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职业教育学术年会:回顾职业教育的发展,共谋职教中国新时代学术年会观点集锦
2020-01-10 17:54:03来源:100唯尔

1221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9学术年会在北京开幕。两院院士、教育部部门、职业院校、企业等近千名代表共聚一堂,围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责任与使命”主题,回顾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共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王一鸣:造就高水平“大国工匠”,职业教育新变革势在必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一鸣在主旨报告中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的地位正在凸显,为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高质量发展对产业升级的新要求,职业教育的新变革势在必行。

王一鸣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制造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是,他提醒我们也要看到,与世界工业强国相比,我国产业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如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零部件、基础软件等,产业链整体上还处于中低端,大而不强。他认为,这与我国劳动者技能达不到有关系,我国产业工人整体素质、技术、技能水平不强,所以,在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的地位正在凸显。

王一鸣表示,过去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往往聚焦于产业自身,而对人力资源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不够,因此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才缺乏、技术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他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高质量发展对产业升级提出了由结构标准转向效率标准、由技术升级转向系统升级由产业思维转向体系思维的新要求,因此职业教育要把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地衔接起来,真正建设教育、人才、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现代制造体系。

王一鸣认为,职业教育是现代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他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大批掌握精湛技能和高超技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他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造就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用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来推动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职业教育的新变革。

王一鸣阐述了他对职业教育新变革的理解,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培养模式的变革。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为导向的教育,是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业强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滞后性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了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和资源错配。改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的有效供给与超前储备,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就显得越来越紧迫。因此,职业教育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向来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教学方式变革。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不同是,前者传授经验知识与隐性知识,而后者传授科学知识与显性知识,教学内容是不一样的。以前,职业教育往往照搬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并不适合。职业教育要以“干中学”的模式来变革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从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逐步转向基于职业发展需要的模块化课程设置与项目制教学方式。

三、教学内容的变革。

怎么样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职业教育要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来改造教学内容,把产业的先进技术、优秀文化、发展需求融入到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推进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使专业教学对接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专业体系建设方面,要注意专业群结构的逻辑性和对接产业的吻合度,紧扣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与行业标杆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技术技能的传承和创新为纽带来推进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对接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从而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设置,更好地服务国家制造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王扬南:以科研助推职教改革 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在主旨报告中表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是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汇聚教育界、产业界、科技界等多方面力量来共同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破解职业教育创新实践的难题,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着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

王扬南先从三方面介绍了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情况。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基本形成。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跨界明显、与决策深度融合、多元化三个特点。其科研体系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中央、地方、院校三级联动,科研机构、学术团体、行业企业、普通高校、职业学校等多元主体,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研究、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与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并重,以数以百万计的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广泛深入参与为特征的新格局。具体如下:

1.职业教育机构实现了省级覆盖和三级建设。

2.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等为核心的学术性团体形成了参与最为广泛的群众性学术研究网络。

3.中华职教社在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团结教育界、经济界,特别是连接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国际组织合力开展职业教育的研究与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4.高水平大学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的主阵地。目前我国以高水平大学为依托设立了职业继续教育学的博士学位点10个,硕士点48个,构建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层次完整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成为职业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阵,是职业教育直接的人才培养来源。同时,一批“双一流”高校也建立了相应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

5.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科研的主战场。全国1400余所高职院校普遍设立了职业教育研究机构,重点围绕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开展教学实践与研究。据统计,每年职业院校的论文成果大概有15万篇,特别是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研究机构也在不断增多,研究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6.行业的参与。近些年,教育部组织成立了62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为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指导和服务质量的监控。

同时,还有专业期刊和新媒体是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

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

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在决策服务、理论创新、实践指导和人才培养支撑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决策服务。职业教育科研为促进决策科学化、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的智库作用。我国科研机构设置的特点决定了与行政决策的结合非常紧密,政策的出台都有科研智库的支撑。

2.探索规律。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是职业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也是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3.指导实践。在国家标准建设、区域教学标准制定中,职业教育科研都深度参与其中。

4.人才培养。目前已有十二万硕士研究生走上了职业教育的科研和实践工作岗位。据统计,近三年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研究机构参与、指导了国家级师资培训35万余人次。开展国培及省培的意义重大,有助于职业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5.引导舆论。通过各种媒介形式,对相关成果转化及报告,进行理念引导、政策解读,以回应群众关切。

释放职教科研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着新变革、新特征、新要求和新任务。需要职教科研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科研的服务方向。同时也应知晓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类型教育的新定位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王扬南指出,职业教育的科研实际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对职业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摆在重要位置、缺乏统筹规划。

2.体系机构建设不够健全。现在离立体贯通、分工明确、协同作战、优势互补的体系还有差距。

3.队伍建设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4.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5.理论成果供给不足。

6.科研的成果转化率不高。

最后,王扬南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1.加强党对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完善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包括信息共享、协同新数据共享、国内外联动、调研平台建设等。

3.推动理论成果实现四个转化,即陈宝生部长在科研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案、决策、制度、舆论。

4.增强科研队伍时代使命担当,强化科研的使命感。

5.关注重大理论研究,明确主攻方向,特别要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

刘尚希:职业教育决定了我们的基本能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在主旨报告中阐述了职业教育之所以重要的基本逻辑。

刘尚希提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他认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推导出来,它不仅包括了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包括了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个方面,是全方位的提升。

刘尚希从以下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三个方面推论出,职业教育在整个国家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他说,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不断提升劳动力的品质,社会发展的质量才能得到提升,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

首先,我国正处于从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本也必须从低端转向高端,也就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技术工人、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来支持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从人才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延伸的角度来看,不难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我国也处于从少数人富裕向多数人共同富裕发展的过程中,也要靠人力资本平等的积累,缩小劳动者能力的鸿沟,也就是缩小其所受教育的差距。职业教育教育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着劳动者的基本能力,是他们进入国民经济循环的起点。因此,职业教育如能惠及更多人,就为机会公平创造了条件,也就有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第三,我国还处于从环境不友好向环境友好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创新来改变环境不友好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需要靠脑力、知识、技术来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职业教育。

黄维:职业教育要适应产业变革“新节奏”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由王茤祥代为发言)在主旨报告中表示对职业教育非常关注,认为未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与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相结合。

黄维长期从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产业化,体会到我国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断档的问题。他说,在科技转化的工作中,非常需要有综合技术能力的团队来做支撑,而目前普通高校很难培养这类人才。他认为,职业教育未来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侧重。

黄维提出,未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与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学术型大学要致力于把研究成果推向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培养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职业型人才;另一方面,职业型人才也应该想高端攀升,而不应禁锢在传统产业里进行人才培养。他说,现在的产业体系变化非常快,职业教育不能再踩着现在技术的节奏来培养人才,否则培养出来的人才未必有合适的市场。他认为,职业教育应该从两端往中间走。

来源:中国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