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种与考证
  • 全部课程
  • 分销联盟
  • 培训认证
  • XR浏览器下载
  • 文章资讯
  • 学习中心 APP下载
    扫码下载-100VRAPP
    扫码下载-技能培训APP
    扫码下载-互动科普APP
    建议意见 官方客服

    官方客服

    您可以与在线客服进行沟通或者拨打客服热线获得帮助

    电话:0592-2529323    0592-5551325

    邮箱:help@onesoft.com.cn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基础课程 > 试卷讲评课设计秘籍:让讲评课做到合理高效、创意满满(含PPT视频)

    试卷讲评课设计秘籍:让讲评课做到合理高效、创意满满(含PPT视频)

    发表于:2019-07-24
    阅读:4465
    评论:0
    说明

    名师工作室在最近几年的市级、省级以及全国级英语赛课及技能比赛中获得许多次的荣誉。市级比赛以上获奖的有:顾秋霞老师(市、省、全国一等奖)、顾梅燕老师(市、省、全国一等奖)、方洁老师(市、省、全国一等奖)、李芝芬老师(市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张琰老师(市一等奖、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邱晓蕴老师大市一等奖、过晶老师大市一等奖、陆震环老师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这些比赛都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所以令许多行内人非常艳羡。

    我可以告诉你我们的秘诀:我们靠的是团队精诚合作以及经久不衰的创新精神。所以,我们的“创梦”工作室其实就是创意工作室和梦幻工作室的组合。在我们这里实现任何奇迹皆是平常事。

    我们提供的观摩课涵盖阅读、语言点、词汇、读写等各种课型,每一种课型我们都有独特的研究成果。

    这里把我对于试卷讲评课型的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好多内容都是我们工作室的独门绝技,有些方法还真有些江湖特色。当然,因为受限于文字及篇幅,好多“旁门左道”的技术无法说清楚。我们可以通过交流互动加以完善。

    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室的关注!让我们共同携手,共创中国创新教学之梦!

    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怎么就突然想到了一段与今天文章主题完全不沾边的歌词: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Yes, 'n'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而上面的句子到了我的嘴边,不经意间,舌头一滑就成了:

    How many exams does a student have to take

    Before you finally call him a university student?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所以,考试啊考试, 这就是目前唯一能为学生铺好上大学之路的步石。

    高中英语教学现在有个奇葩现象:如果你细数什么课型占高中教学的大部分,回答居然不是阅读、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而是试卷讲评!难道不是?你想想,如果一个学期120个课时(英语课每周6节课,各校不均衡,120课时是个保守数字,实际情况应该只会多不会少),阅读课有多少节?6~8个模块6~8篇课文,新授阅读课6~8课时,课文讲解6~8课时(也就是所谓语言点教学课型),词汇教学要求也差不多6~8课时,Project(另一篇相同话题的文字材料,相当于补充课文)教学用时也同样,这样算下来,即使一个学期学习八个单元,这些课型的课时也只占32课时。当然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多安排一些,就算40节课吧,那也只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一!而且还是各种课型的合计数!那三分之二的课用来干什么了?不就是用来测试、做题和讲评吗?这些还只是高一、高二的情况,到了高三,由于全部是复习课,除了估计是10%的课会用来进行专题复习外,其他90%就全部是试卷讲评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当今应试教学主旋律没有改弦易调之前,大部分课安排成讲题析题不仅符合教学现状,也是有效和明智的选择。高考体制在那儿呢,谁也不能免俗,虽有追逐功利之嫌,但在特定情况下,追逐功利以求生存何错之有?

    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怀揣着一颗颗赤诚的报国之心走上教育岗位,他们高分通过正宗的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立志为伟大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争取能够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在他们的手里培养出更多的实现祖国伟大复兴需要的具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可谓满腔热血,踌躇满志,可是面对极其功利的应试教学现实,面对单调划一的教师教学评价标准,最后只能选择天天无休止地做题讲题,如何讲好一份试卷成为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因为最终衡量他们教学水平的只能是所教学生的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平均成绩。

    不过,这里,我还是得为考试及讲评讲讲好话,安慰一下年轻教师受伤的心。

    做试卷讲试卷未必不是教学,而且可能就是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想一下吧,曾遭受史上最长时间最多人数挖苦、讥讽、痛骂的中国男足尚能卧薪尝胆,通过以赛(参加国内各种联赛)代练,最后终于长了球技,击败宿敌韩国队。我们的学生为何不能也以考代练,练出一身应试好本领、好手段、好素质、好心理,然后在最后的高考中击败各路对手,成功逆袭?

    因此,当初你曾经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聪明才智现在也一样可以用在研究如何应试上,说不定你也能研究出一套伟大的应试方法系统来。

    其实,在我看来,试卷讲评课说难也难,说易也易。难在目标达成的难度指数太高,易在可以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创意甚至可以随心而教。

    那么,试卷讲评课的目标应该如何定位?

    我认为,虽然是试卷讲评,虽然这种课型尽显功利,但教学目标还是应该建立在关注学生的成长的诉求上。学生的诉求是什么?他们如此无怨无悔地接受老师给他们的试题轰炸,其朴素的愿望就是想增长知识、想能够下一次考试考得更好、想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他们清楚地知道,在高考之前的任何一次考试、测验和练习都是在为最后两个小时的高考作铺垫和准备。

    于是,试卷讲评课的理想中的目标就可以这样定位了:

    学生通过一节课老师的讲解和各种练习的参与,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试卷所cover的各个重要知识点、学习难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知识链接和衍生知识,特别是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错题的原因,从而可以在今后的考试中避免产生同样的错误。另外,学生通过试卷讲评,还能够获得必要的做题技巧,同时可以让学生在你的这一节试卷讲评课后会自然而然地展开对于今后他的分数增长的翩翩联想。而在心理层面,试卷讲评也要讲出学生的信心,讲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觉得这样的目标容易达成?我的回答是:难!难于上青天,难于走蜀道!

    难点之一:一节课40或45分钟,怎么可能面面俱到,把上述要求都做到?

    难点之二:一份试卷那么多的文字量和知识信息,要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全部涵盖,这是不是白日做梦?

    难点之三:每个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同、知识覆盖面不同、知识迁移方式也不同。这个学生21题弄不明白,22题倒还好,那个学生觉得21题超简单,就是22题搞不清,那你课堂上是讲21题还是讲22题?

    难点之四:为了赶完试卷讲评,教师用最快的语速宣讲的时间都嫌少,哪有心思再来关注所谓的学生“核心素养”问题?更别想什么师生互动了。

    难点的确很多很多,而且对于一堂试卷讲评课的具体评价标准,我也很难说得上来,可能因为我太草根了吧,比不上高档次的专家。但即便是那些著名专家,如果不经过一番长考,应该也很难提出令人信服的具体标准。

    不久前听了高三的一节试卷讲评课,听完课之后,我的这位小徒弟脸带愧容对我说:“我上得不够好,因为我真不知道该怎么上好讲评课,唉,越是家常课越不会上。“

    我的回答颇出乎她的意料:“我觉得你上得很好啊!”

    我给她罗列了这样几个优点:一、课堂容量足够大;二、讲评课也能上出节奏感和层次感,的确了不起;三、所讲的知识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筛选的;四、讲评课上没有一味地讲,而是加入了许多学生互动的环节;五、教师的英语语言表达水平很高,语言难度不大,非常贴合学生的水平;六、一节未准备有人听课的随堂课也能用精制的PPT,很难得。

    当然,听到这番表扬,她是很开心的。我想,对于年轻人课堂教学的肯定会让他们对于自己的教学充满信心,从而产生更大的前进动力。而在我表扬这位年轻教师时,你有没有发现,我多多少少也说了些讲评课的评价标准了吧?

    这里,我还得说一下人们对于试卷讲评的一些思维误区:

    误区一
    ▼▼▼▼▼▼▼▼▼▼▼▼▼▼▼▼▼▼▼▼▼▼▼▼▼▼▼▼▼▼▼▼▼▼▼▼▼▼▼▼▼▼▼▼▼▼▼

    绝大多数老师都认为,试卷讲评不可能做到360度全方位扫清,所以上课时,尤其上公开课时,只要蜻蜓点水,到处抽几个点讲讲就可以了。有些老师还定个指标,比如:一份试卷既然不可能全讲,那我只要讲百分之几就算成功了。问题是:你这个百分之几也许是一部分学生的百分之几,但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学生的百分之几。”教学本来就应该是缺憾的艺术“?千万别用鸡汤式的语言找借口搪塞啊!

    ▼▼▼▼▼▼▼▼▼▼▼▼▼▼▼▼▼▼▼▼▼▼▼▼▼▼▼▼▼▼▼▼▼▼▼▼▼▼▼▼▼▼▼▼▼▼▼
    误区二
    ▼▼▼▼▼▼▼▼▼▼▼▼▼▼▼▼▼▼▼▼▼▼▼▼▼▼▼▼▼▼▼▼▼▼▼▼▼▼▼▼▼▼▼▼▼▼▼

    另外一些老师会把试卷讲评”和平演变“成知识点复习或者应试技巧讲座或者专题复习形式。比如:试卷讲评课变成写作指导、阅读指导或者任务型阅读指导课,每每遇到这个情况,我就纳闷,这节课到底是试卷讲评呢还是专题辅导?这节课你讲的是写作技巧,学生也许有些收益,下次试卷讲评你可能就讲阅读技巧了吧,那么,当你把所有题型讲完之后(如此算来用不了几节课),今后的试卷讲评再讲什么呢?不还是要回到试卷本身吗?

    ▼▼▼▼▼▼▼▼▼▼▼▼▼▼▼▼▼▼▼▼▼▼▼▼▼▼▼▼▼▼▼▼▼▼▼▼▼▼▼▼▼▼▼▼▼▼▼
    误区三
    ▼▼▼▼▼▼▼▼▼▼▼▼▼▼▼▼▼▼▼▼▼▼▼▼▼▼▼▼▼▼▼▼▼▼▼▼▼▼▼▼▼▼▼▼▼▼▼

    试卷讲评走极端,要么对对答案,划划词组,要么过于深挖,而且,高三教得年代越久,跌打滚爬,已经成了老江湖了,迁移水平就越高,纵深发掘的能力也越强,一些得意的例句可以大把大把地信手拈来,一个单选题洋洋洒洒讲满大半节课,还会经常提醒学生:这个很重要,几几年的高考考到过的!两种极端其实都有慢待讲评、浪费时间之嫌。

    ▼▼▼▼▼▼▼▼▼▼▼▼▼▼▼▼▼▼▼▼▼▼▼▼▼▼▼▼▼▼▼▼▼▼▼▼▼▼▼▼▼▼▼▼▼▼▼


    以上从试卷讲评课的目标定位到思维迷思(myths)作了分析,我终于可以来谈一谈一节理想化的讲评课应该怎么上了。

    首先说说上好讲评课的两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一:

    精心制作一份合适的学案(叫Work sheet也行,叫Learning sheet也行)。

    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讲评课如何全方位扫清学生知识死角的问题。

    理想的学案的内容包括:试卷试题分析、试卷重点词句整理、重点知识点的跟进练习(follow-up practice)等。试卷试题分析(可以细化到每一小题)不是授课内容,是让学生自查的,所以可以具体一些。至于学生是在课堂上自查还是在课后自查,这个教师可以灵活处理。

    准备工作二:

    PPT课件的制作。PPT可以增大上课的容量,还可以把一些难解的知识点用生动的形式来呈现,这些对于需要大容量、多任务、多方法的讲评课尤为重要,所以,个人认为只要时间充裕,做个PPT一定会让你的课堂教学增效的。

    准备工作做好了,接着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讲评课的授课方式。

    一、找准切入点,成功开启你的智慧讲评课。

    偶尔会有年轻教师接到试卷讲评课的开课任务,于是各种纠结。其中最大的纠结就是不知道如何找到切入点,常常会到我这儿来讨要brilliant ideas。

    其实,要给讲评课找个合适的切入点不是一件难事,至少比其他课型如阅读、语言点、词汇课等等容易多了,因为试卷本来就是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测试,话题也多。如果多多思考,什么话题都可以切入。如果不想搞点花哨名堂的,可以直接像平时那样以宣布批卷结果,再另加个总体分析来开始话题,这就是大家平时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很自然、很正常,学生也会轻松接受。稍稍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学生成绩要从正面入手,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埋怨。给学生以正能量,因为只有正能量才会推着学生往前走。

    比如:这个导入就挺好:

    Yesterday you took an exam. It was in fact a difficult one but it turned out that you did fairly well. You know how proud I am of you. And now I’m sure all of you are eager to know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and why you made the mistakes. …

    当然也可以风趣一点:

    Today is April 1, 2017. It’s so called April Fools’ Day. But as a teacher, I don’t like to tell you any lies whether they are black or white except today. The result of the most recent exam is … most of you failed! Oh, sorry, don't be scared! It’s just a lie. The fact is all of you did quite well in the exam!

    如果你想搞点创意,也可以弄些特别的给听课人来个惊讶或惊喜的导入方式。最容易搞创意的是从书面表达话题入手。我开过的试卷讲评课有的是从What life means to us开始话题,有的是从Love and care开启话题。这些话题本来就是讲评试卷的书面表达主题,所以不用担心会浪费时间,反而能够起到加深学生课堂印象的好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些话题都是众属性话题,即许多话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些话题上来,所以能够由此而打开并充实学生书面表达的思想库和语料库,加强学生语言积累。

    如果考卷中有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你很欣赏,值得把玩和推崇,那也可以从这篇文章开启话题。不过,以文章开启话题的要有承担一定的风险的心理准备,因为这样做不仅有可能使得这节课在讲课顺序上产生紊乱而被别人诟病,而且也可能在颠来倒去中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所以,要搞创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除非你课堂环节安排得足够合理。

    还有一种传奇级的创意导入,一般人不易做到:一开始教师讲一段话,或是赞赏褒扬,或是批评抱怨,或是新闻八卦,或是悲情诉说,当学生听得入神时,你戛然而止,然后在屏幕上用文字方式把你刚才的话重现一遍,而每一句话都包含着试卷中的知识点。当然这种“神导”偶尔一用(比如在大型公开课上)挺好,用多了就审美疲劳了。需要注意的是:你说的这一段话肯定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吸引学生去听,进而去关注这些知识点。

    二、情之所系,唯此一线。

    这里的“一线”是一个主线,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你这节课切入的那个话题或者你这节课想要达成的一个让听课人能感觉得到的目标或主题。当你经过痛苦的寻寻觅觅之后,终于找到了你可以托付一整堂课的“情之所属”,那你就得在这一节课上想方设法让这个主线贯穿始终。善始善终方成正果,人的思维定势就是这样的。还有,人总是不太喜欢朝秦暮楚、东拉西扯、主题游离的那种行事风格的。上课也一样,如果你经常进行话题跳跃,会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而你那一开始选择的切入话题也会给人突兀感或者话题始终空悬着而不落地,这肯定不是好的感觉。

    也许有人会问:试卷题目本来就是一个大杂烩,去找个主线有必要吗?

    其实这不是有必要和无必要的问题,只是主线能给课堂增添美感,能够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像,而且有了主线你的课堂环节课堂内容的引发才有倚傍和基础,才有发展的前提。人们在画花的时候总免不了要画上承托那份美丽的树干,这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我所说的“主线”并不一定是某个specific topic,你的主线可以是某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或者情感目标都可以)、某种知识集合或者某方面的考试关注点和技巧等等。找好主线,你的课堂进程就会显得自然如行云流水,就会产生美感。

    三、精选内容,有简有繁,有疏有密。

    课堂讲述的内容自然应该精简,这是课堂有限的时间决定的,是讲评课的多任务特性决定的。此外,精讲多练历来就是教学的一个原则,当然,在讲评课上作精选精讲,往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知道“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的那种无奈无助的感觉吗?

    想来,这种感觉是每位教师在备试卷讲评的时候都有过的。

    殊不知:

    星稀是因为夜空有一轮朗朗明月,

    林疏才显得阳光更充足!

    那么,讲评课该精选什么样的题目,精选多少题目为宜呢?

    有的老师在选择讲评试题时完全尊重各题得分率的电脑数据。但我个人觉得得分率虽是选择的重要依据,但也得视情况而定。易错题自然应该成为课堂讲评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也要看错误的性质。若有些错误不是因为一些学生的思维倾向与习惯引起的,只是“知”与“不知”的差别,那有必要大费周章浓笔重彩花很多时间去梳理和讲解吗?比如一句成语、个别词义辨析题(大词级的)等,像这一类题目只要在词语总结中点一下,给学生一个读与背的机会就基本解决问题了。另有一些超范围的题目或者千年难遇一回的题目也可以舍弃不讲,当然学案上是要解析一下的。

    所以,在选择评讲试题时,必须找那些有可讲性的、知识衍生性较强的、牵涉到的知识属于高考考纲范畴的题目。在讲解阅读理解题时,主要从文章的理解入手,重点注意题干理解(这个一般老师在讲课中也经常忽视)有难度的题目,还要从方法上来纠正学生答某一类题目时的错误的思维定势。当然,所谓做题的思维套路及做题技巧等绝大部分是务虚的,文章真正的理解才是实质性任务,所以我情愿看到上课的老师能够把一段涉及到阅读难解题内容的文章片段在PPT上展示出来,干脆直接翻译一下来得痛快利索。相信学生需要的也是这个!那些讲了一大堆做题技巧似乎很玄妙的东西也许可以在学生心理层面扫除些小小的障碍,但对学生真正水平的提高基本不起作用。

    至于选择讲题的量,这个完全取决于讲课的时间长度、试卷的难易度等,上课时统筹处理才是最明智的方式。

    四、让试卷讲评充满生气、智慧和创意。

    教育的前途在创新,教学的乐趣在创意。作为教师就应该拒绝平庸,勇于创新。

    试卷讲评本是家常课,但是,只要你有足够的创意,家常课也可以上出不一样的精彩。

    真的很希望在试卷讲评中,执教者上到精彩处,听课人会顿生这种感觉: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已在创意奇幻处。

    请别怪我亵渎经典,乱用古语,我只是太想表达对教师教学中的创意的仰慕

    比如:核对答案可以用直接法,也可以用填缺法,即答案这样给出:21~25 ABA?D,剩下的就是需要讲解或需要学生互动寻找答案的,这个都是大家一直用的。当然还可以加入点鼓励,例如:Questions 31 and 33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challenging ones. Still, there are some of our classmates who succeeded in giving the right answers. 然后邀请一位学生说一下答案并解释一下他的理由。

    至于核对答案创意的方式,那肯定有无限多。举一个我用过的:屏幕上长出一棵苹果树,树上长着苹果,苹果上有编号,然后请学生自报答案,答案正确,苹果成熟变红,并掉落到学习成果箩筐中,答案错误,则仍是长在树上的青苹果,接着让学生解答,解答正确就掉落下来。当然,也可以把苹果改成花苞,解答正确开一朵美丽的鲜花。树上所有的花都绽放,这样的场景也是一种给学生一种成就感,是积极暗示。

    再比如:遇到情节语篇的完形或阅读文章时,对于那些经典感人的文章,可以做成音乐情节短片直接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篇的意思。有人说:借助视频制作手段,一个小小的movie可以抵过一万字的文字说明,我想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也许整个制作过程需要时间和精力,你可能会考虑是否值得的问题,但请你思考这个问题:你收到的教学效果、学生与同事对你的赞赏以及你在教学上的成长,还有movie本身还可以重复再用,这些都是无法估量的潜在价值。

    本文最后有一个我的PPT视频,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讲评课其实也可以做到创意无限。

    至于知识点的讲解,那创意式的讲解的案例太多太多了,今后我一定在平台上一一展示。为了把知识点讲解得生动具体,平时积累一些图片和小视频素材是很重要的,这可以让你在设计讲解方式时随处可以找到你需要的语言素材,为你的讲解添上诱人的色彩。

    网络上有无穷无尽的可用素材。平时在看到那些可爱小视频时可以多存一份心,也许可以植入我们的教学呢?比如:下面一段视频是我们工作室一位优秀青年教师赵超老师试卷讲评中的一个片断,这是我们一起合作的创意,特别注意一段关于小hamster(仓鼠)的可爱短视频。通过这些图片和视频,把as if后接非谓语动词表达形象地解释得清清楚楚。

    阅读理解分析有时是讲解费时、效果甚微的过程,这时你不妨换一种方式。你可以把阅读理解选择填空题拆解成表格填空题形式,像任务型阅读类型,把问题中的关键点变成文字填空,学生换一种思路去重读文篇,原来思维上的盲点一下子就清除了,这或许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发现,只要你舍得投入,随时都会产生提升教学效果和吸引眼球的创意,不信你可以试试。

    五、试卷讲评课最需要学生互动。

    因为试卷讲评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够独立运用,如果课堂上没有互动,如何能检查学生或者让学生自查他们的学习成果?

    互动的过程可以以问答形式出现,也可以用让学生完成follow-up practice/exercises的方式进行。对于文篇理解或者写作讲评等还可以引进discussion/group work等。如果讲评课上需要设置follow-up practice,当然也可以采取competition或game等等形式。总之,互动形式多样一点,时间给足一点,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消化你要让他们掌握的知识项目。

    六、完整的讲评课是需要总结的。

    听过好多试卷讲评课,其中共同的遗憾往往就是没有一个能hold住整个一节课的总结归纳。我认为,试卷讲评尤其需要归纳:把本课教师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再一次地呈现给学生,让那些漂荡在知识海洋里的一只只小风帆能够找到栖息港湾,能够“定锚”。

    其实,试卷讲评的总结最容易设计,一般情况下只需把本课涉及到的语言点知识用词句的方式给学生再呈现一遍就够了,有时间的话还可以让学生吟诵朗读一遍,这个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收效很大。而总结出的词句恰恰是这节课的知识精粹:或是词汇特征性词语,或是语法特征性词句,或是写作常用句式。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本节课的知识目录,同样也是下节课抽查学生的knowledge items。

    七、试卷讲评课的延伸任务。

    想让一份试卷在教学中起到更好的作用,那就安排一些延伸性任务(布置合理的Homework)。最起码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完成本试卷中的核心词句的记忆,核心词句的选择须根据基础和实用的原则,不宜太多。当然还可以布置一些延伸性的练习,针对相关的语法知识,可以布置同一类型的单选练习,书面表达可以安排一些句型paraphrase或translation等类型的练习。这些练习可以放在学案上。

    妥善处理好这节讲评课的所有资料,试卷、课件及学案都应按序加入资源库,以方便今后查用。

    已经讲了很多了,也不知对大家有无启发。既求赞同,亦求批判,因为你能够批判我,说明你和我一样醉心于研究课堂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最后我再来总结一下:

    1. 试卷/练习讲评课占据是当今英语教学的最主要的课型,讲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予以重视。

    2. 试卷讲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个人积累与团队协作相结合。建议备课组甚至教研组统筹安排,建立学校层级的资源库。资源库中的试题应包括题解

    3. 备学案之原则:宁可备而无用,切不可用而无备;备之以详,取之以简。

    4. 要想讲评生动,精选题目、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有创意以及增加学生互动是关键。

    这里给大家观赏一个比较另类的创意讲评方法:

    这是我大概五、六年前的一次随堂课,做了一个情节性的视频,居然把2011年江苏高考试卷所有单选题的语言点甚至原句内容全串成一个悲伤故事Key(双关语,既是答案之意,又是短片的故事主题),而这个故事正好与这份高考试卷的书面表达主题一致。因为是随堂课,所以PPT制作比较粗糙,但这份创意实在难得。仅供大家观赏批评。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试卷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试卷讲评课设计秘籍:让讲评课做到合理高效、创意满满(含PPT视频)知识,对于试卷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基础课程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收藏

    赞一个

    踩一下

    换一批

    试卷课程推荐

    中学物理实验

    中小学基础教育

    126703人学过

    ¥500/月

    中学化学实验

    中小学基础教育

    146029人学过

    ¥500/月

    小学科学实验

    中小学基础教育

    107139人学过

    ¥500/月

    高中通用技术

    中小学基础教育

    138665人学过

    ¥500/月

    汉语言

    汉语

    141557人学过

    ¥500/月

    基础课程客服中心

    王老师

    立即交谈

    林老师

    立即交谈
    更多>>

    推荐阅读

    100VR精品课程推荐

    评价

    0
    发表评论

    0/500字

    更多>>

    最新文章

    江苏持续推进职教体系建设改革

    江苏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8项重点任务,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贡献度。 《实施意见》提出,开展省市联合建设改革新模式试点,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积极推动部省共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围绕江苏“1+3”重点功能区、苏锡常都市圈等重点区域,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一批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围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由产业链链主企业、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联合组建一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60个左右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000门左右省级在线精品课程,扩大优质资源共享;实施产教融合提升行动,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50个左右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省级层面建成30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遴选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 来源:新华日报

    辽宁省印发《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印发《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22〕2号)要求,加快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健全教师标准体系,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特制定《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 以下是通知原文 附件: 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 一、认定范围 全省职业学校(含开展职业教育的本科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公共课教师、校内其他具有教师资格并实际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职教师,以及其他依法开展职业学校教育的机构中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可参照实施。 二、认定标准 《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附件1)和《辽宁省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附件2) 三、组织机构 (一)认定管理机构及职责 省教育厅负责全省“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 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负责本辖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工作。 各高等职业学校负责组织领导和监管本校的“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工作。 (二)认定实施机构及职责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主体是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负责本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 高等职业学校(含开展职业教育的本科学校,以下同)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主体是各高等职业学校,负责本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 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以及高等职业学校应明确负责部门,组建由教育部门人员、行业企业人员(应具备高级职称)、院校专家(应具备高级职称)等不少于10人共同组成的认定专家评议委员会,具体实施认定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可下设若干专业大类评议组,一般不少于5人组成,负责某专业大类“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认定结果经检查复核通过后,报省教育厅备案。 四、认定程序 (一)个人申报。各职业学校负责组织本校教师通过辽宁省职业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进行个人申报,并对本校教师申报材料进行真实性、有效性核查,核查合格的,提交认定专家评议委员会。 (二)组织认定。认定专家评议委员会开展评议,评议结果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形成认定结果。 (三)结果复查。认定结果经检查复核通过后,省教育厅予以备案,生成“双师型”教师档案,统一管理。 五、激励措施 (一)促进持续发展 各地各校要制定激励政策,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教师不同能力条件分级认定,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走“双师型”发展道路。在职务(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应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课时费标准原则上应高于同级别教师岗位。要根据“双师型”教师不同阶段发展需求,精准提供教育教学、岗位实训、企业实践等机会。要鼓励“双师型”教师取得行业领域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聘行业领域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二)注重作用发挥 各地各校要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在综合育人、企业实践、教学改革、社会服务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带头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典型案例,探索示范教师培训、顶岗实践、研修访学等成长路径方法。将“双师型”教师作用发挥情况作为“双高”建设计划、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达标、专业设置审批和布局结构优化、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教师创新团队、名师(名匠)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指标。 六、证书管理 在辽宁省职业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管理模块,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证书纳入上述平台统一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证书有效期为5年,期满后对“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进行复核,突出聘期内岗位业绩考察,促进教师知识技能持续更新,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七、工作要求 (一)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安排具体部门、专人负责,并做好宣传、引导、鼓励和组织申报、材料审核等工作,确保认定工作顺利进行。严格落实评议认定回避制度。学校要对教师申报的材料逐一进行核实,严禁弄虚作假。 (二)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以及高等职业学校要制定本区域内或本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细则,向省教育厅备案后实施。各学校应在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及时更新“双师型”教师信息,确保数据准确统一。 (三)省教育厅将对认定工作全过程规范指导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公示公开、第三方评估、抽查复查、责任追究、过程追溯等制度,发挥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畅通投诉反馈渠道,确保过程透明规范、结果公平公正。 八、附则 (一)“双师型”教师认定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对已认定发生师德师风违规行为的“双师型”教师应予以撤销。对申报材料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3年内不得再次申报认定。 (二)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可参照实施。 (三)本办法由辽宁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附件: 1.《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2.《辽宁省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附件1: 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一、基本要求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 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学 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在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形成相应的经验模式。 (三)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 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方式,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四)能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时长、形式、内容、标准等应符合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相关规定。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 (五)具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基本条件,其中校内专任教师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者必须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职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校外兼职教师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者必须具有本专业非高校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二、认定级别及标准 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各级别认定条件如下: (一)初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以及教学、生产实习实训方法等,教学评价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 (2)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参加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校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三等奖及以上。 2.实践能力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中级工(四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初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7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初级考评员资格。 (6)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前7名);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前2名);或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第1名);或软件著作权(前2名),且实际开展成果转化。 (7)参与(前7名)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计1万元及以上。 (8)在校级及以上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校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9)作为参与人获得校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10)近10年中有3年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或在近三年内至少参加一期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企业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11)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校级及以上“技术能手”等技术技能类荣誉称号。 3.岗位业绩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参与国家“双优计划”、辽宁省“双优计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参与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开发、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一定促进作用。 (二)中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显著,教学评价达到良好及以上等次一次。 (2)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能力,主持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三等奖及以上。 2.实践能力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技师(二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5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中级考评员资格。 (6)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前5名);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第1名);或软件著作权(第1名),或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第1名),且实际开展成果转化。 (7)参与(前5名)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计3万元及以上。 (8)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9)作为参与人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10)近10年中有3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且担任技术骨干;或近5年中有6个月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且承担投资额度1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非工科类在相关单位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 (11)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市级及以上“技术能手”等技术技能类荣誉称号。 3.岗位业绩条件。近五年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国家“双优计划”、辽宁省“双优计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开发、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较大促进作用。 (三)高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深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突出,教学特色鲜明,经教学评价达到良好及以上等次两次。 (2)在教育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担任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负责人等,或主持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或主持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建设,或主持省级专业建设。 (3)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能力,主持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前3名)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二等奖及以上。 2.实践能力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高级技师(一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3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高级考评员资格。 (6)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第1名), 或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第1名),或2项软件著作权(第1名),且实际开展成果转化。 (7)主持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计10万元以上。 (8)在省级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及以上。 (9)作为参与人在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10)近10年中有3年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且担任技术负责人;或近5年中有6个月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且承担投资额度20万元及以上技术改造项目。 (11)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省级“技术能手”技术技能类等荣誉称号。 3.岗位业绩条件。近五年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国家“双优计划”、辽宁省“双优计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开发、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突出作用。 三、校外兼职教师申请认定条件 (一)校外兼职教师指来源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仅能选择在有效聘期内的1所学校申报。 (二)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条件按以下标准执行,实践能力条件和岗位业绩条件按所申请相应级别的条件执行。 1.申报初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1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1年或实训课程1门。 2.申报中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2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2年或实训课程2门。 3.申报高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3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3年或实训课程2门。 (三)须与兼职聘用单位履行聘用协议满1年,且将行业企业生产、管理经验融入学校,从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改革工作。 附件2: 辽宁省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一、基本要求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在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形成相应的经验模式。 (三)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方式,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四)能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时长、形式、内容、标准等应符合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相关规定。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过程。 (五)具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基本条件,其中校内专任教师申请认定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者必须具有高校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校外兼职教师申请认定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者必须具有本专业非高校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二、认定级别及标准 辽宁省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各级别认定条件如下: (一)初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以及教学、生产实习实训方法等,教学评价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 (2)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参加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校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三等奖及以上。 (3)作为参与者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作为参与人获得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以上;或参编著作或教材等。 2.实践能力条件一。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中级工(四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初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7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初级考评员资格。 3.实践能力条件二。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前7名),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前2名),或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第1名),或软件著作权(前2名),且所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转化收益3万元及以上。 (2)参与(前7名)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1万元及以上。 (3)在校级及以上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校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4)作为参与人在校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5)近10年中有3年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或在近三年内至少参加一期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企业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6)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校级及以上“技术能手”等技术技能类荣誉称号。 4.岗位业绩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参与国家“双高计划”、辽宁省“兴辽卓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参与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经学校认定,参与校级及以上“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建设,或学校认定参与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项目。 (3)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中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显著,教学评价达到良好及以上等次一次。 (2)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能力,主持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三等奖及以上。 (3)作为参与者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受到学术界好评;或作为参与人获得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以上;或参编著作或教材等受到学术界好评。 2.实践能力条件一。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技师(二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5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中级考评员资格。 3.实践能力条件二。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前5名);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第1名);或软件著作权(第1名);或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第1名),且所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转化收益5万元以上。 (2)参与(前5名)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计3万元及以上。 (3)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4)作为参与人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5)近10年中有3年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且担任技术骨干;或近5年中有6个月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且承担投资额度10万元及以上技术改造项目,非工科类在相关单位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 (6)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市级及以上“技术能手”等技术技能类荣誉称号。 4.岗位业绩条件。近五年内须具备下列岗位业绩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国家“双高计划”、辽宁省“兴辽卓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经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省级及以上“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建设,或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项目。 (3)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高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深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突出,教学特色鲜明,经教学评价达到良好及以上等次两次。 (2)在教育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担任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负责人等,或主持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或主持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建设,或主持省级专业建设。 (3)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能力,主持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前3名)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二等奖及以上。 (4)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期刊发表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作为完成人(前3名)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及以上;或作为编著(前2名)出版著作或省级规划教材等。 2.实践能力条件一。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高级技师(一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3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高级考评员资格。 3.实践能力条件二。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第1名),或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第1名),或2项软件著作权(第1名),且所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转化收益10万元及以上。 (2)主持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计10万元及以上。 (3)在省级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及以上。 (4)作为参与人在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5)近10年中有3年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且担任技术负责人;或近5年中有6个月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且承担投资额度20万元及以上技术改造项目。 (6)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省级“技术能手”等技术技能类荣誉称号。 4.岗位业绩条件。近五年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国家“双高计划”、辽宁省“兴辽卓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经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省级及以上“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建设,或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项目。 (3)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突出作用。 三、校外兼职教师申请认定条件 (一)校外兼职教师指来源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仅能选择在有效聘期内的1所学校申报。 (二)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条件按以下标准执行,实践能力条件和岗位业绩条件按所申请相应级别的条件执行。 1.申报初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1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1年或实训课程1门。 2.申报中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2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2年或实训课程2门。 3.申报高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3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3年或实训课程2门。 (三)须与兼职聘用单位履行聘用协议满1年,且将行业企业生产、管理经验融入学校,从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改革工作。

    江西新设一所高职院校

    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拟设置赣东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公示中。 以下是公示原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等有关规定,经第四届江西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拟设置赣东职业技术学院获得通过,现将学校相关信息向社会公示。 公示时间:2024年2月18日—2月22日。公示期内,如有不同意见,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邮寄或传真等方式书面实名反映。我们将对线索明确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为反映人保密。 受理部门:江西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地址: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邮政编码:330038;联系电话:0791-86765095;传真号码:0791-86765093。 附件:拟设置赣东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情况表 江西省教育厅 2024年2月18日 附件 拟设置赣东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情况表 学校名称 建校基础 所在地 办学性质 办学层次 举办者 赣东职业技术学院 新设 抚州市 非营利性 民办 高职 中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最新批复!江西新余新增1所高级技工学校

    关于同意设立遂川高级技工学校的批复 遂川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申请设立遂川高级技工学校的请示》收悉。根据《江西省技工院校设立审批办法》(赣人社发〔2023〕27号)等规定,经实地考察、专家评议、社会公示、会议研究等程序,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设立遂川高级技工学校。遂川高级技工学校为遂川县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级技工学校,学制教育规模暂定为5000人,初设茶叶生产与加工、茶艺、电子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健康与社会照护等专业。 二、遂川高级技工学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贴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师资力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工学一体,培育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遂川县政府要对学校加强领导,加大经费、编制等保障力度,切实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学校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吉安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对学校加强业务指导,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2月1日

    吉林省将新增一所学院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长白山技师学院的批复 吉政函〔2024〕5号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你厅《关于提请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长白山技师学院的请示》(吉人社报〔2024〕9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设立长白山技师学院。举办者为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地址在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长白山技师学院业务工作接受你厅指导和监督。 二、长白山技师学院为民办非营利技工院校,办学经费自筹解决。学院以培养技师(预备技师)和高级技工为主要目标,同时承担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开设护理、康复保健、电子商务、休闲体育服务、旅游服务与管理5个专业。招生对象主要为技工学校、高中、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学制2—5年。 三、你厅及长白山管委会要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规定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加强对学院建设和办学的指导,督促长白山技师学院依法依规办学。 四、长白山技师学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科技厅(局)、财政厅(局)、国资委、总工会: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制定了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务院国资委 全国总工会 2024年1月30日 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扩大高技能人才数量规模,提升素质水平,从2024年到2026年,联合组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培养一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以下简称“领军人才”),支持他们不断成长、发挥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一)领军人才范围。领军人才指政治立场坚定、践行工匠精神、解决生产难题、推动创新创造、培养青年人才的骨干中坚技能人才,包括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认定的“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 (二)工作目标。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动员和依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有关行业重点培育领军人才。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国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健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联动推进机制,加快培养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数字技能型领军人才,全方位用好领军人才,发挥领军人才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高技能人才整体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三)制定专项培养计划。要加强对领军人才供给需求的预测,结合经济社会转型、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趋势,制定地方性、行业性领军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将技能高超、表现突出的青年技能人才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优异选手做为领军人才培养培育重点,支持其成长成才。建立领军人才培育信息库,摸清掌握领军人才及培育重点对象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培养及队伍建设工作。 (四)加大培养培育力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依托企业培训中心、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工匠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平台,通过企业岗位培训、校企联合培养、关键岗位实践、重点项目参与等方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领军人才。支持企业联合教育科研机构,通过合作培养、项目协作等方式,帮助领军人才及培育重点对象提高技术研发水平。组织技能研修、同业交流、名师带徒、赴境外培训等活动,提高领军人才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推动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技能高超的青年技能人才,并纳入领军人才培育范围。 (五)畅通晋升成长通道。支持企业健全“新八级工”技能岗位等级设置,在设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中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推进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工作。对技能岗位等级设置完整的职业(工种),企业可直接认定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对技艺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进一步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等限制,可直接认定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对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高技能人才,可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支持理论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六)提高待遇水平。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对在技术革新或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企业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以奖金、股权等多种形式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对关键技术岗位领军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国有企业可在工资总额内对领军人才予以适当倾斜,结合实际实行特岗特酬。 (七)完善稳才留才机制。鼓励企业创新、完善相关制度,吸引稳定领军人才。支持企业与领军人才依法约定服务期、订立竞业限制协议。对工作中急需、退休后将对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的领军人才,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可推迟办理退休,并向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对实际工作中急需、已办理退休手续的领军人才,企业可与其协商签订返聘协议。 (八)支持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为领军人才参与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领衔一线生产难题攻关、总结推广绝招绝技等提供帮助。保护领军人才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权益。支持领军人才参加国内外大型工业展会、“一带一路”框架下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对外援助等合作项目。组织领军人才担任学徒的企业导师,鼓励领军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提升学徒、学生的实践能力、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九)加强领军人才平台建设。优先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领军人才领衔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技能等领域开展技术革新、技能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各地打造人才港、工匠城等技能平台,组织领军人才开展技能文化传播活动,设立技能展示、技能互动、职业体验区域,面向公众和青少年学生加强技能知识传播和文化培育。 (十)选拔表彰优秀领军人才。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对涌现出的优秀选手,按规定授予相关荣誉、落实职业技能等级晋升政策,纳入培育重点对象范围。加大省部级以上表彰奖项和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向高技能人才支持力度,积极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申报参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等。将符合条件的优秀领军人才按照有关规定选拔推荐到工会等群团组织挂职或兼职。 四、工作要求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领军人才培育工作机制。要积极向党委和政府汇报工作,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力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国资、工会部门要做好信息共享,加强组织推动,共同推动领军人才培育工作。 (十二)做好保障服务。加强技能人才服务窗口、技能大师之家等建设,做好领军人才支持服务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地方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等,支持做好领军人才培养,按规定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等政策。引导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和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和培训,并将此情况与企业申请用地、用能及开展评先评优等挂钩。 (十三)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舆论正面引导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技能人才工作重大政策、重要活动、创新经验和工作成效,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突出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深入挖掘领军人才工作事迹、成长经历,讲好技能故事,打造技能明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山西新政:高技能人才可应聘职业和技工院校

    从现在开始,对于优秀高技能人才,山西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可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将其招聘至与所获技能奖项相关的岗位工作。山西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招聘优秀高技能人才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相关政策。 根据通知,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具体范围包括13类人员: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选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军人、全国技能大赛优胜奖以上选手、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一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决赛单人赛项前10名、双人赛项前7名、三人赛项前5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表彰的高技能人才、省级综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军人。 对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招聘的优秀高技能人才,省人社厅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其中优秀高技能人才中的技师可认定为中级职称,高级技师可认定为副高级职称,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可认定为正高级职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可以根据需要,将其聘用到相应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技师可聘用到专业技术10级岗位,高级技师可聘用到专业技术7级岗位,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可聘用到专业技术4级岗位,执行相应岗位工资,纳入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常设岗位管理,以后实施正常的岗位等级或层级晋升。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常设岗位已满,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特设岗位,用于吸纳优秀高技能人才。

    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中期评价结果公示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其官方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中期评价结果公示,通知全文如下: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名单的通知》(苏教职函〔2021〕48号)要求,经相关学校自评,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省级评价,形成中期评价结果。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2月2日—2月9日。 如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反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单位提出异议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须签署真实姓名。 联系人:李永乐、薛清,电话:025-83335583、83335605。 联系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5号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邮编:210024。 附件 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中期评价结果 序号 学校名称 评价结果 1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优 2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优 3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优 4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优 5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优 6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优 7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优 8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优 9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优 10 苏州市职业大学 优 11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优 12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优 13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优 14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良 15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良 16 扬州市职业大学 良 17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良 18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良 19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良 20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良 21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良 22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良 23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良 24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良 25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中 省教育厅 2024年2月2日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