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丨解读高职院校“双高计划”来了!,中高职衔接怎么破?
2019-04-08 19:11:20来源:100唯尔

中高职衔接,一直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高职院校“双高计划”来了,高质量高职院校建设有了有了施工图

近日,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财政部两部委联合发文,将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双高计划”勾勒了总体目标,“双高计划”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项目遴选坚持质量为先、改革导向,以学校、专业的客观发展水平为基础,对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重点工作推进有力、改革成效明显的省(区、市)予以倾斜支持。到2022年,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在备受关注的经费投入方面,“双高计划”将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各地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在完善高职生均拨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的基础上,对“双高计划”学校给予重点支持,中央财政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对“双高计划”给予奖补支持,发挥引导作用。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以共建、共培等方式积极参与项目建设。

在组织实施上,《意见》还要求建立协同推进机制,优化改革发展环境。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宏观布局,适时调整建设重点,成立项目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为重大政策、总体方案、审核立项、监督评价等提供咨询和支撑。

“双高计划”将实施动态管理,制定项目绩效评价办法,建立信息采集与绩效管理系统,实行年度评价项目建设绩效,中期调整项目经费支持额度;依据周期绩效评价结果,调整项目建设单位。发挥第三方评价作用,定期跟踪评价。建立信息公开公示网络平台,接受社会监督。

各地执行过程中需要保持力度,在领导班子、核定教师编制、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绩效工资总量等方面按规定给予政策倾斜。建立健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双高计划”学校大胆试、大胆闯,激发和保护干部队伍的主动性、创造性。

中职教育迎“双高计划”挑战

在“双一流”已成国内普通高校标杆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将迎来自己的“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的出台,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双高计划”每5年为一个支持周期,对入选学校给予重点经费支持。到2022年,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中职毕业生,是高职院校招生主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也是中职学校课程专业调整,提升教学质量的契机。中职学校应该第一时间研究此文件,做出针对性部署和改进,做好升学衔接工作,更好地推动计划落实。做好中高职衔接,事关“双高计划”能否顺利实现。那么,中高职衔接的挑战又在哪里呢?中高职教育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做到完全兼顾,因此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没有体现贯通培养的规划,也很难体现从低到高的层次性变化,课程开设上重复多,理念差别大等。

中高职衔接对策:针对性部署与改进

那么,中职学校具体又该如何做呢?重要的一点,还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发展。中职学校办出特色,办出品牌,这是其立足之本。但是,我们又要看到,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得到执行,中职教育,远远不是教育的终点。

中职学校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也要为中职学子接受终身教育打下基础。高职院校的一些理念、做法和课程,可以适当下移到中职学校,当然,难度和程度可以有不同。一些有了教学标准的专业,一定要按照标准来教学,这是从国家层面上来保证中高职顺利衔接。如果对标准还拿不准、吃不透,可以请政府部门和上级学校来指导工作开展,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对于一些空缺的专业教学标准,这就需要中高职院校共同探讨,形成行业一致意见,推动标准尽快落实。

据介绍,《意见》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部署。围绕职业教育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意见》提出10项改革发展任务。

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率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培育引进一批行业有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合力培育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施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此外,《意见》还在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文章综合自人民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