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兼顾人才需求与教育质量有多难?行政干预不可取
2019-12-10 09:40:14来源:100唯尔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兼顾人才需求与教育质量有多难?

中考成绩出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对于选择就读普通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十分犹豫。关于中职的这些事,你知道吗?

什么是中等职业教育?

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绝大多数要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分为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两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各行各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类教育,其培养目标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也可以通过对口升学、高职单独招生等渠道升入本、专科院校接受高等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兼顾人才需求与教育质量有多难?一个800万的缺口背后“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350万人”,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这一规模目标,面临很大缺口。今天,一份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报告指出,根据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数量和高中阶段适龄人口下降趋势,要实现这个目标存在难度,“预计缺口为800万人”。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有着严格的标准,从2014年起,教育部已经公布了230个专业教学标准,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也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

在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职业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公布了这份报告。相关研究是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一个课题组实施的。

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也表明,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在2010年达到史上最高的2237.4万人,此后逐年下降,2018年已降到1555.26万人,约占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40%2010年到2018年,中职学校由1.45万所减少到1.02万所。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认为,导致中职教育规模下降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是适龄人口总量下降,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都在下降,只不过中职学校降幅更为明显。此外,从实际出发优化调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撤并一批中职学校,也是原因之一。

研究报告指出,“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长远考虑,为兼顾人才需求与教育质量,可能存在一种发展的层次安排,即在提升质量、健全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再稳步扩大教育规模。”

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介绍,今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作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重大判断,提出一系列新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举措。他说,中国将在5年到10年内推动职业教育完成3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提高质量的转变”。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东、中、西部49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跟踪研究发现,中职学校的辍学率正在下降,2014年辍学率约为23%2016年约为13%2017年约为8%。课题组将情况的改善归结于以下原因:国家脱贫攻坚决战阶段,不少地区推出了初中毕业后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必须接受中职教育的政策;政府在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等方面的努力。

该课题组对广东、四川、贵州三省3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研究发现,在这些学校,约有70%的学生来自农村,超过60%的学生家庭经济贫困,超过一半没有受过学前教育,43%有过留守儿童经历,28%来自单亲家庭。这些学生在情绪、同伴关系、价值观、学习能力等方面,与全国一般同龄群体相比,问题较为突出,这与其不利的成长环境有直接关系。

此外,根据调查,一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毕业前已经有一些包括辍学、外出务工的经历,这类学生约占12%,约有9%的学生有打架、沉迷网吧等行为。课题组指出,这两类人群如果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且没有合适的发展渠道和发展机会,将对社会稳定带来潜在威胁。在这一意义上,中等职业教育扮演了保障社会稳定、促进教育公平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重要角色。

我国确实有不少地方,是禁止往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或者即便允许往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但却只允许报考一般普通高中和中职,不能报考示范性高中的。在禁止往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的地方,自然也就没有初三复读生。相对于这些禁止往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的地方来说,大部分地区目前只是禁止学校和培训机构招复读生。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说,这些孩子经历了贫困、单亲、留守等许多问题——社会的很多问题沉淀在农村、沉淀在底层,然后集中到了中职学校。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如果加上城市低收入人口,约有90%学生出自低收入家庭。全球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收入分配不公平,中国同样也面临这个挑战。办好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帮助这些年轻的孩子学到技能、学到知识,让他们能够“在人生的阶梯上继续向上,促进社会流动”。

本报北京125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