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职教新闻 > 解读:中高职教育价值感获得仅仅看奖学金覆盖面?
解读:中高职教育价值感获得仅仅看奖学金覆盖面?
中高职教育价值感获得仅仅看奖学金覆盖面?
在我国,发展中高职院校教育规模,目的不仅是做大职业教育产业或职教事业,甚至也不仅是获得高素质职业教育后备队伍,壮大国家的技术人力资源储备,而是实现每一个国民的发展,为每一个国民的提供发展和上升条件和渠道 。一切教育,其实都可以这样认识。
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教育是按成长阶段对人进行培养的;从普通高校到职业院校,各类教育是按照职业方向进行培养的。 近年来,国家推出诸多职业教育的利好举措,在实际中和舆论上营造“对职业教育一视同仁”的氛围。
为了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明确2019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等具体措施。
2018年,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总结大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获得技能大赛奖牌的选手颁奖,其中金牌选手每人获得30万元现金重奖,银牌铜牌获得者也有丰厚待遇和荣誉奖励。这些获奖者大多来自职业学校。国家在用实际行动表明,接受职业教育者,一样有出息,一样能出彩。
中国财政部、教育部两部委联合7月5日公布,调整现有高级职业院校奖助学金发放政策。从2019年起扩大高等职业院校(下称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奖助学金补助标准,同时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中职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培养技工人才的重要任务。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端制造业越来越重要的今天,高技能人才越来越抢手,但是,由于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思想,市场上技能人才存在短缺。
作为另一类型的教育,中职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从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较看,虽然同属于教育,但又是不同类型的教育;从学校职业教育自身的体系看,中职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它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现着专业导向、专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并重的特点。
高校招生正在展开,人民网转发《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今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不仅拓宽了高考生的升学选择面,还使退役军人、失业者、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获益,他们可免于文化素质考试,由各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通过后可录取就读。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技工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中国制造”,也出现了很多“大国工匠”的新闻报道,所谓“工匠精神”也在为制造业津津乐道,但并没有改善大部分技术工人的待遇、社会地位、职业荣誉感,导致国内的制造业高级技工人才后继无人的局面得到改变。只有让职业技能教育体现出高价值,才是尊重技能人才,尊重技术知识,唯有如此才能让“大国工匠”后继有人。
一般地理解,职业必然要成为每个人最重要的人生经历,因此所有为职业而进行的教育准备,都是面向职业的,也就都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不管一个只是初中毕业的人,还是读完了博士的人,终归都要就业,成为职业人员,这就使所有的教育都具有了职业面向的成分。
狭义地理解,职业教育指在普通教育之外,直接面向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进行的教育,包括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这就是我们日常使用职业教育一词的场境。这一类教育整个社会的需求极大,但一段时间并未成为教育的热门。原因有多个方面。传统上这类教育大多不是通过学校,而是通过师徒关系来传承。比这更古老的观念,是认为这根本用不着教育,只需要“熟能生巧”。
但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进身阶、敲门砖”的教育理解中,和整个社会在人生规划的偏差性共识下,职业教育变成“次等教育”,不被人选择。每当人们说起“人才”,脑子里马上能画出的像,往往不包括穿工装的人。从幼儿园到大学,人们一般的人生设计,是通过普通高等教育而获得充分发展的前景,而职业教育则似乎使人一眼能够看到整个人生的“蓝领”属性。
无论最古老的劳动还是最现代的劳动,其境界都体现在“工匠精神”。现代劳动还对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冷门化,接下来就是技能性人才的缺乏,技能性人才基数不够、尊重缺乏,使“大工匠”也很难产生。这后面就是技能性的劳动受到轻视,工匠精神在社会中沉落,技能性劳动的价值不被认可,普通人的人生不被肯定。
职业教育扩招,还不足以使职业教育成为热门。整个社会,需要更新人才观念,真正看到“行行出状元”;需要更新分配机制,大工匠的工薪不见得一定要低于高管;需要更新管理制度,使技能型劳动能够可望可及地成为“八级工”、“高级技工”;需要更新社会环境,使能工巧匠像“专业人士”那样得到尊崇;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将教育作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工作而不是“区别高低,低能者才读职校”;需要更新社会评判,使所有经过劳动而自立的人都有价值感,而不是只把某些劳动视为有价值。
古代社会的内生秩序来自等级认同,现代社会的内生秩序来自社会平等。“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只有这既成为信念,又成为现实的机制,我们才有望看到普通人产生内在的价值感,每个劳动者产生内在的骄傲感,这样才会有职业平等、职业教育热门的结果。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动力不足的现象。我们通过实施学分制,有了一个评价的杠杆,把3年学习的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学习内容设成模块,初、中、高级层层深入,就像玩游戏通关一样,学习也设关卡,设计分系统,这样学生会有更多选择、更多挑战、更多乐趣。”淄博工业学校副校长冯波如是评价学分制下的模块化教学带来的新变化。
“我觉得非常人性化的一点,就是学校不是只靠分数来评价,而是根据我们在校的综合表现给出学分,同学们都觉得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发掘身上的优点。我学的是建筑专业,每完成一个钢筋工或资料员的模块学习,就会挣得相应学分。”淄博建筑工程学校2017级建筑工程施工班学生张浩然对学习充满自信,他深信“只要有了真才实学,是金子总会闪光”。
不仅是中职学校,高职高专对于许多高考考生家长来说也并非是首选。对于自家的孩子刚过本科线,可以选择读一般的本科学校,也可以选择好的高职高专学校。不少家长异口同声的回答,无论如何都要上本科。
教育从业者的专家认为,上述学生和家长的观点很典型,反映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职业教育不如普通教育,不像普通教育那么高。
考生家长受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认可脑力劳动,不认可体力劳动。所以很多家长都希望考一个本科,考一个高学历。王教授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追溯根源主要是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对技艺不重视也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由于中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并不成熟,这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目前,广大家长普遍重视学历学位,家长对于孩子上学校的后续发展存在疑惑,导致职校对学生家长的吸引力不强,改变社会认知任重道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对学校所开设课程和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效激发内心的荣誉感和发展内驱力,实现自我发展,是当下每一所中职学校致力探索并急需解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中高职教育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解读:中高职教育价值感获得仅仅看奖学金覆盖面?知识,对于中高职教育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职教新闻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