来中国教育的大格局。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附:教育部长陈宝生《旗帜》撰文: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教育系统如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日前,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旗帜》发表署名文章《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起来看看: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陈宝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重大民生问题。教育系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深刻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
回顾历史,制度建设和治理改革始终是国家改革发展中的一条主线。夺取全国政权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制定《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
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最根本的在于我们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制度建设的分量更重、要求更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全会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要深刻认识全会召开的重要时代背景和重大历史意义,深入领会中央召开这次全会的深谋远虑和战略意图,准确把握全会精神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全会第一次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成就和显著优势,指出这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基本依据的定位,充分说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深刻认识这一制度和体系拥有显著优势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深刻认识全会提出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制度安排、重大工作部署是今后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全会系统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发展。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主动对标对表,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教育规划、改革发展等各领域各环节。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关键是把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按照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聚焦全党共同推进的改革、教育系统专责推进的改革、需要教育系统协同推进的改革、需要教育系统率先探索的改革、需要教育系统提供研究咨询评价服务等重点任务。排查梳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完成情况,明确哪些是需要坚持和巩固的制度、哪些是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制度、哪些是需要立足教育实际创新的制度,第一时间把全会的部署排上议事日程,分层分类、有序推进,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牢牢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上出实招、见实效。《决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首要位置,强调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方面制度。教育系统要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加强高校院系、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和中小学党建工作,实现“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决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完善巡视巡察全覆盖机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在推动“四个自信”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上出实招、见实效。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引导广大干部师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供坚实学理支撑。
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上出实招、见实效。《决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教育升位赋能,对国民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朝着建设一个更大规模的体系而努力。推动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深化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控辍保学,进一步普及特殊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巩固职业教育百万扩招成果,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解决好教育供给能力问题,打造面向每个人的教育。要朝着建设一个更加多样化的体系而努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打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要朝着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体系而努力。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教育发展差距,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坚决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打造惠及每个人的教育。
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治理上出实招、见实效。《决定》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为教育系统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指明了方向。要加快教育立法修法,完善教育制度实施体系,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出台具体意见,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工作,推进高校法治建设。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提升普法水平。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方式。完善教育政策决策、执行、评估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科学性。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督导“长牙齿”,提高督导权威性实效性。
在完善教育投入保障基础制度上出实招、见实效。《决定》要求,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健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体制机制,健全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拓宽投入政策渠道,逐步提高社会教育投入占教育投入比例。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保障机制,推动落实国家关于教师地位待遇的各项举措,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来源:《旗帜》2019年第11期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中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现代化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中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现代化?陈宝生部长关于治理体系如何现代化论述知识,对于中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现代化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职教新闻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