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职业教育双一流解读之高水平专业群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分析
高水平专业群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分析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是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单元,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可以有效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提升专业建设能力的现实要求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正逐步加快,特别是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人口红利消失、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等的影响下,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步走向知识、技术、创新密集型,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产业形态正在重新塑造,这一系列的变化,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需要适应按专业建设的新形势,就需要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调整,确保重点建设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暂停招生或淘汰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较低的专业,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二).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现实要求
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行业企业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更为迫切,单一的某一个专业,在服务产业发展的广度、深度、效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和不足,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校内选择专业课程基础相近,资源共享能力强,就业岗位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专业群,服务区域内产业发展,拓宽专业服务面,提高专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深度,产生“1+1>2”的效果。
(三).实现专业教学资源最优配置的现实要求
专业群的形成是源于产业集群的现实,根于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基于专业自身发展的逻辑,它是专业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专业发展过程中各专业之间适应、调整的过程。专业群整合了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能够将专业原本匮乏的资源有效统筹,将专业建设过程中重复的资源进一步优化,进而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群是指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基于专业资源共享的理念,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及行业发展需求,以一个人才培养质量优、师资队伍水平高、办学基础条件好、毕业生就业能力强的专业为核心专业,由若干个课程基础相近、资源共享能力较强、职业岗位相近的相关专业所组成的一个专业集合。由于专业群内的专业之间在课程、师资队伍、实验实训等方面互有交叉、渗透、融合,可以降低学校在课程建设、师资投入、实验实训设备等方面的投入,降低专业建设的成本,减少教师授课门数,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专业建设上,实现专业教学资源配置上的帕累托最优,有效地提高专业建设成效。
(四).优化学校专业布局的现实要求
专业群作为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测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质量发展的核心环节和关键要素。专业(群)作为职业院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元,学校的组织构建、师资配备、经费下拨、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等都是围绕专业(群)展开,通过专业群建设,促使骨干专业带动一般专业实现专业的进一步优化。
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实现路径分析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涉及专业适应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高水平双师队伍的构建、信息化能力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国际化建设、文化建设等诸多内容。
(一)构建灵活的专业建设调整机制,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专业群的组织逻辑,契合产业结构调整是专业群的发展动力。专业群建设需要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前沿和中国制造强国,明确了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国产业发展布局,才能有针对性地建设专业群,才能够在适应产业发展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产业,更好地培养胜任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工作岗位的需求,记录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工作过程,及时将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技术、方法等转化成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内容,成为高职学生课程学习的内容。同时,开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预测,了解用人单位能力评价标准,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师资队伍进行精准评价,确保着力建设的专业是产业发展需要的,增设的新专业是产业发展急需的,撤销的专业是产业发展淘汰的,确保组建专业群的依据来自产业链,专业群中的各专业间的联系是有机的而非机械的,专业群的建设能够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实际构建一个科学的动态调整机制。
(二)加强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领域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专业的信息化建设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体系,改革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优化现有专业教学改革,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已经形成共识。问题的关键在于专业之间的教学改革如何进行,改革什么,如何推进。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一次革命,挤掉课堂教学中的“水分”,造就一批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这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是否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是否有学生的活动,是否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设计是不是生成性教学,教学内容含量是否饱满,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是专业群建设的切入点,要充分发挥专业群中专业之间基础不同特点,要率先推进基础扎实、优势明显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示范作用带动专业群中其他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有限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的普及化。
从学生职业发展角度出发,明确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能够将产业的最新元素融入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和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相吻合,构建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在高职院校学生获得学历资格证书的同时,鼓励学生取得与未来职业岗位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建立职业教育1+X证书体系。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锻炼的层面,构建专业实习、实训标准,明确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的操作规程及能力评价等指标体系,注重学生掌握本专业职业技能,同时能够将职业技能迁移到同类工作岗位之中。
(三)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一个专业群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专业群发挥“群”效能的重要体现。专业群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过程,也是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过程,而技术技能的积累又是创新的基础,专业群在整合各专业资源基础上,发挥各专业教师优势,进而推进专业群内涵建设和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还需要走进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参与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国家精准扶贫领域,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职业培训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高职院校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是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聘请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技术骨干、业务能手担任专业主任和专业教师,培养能够承担企业产品研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胜任企业业务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教师,构建学校专业教师、用人单位核心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同时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还需要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教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采集和分析教与学全过程行为数据,能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开展学情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通过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全程性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科学解决方案,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强国际化建设,提高专业群服务国家国际化发展战略能力
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育国际化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潮流,也正在不断深入。“国际能交流”已经成为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在服务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具有国家视野,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高等职业教育在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中,职业院校是主体,专业群是抓手,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等是内容。参与国际化的落脚点是职业院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服务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推进国际化进程中,有代表的诸如,“鲁班工坊”“专业认证”“对外援助培训”“中外合作办学”等都是基于专业的项目。就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而言,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不论是交流的范围、层次还是数量、质量都有一定的差距,这需要高职院校依托学校优势的专业群,主动地对接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文化交流等教育服务;对“走出去”中资企业员工开展高技能项目培训和学历教育,培养当地急需的本土人才,服务国家国际化发展战略。
(五)注重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高职育人文化环境生态
专业文化是指从事专业建设者所共享的、对应于相应职业生活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是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诸如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层面形成的共识,体现了师生的职业志趣、职业情意、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等,承载在课堂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专业文化作为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内核性内容,是专业群中各专业相互适应、竞争、调和后的一种组织自觉,能够整体反映一个专业群中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和专业群的整体水平。专业文化承载在各专业建设中,蕴含在专业教师的活动里,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里,这需要全体教师自觉地参与到专业文化建设中,利用好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做实专业人才需求报告,做好专业发展规划,主动地感知、侵染、认同、丰富专业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参与专业文化建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专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不是自然发生的,需要专业群建设的主体结合专业群对接的行业企业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建构,在专业文化形成中主动传承、扩散,适应、创新,才能符合专业群发展的需要,才能发挥专业文化在专业群建设过程的独特作用。
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在高水平学校建设的作用分析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在高水平学校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
(一)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教学建设中的聚焦作用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标准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双师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国际化建设、社会服务、文化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等建设内容,几乎包含了学校教学建设所有要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高水平学校教学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可见,一所学校在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如果能够聚焦专业群建设,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教学建设中的标杆作用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所取得的各项关键性人才培养指标,比如,大国工匠的培训,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的取得,教师教学能力奖项的取得,教学研究成果的获取,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等专业建设指标,同时也是学校层面的教学改革发展和办学指标。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在高水平学校各项建设中发挥着标杆作用,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三)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教学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理念、建设路径、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在学校教学建设中具有极强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一所学校可以以一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依托,在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复制、推广和示范,具有非常好的引领作用。
(四)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与产业对接上的黏合作用
高水平专业群是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和重要结合点。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而高水平专业群是其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国家可以通过专业群开展产教融合,将产业要素有机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依托专业群开展校企合作,开展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水平专业群是学校与产业对接的黏合剂,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源:职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