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它不是以往所实施的一些模式的再表达,其意义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多取得几张技能等级证书,而是智能化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当与学分互认体系相结合时,1+X会发挥出更加巨大的制度优势。要实施好1+X证书制度,需要完善技能等级证书体系,重构学历职业教育的内容,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形态,构建专业水平的X选择指导体系,以及构建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
酝酿已久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奠定了未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基本框架。这是一份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文件,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份国家层面颁发的文件,而且在于文件中提出了大量具有创新意义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比如 1+X 证书制度。文件要求“:启动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明确界定:“1”指学历证书,“X”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证书制度的改革将带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只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相应改革,才能支持这一证书制度的运行。那么,该如何理解 1+X 证书制度?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制度?如何才能顺利地落实这一制度?
一、1+X证书制度的基本内涵
(一)区别几对相似概念
实践的有效开展往往和概念的准确理解密不可分,重大改革中对概念理解的偏差很可能带来实践的偏轨。当前 1+X 证书制度的实施,已开始出现由于概念理解不准确而导致的方向偏移倾向。要深入把握 1+X 证书制度的内涵,首先需要将其与以往一些相似概念区分开来。
1.1+X 与宽基础、活模块
宽基础、活模块是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流行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的基本理念取向是把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主张通过“宽基础”阶段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通过“活模块”阶段的职业资格证书来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帮助学生多取证。从这一角度看,它与 1+X 有相似之处,因此人们首先很容易把这两对概念相混淆。
这两种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
(1)两者涉及的教育内容的范围不一样。无论是宽基础还是活模块,都是现有学历教育的组成部分,不涉及现有学历教育内容的延伸,而 1+X 是在现有学历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
(2)两者基于的课程模式不同。宽基础、活模块是学科课程框架下的课程模式改革,而 1+X 是能力本位课程框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宽基础、活模块中的宽基础指的学科知识基础,当时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改革推进得还不是很深入,人们尚未彻底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但又认识到了能力模块的优势,因而提出把二者结合起来的思想。但因为宽基础与活模块所基于的是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因而二者只是机械的叠加。最终,宽基础、活模块由于宽基础无法实施而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2.1+X 与双证制度
由 1+X 人们联想到的另一个概念是过去 10 年在职业院校实施的双证制度,即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鼓励他们获得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只是 1+X中的证书由职业资格证书改为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双证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它对于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进教学改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而且许多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效益,还开展了大量的双证融通工作。
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 1+X 看作为双证制度的再表达。其区别在于:
(1)两者涉及的教育内容的范围不一样。这一点与前者一样。双证制通常仍然只是原有学历教育内容范围内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通过要求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来强化某一部分内容的实践教学,但总体教育内容没有因为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入而延伸,而 1+X 是学生在完成扎实的学历教育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对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
(2)两者所基于的教育制度不同。在双证制度下,有些专业通过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教育内容,但这种双证制度只是基于现有学历教育与学制体系的一种朴素的改革,即在原有的学历教育基础上叠加考证内容,结果是一方面要大幅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另一方面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成果不能转化为学历教育的学分,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而 1+X 是基于新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所构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对 1+X证书制度的理解不能离开《方案》中的一句重要表述“:有效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
3.1+X 与“核心 + 方向”课程结构
还有一个容易与 1+X相混淆的概念,即过去 10年中逐步形成的“核心 + 方向”课程结构。两者的相似之处是均强调稳定的教育内容与灵活的选择性教育内容的结合,而且“核心 + 方向”课程结构中的核心课程也是基于能力本位教育思想所构建的课程,它与宽基础、活模块中的宽基础有本质区别。
稍作分析就可看到两者的区别:(1) 两者是人才培养不同层面的概念。“核心 + 方向”是学历教育内部的一种课程结构设计模式,而 1+X是把学历教育与技能等级证书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2)两者所基于的教育关系不同。“核心 + 方向”课程结构中的方向课程是对核心课程在某一专业领域中的深化,但 1+X中的 X可能是对 1 在纵向上的深化,也可能是在横向上的拓展。虽然区别非常明显,但这里仍然对它们进行比较,用意在于 1+X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必要借鉴核心课程的构建方法。
(二)1+X证书制度的内涵界定
1.1+X 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
1+X 是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证书制度。学历证书的取得是人才培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技能等级证书的取得是人才培养的特色化要求。1+X作为证书制度只是表象,其背后所蕴含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通过作为基础的核心内容与可选择的单项技能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培养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方案》中“启动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一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因为没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不可能使学生达到 1+X 证书制度的要求。1+X 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2.1+X 的关键是明晰 1 和 X 的关系
《方案》中明确把 1+X 界定为“学历证书 + 若干技能等级证书”,把该定义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解不会有什么问题,实践的困难是如何清晰地界定 1 和 X的关系,即“+”的含义。“加”有可能是内部叠加,也有可能是外部延伸。如果是内部叠加,那么1+X就与以上所讨论的一些模式没有本质区别。事实上,学历教育中一部分内容的确可能与某种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重叠,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可能获得对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但这里更应当把“加”理解为外部延伸,即在完成学历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对特定技能的学习要求,否则就难以体现实施 1+X证书制度的根本目的,即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然而这种复合是一种什么样的复合?随意的叠加没有太多意义,实践中需要探索“1”和“X”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使复合发挥更大效应。
3.1+X 的基础是学分认定制度
在 1 的基础上延伸 X,意味对原有教育内容进行了扩充。扩充的内容虽然对促进学生就业是有价值的,但如果只是用技能等级证书的形式来认可该部分学习成果,那么该模式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之所以认为该模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是因为《方案》中提出要构建“1”和“X”之间的学分认定制度。该制度使得 1+X的价值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打破学制界线、创建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重要制度基础。有了1+X,学生就可以在中职学校获得一部分高职教育的学分甚至是本科教育的学分,这为他们更加顺利地继续学习提供了条件。
二、1+X证书制度改革的意义
(一)1+X证书制度实施的背景是智能化带来的变革
对职业教育选择性的需求是我国经济模式从计划转向市场时就存在了的。经济模式的这一转换打破了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线性机制(毕业分配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劳动力市场中供需双方的博弈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中,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种机制下,为了提高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在教给他们确定内容的同时,还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
因此,从 20 世纪 90年代职业教育就开始了探索确定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宽基础、活模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以上所比较的其它几种模式也是人才培养的这一需求所产生的结果。事实上它也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
1+X 证书制度由于在学历教育证书基础上引入了技能等级证书,因而人们比较容易联想到的是,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选择机会,以及强化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等。这自然也是 1+X证书制度的目的。然而对 1+X 证书制度意义的理解仅仅停留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只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选择机会,或者是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那么以上所比较的那些模式,如宽基础、活模块等,也基本具备这些功能,1+X这一概念没有必要存在,至少没有必要提到如此高度。事实上,1+X虽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选择性这一维度上的继续发展,但是 1+X 并非以上模式的再表达,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智能化背景下职业结构变化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深度挑战。
智能化已经并且将要给职业教育带来什么影响?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需要关注的课题。通常人们比较关注的是机器换人现象,并由此引伸出对未来是否还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的担忧。就个别企业而言,的确出现了通过机器换人使得员工人数大幅度减少的现象,但对整个行业来说这一担忧是多余的,对整个社会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这种担忧忽视了一个因素,即行业和社会的总产值在大幅度提升。
我们今天的 GDP 总值是 100 年前难以想象的。事实上,现代职业教育正是在技术水平提升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自动化技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智能化还会加速行业和职业更替的速度,这要求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就业适应能力,但这一状况也是过去几十年中就已经发生了的,且职业教育已经建立了适应这一变化的方法。
就职业教育而言,智能化所带来的更为深刻的影响是职业结构的变化。由于智能化技术取代了大量的传统操作技能,使职业普遍地出现了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
(1)操作性职业与专业性职业交叉融合。操作性职业随着对知识、能力要求的提升,出现了与专业性职业交叉融合的现象,职业结构呈扁平化发展趋势,职业的阶层化现象在逐步减弱。
(2)操作性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由于大量技能操作被智能化设备所代替,使得一个工人可从事的工作范围大大扩大,以往的许多职业被合并成一个职业。
(3)各类职业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现在已经很少存在过去那样边界非常清晰的职业,大多数职业之间都存在交叉融合现象。智能化技术通过物联网的应用使制造业与服务业融为一体,更是使职业打破了工业与服务业的界线。所有这些变化的结果可归结为一个,即技术技能人才呈现出复合化趋势。如何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才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回答的命题。
(二)1+X证书制度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智能化技术促进了职业的边界消融,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为普遍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学习选择空间,且这种扩大需要打破传统的专业与学制界线。如此重大的变革需要有相应的人才培养制度做支撑。1+X证书制度正是基于人才培养的这一需要设计的。通过实施 1+X证书制度可以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选择性。
1.可以为职业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选择灵活性
与早已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不同,职业学校目前普遍实施的仍然是基于传统职业结构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一种以清晰的职业定位为逻辑起点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选择性产生了需求,因而出现了宽基础、活模块,双证制度,“核心 + 方向”课程结构等模式,但这些模式无论如何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的选择空间,其选择仍然是发生在一个有着清晰边界的专业内部的,而这些专业都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选择性,甚至需要使选择的许可跨越原有学历职业教育的范围。
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现有学历教育基础上取得更多技能等级证书,为实现选择机会的这一跨越提供了制度保障。
2.可以为职业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组合空间
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对不同职业之间的能力进行复合,还需要对不同层级人才的能力进行复合。而在 1+X 证书制度中,X 的课程内容可以是横向上跨越现有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可以是纵向上对现有专业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深化,甚至可以把上一级学历教育的部分内容以技能等级证书的形式下移供学生选择。当然,引入 X 的前提是不削减原有学历教育的内容。
此外,1+X通过认可一些新兴行业、企业所开发的技能等级证书,并把它们复合到现有学历教育中,还可以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更好地反映产业发展的新需求。这就极大扩展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组合空间,可以培养跨行业、跨等级、紧跟产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3.可以为职业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更为丰富的学制形态
职业教育是面向各行各业的教育,职业的复杂性对学习年限的多样化存在需求。有的专业学习 1年就可以,有的专业则需要学习 2 年、3 年、4 年甚至更长时间。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被源于普通教育的固定学制所剪裁的突出问题。这种学制模式已经给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难度,甚至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则对学制的多样化进一步提出了需求,它不仅要求在各级职业教育之间构建形式更加多样的融合关系,而且要求建立中间形态的学制,如 4 年制、5 年制。
近年来在许多省市试点的中高贯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基于这一需求而产生的。1+X 证书制度通过与学分互认制度相结合,则可以通过增强职业教育学制的弹性度,使学制更加多样化,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三、实施1+X证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一)完善技能等级证书体系
实施 1+X 证书制度,首先需要有丰富的技能等级证书供职业院校学生选择。由于职业资格证书一度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国家废除了大量质量不高的职业资格证书,直至目前保留下来 140 种。这些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以作为 1+X 实施中可供选择的一种证书,但 1+X 的实施仅有这 140 种职业资格证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开发大量针对专项技能的等级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要着重选择产业发展急需和人们需求旺盛的有关专业领域进行开发,内容要体现产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贴近岗位(群)实际需求。所选择的职业技能要符合以下要求:
(1)技能边界与内容清晰,有明确的岗位面向;
(2)技能达到足够的专业水平,需要进行专门化培养与认证;
(3)有重要的社会需求,并对个体生涯发展有价值;
(4)对现有职业教育内容具有重要的延伸或补充作用。
政府组织开发技能等级证书可能存在时间上滞后、内容上不够完整、种类上不够丰富等问题,难以完全满足 1+X证书制度实施的需要。技能等级证书开发要能及时跟上产业的发展变化,把产业的最新技术体现到技能等级证书中,最终传导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有必要激发高新技术企业开发技能等级证书的积极性,构建企业申报、开发证书,政府有关部门审核、认可和管理证书的技能等级证书开发体系。在技能等级证书开发中,政府部门应当更多地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审核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把大量开发工作下移到有开发实力的龙头企业。人们对企业开发技能等级证书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它们开发的证书更多地只是体现了单个企业的需求,对行业的普遍性需求反映不够,但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证书的多样化以及对证书内容的结构性要求来解决。
(二)重构学历职业教育的内容
实施 1+X证书制度,不仅对大规模地开发 X 证书提出了需求,而且也要求重构学历教育的内容。现有学历教育内容对于实施 1+X 存在两个突出问题:
(1)多数专业现有学历教育的内容已经非常饱满,X的内容难以叠加进去,如果不对课程进行整合,提升课程设置的效率,X 的实施没有学时空间;
(2)多数专业的现有学历教育课程不能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多方向发展提供基础。职业院校现有课程普遍是在就业导向思想下建设的,这些课程的设置更多地是考虑了专门化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对学生多方向职业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构建则考虑不足。
在这一条件下实施 1+X,那么 1 和 X 就只能是机械的叠加而不是有机地融合,其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就会比较有限。
面对越来越多变的劳动力市场,学历教育的内容不能弱化。但要实施好 1+X 证书制度,需要对学历教育内容进行重构,一方面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系统梳理,大幅度减少重复教学的内容,并把实践教学中单项技能的训练内容整合到 X 的教学中,提升课程设置的效益;另一方面需要重新定位学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依据行业核心素养对课程进行系统性重构,在保证课程内容的职业属性的同时,优先选择在行业中具有普遍意义、对学生具有长远生涯发展意义的内容进行教学。
(三)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形态
在 1+X 证书制度的支持下,职业教育的办学形态可进行以下创新:
1.允许举办更长学制的中职和高职,比如举办 4 年制中职和 4 年制高职甚至 5 年制中职。
即对于完成了中职和高职学历教育,但希望继续学习 1 年、获取相应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应该允许他们继续在校学习,教育行政部门认可延长的学习年限为正常学制,承认学生取得的学分。这些学分可纳入他们取得更高学历所需要的学分。比如对于积累满了本科教育所需要的专业课程学分的学生,在补修完成普通文化课程的学分后,可以给他们颁发本科学历证书。
(2)强化职业院校的证书实施功能。
实施 1+X 证书制度,必然需要大幅度扩充职业院校证书品种,而且学生可选择的技能等级证书不仅仅局限于其所就读的专业,而是可以跨专业选择证书,以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无疑需要职业院校大大增强技能等级证书教学、考证和管理的功能,这会对以学历教育为主要功能的职业院校办学形态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职业院校为了使这一功能得到良好运行,有必要成立专门管理机构。
(3)建立先取得证书后取得学历的培养模式。
1+X也可以是 X+1,即让学习者先取得执业技能等级证书,然后取得学历证书。该培养模式对于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功能特别重要。最新发布的“2019 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到高职院校将扩招 100 万,其对象不仅有高中毕业生,还包括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群体。面向这一群体的高职教育就有对 X+1 培养模式的需求。体离开学校时间较长,所能投入学习的时间也有限,因此,可以在帮助他们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上,再根据需要攻读学历教育。这也是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灵活衔接的模式之一。
(四)构建专业水平的 X选择指导体系
1+X 证书制度最终实施的效果如何,取决于 X是否真正能在 1 的基础上产生增量。以往实施的宽基础、活模块,鼓励学生考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最后发现学生取得了一把证书,这些证书却无法在学生的就业中发挥实质性作用,最终这种模式受到人们的诟病而被放弃。这是 1+X证书制度实施的前车之鉴。
引导学生学习并取得多种技能等级证书,会带来学生学习成本的大幅提升,其中既包括资金成本,更包括时间成本。为了充分挖掘 X 的效果,需要在职业院校各个专业建立对学生如何选择技能等级证书进行专业化指导的体系。
事实上,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教育机构,通常都有非常成熟、专业水准的课程选修指导体系,指导学生更加合理地进行选课。相比之下,我国教育机构这一功能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即使高水平大学也没有充分注重这一功能的建设,学生选课有较大的盲目性,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职业院校应当抓住 1+X证书制度实施的这一契机,加强对学生技能等级证书选择进行指导的功能建设,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服务水平。
(五)构建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
1+X 证书制度实施的内容,绝非仅仅是给学生提供可供学习的系列技能等级证书,它的深度实施会带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办学形态创新,而 1+X证书制度的真正价值也正在于此。但这同时也会给现有教育管理制度带来极大挑战,其中既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制度,也包括职业院校的管理制度,甚至还包括教育外部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比如对完成了现有学历教育和若干技能等技能证书的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进行总体认定?
如何使他们的学习成果能在就业中获得相应优势?如何对为了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而需要延长学习时间的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提供相应教育服务?如何在现有学制体系中认可职业教育的新学制,等等?只有有了完整而详细的制度体系作保障,1+X 证书制度才能最终得到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