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职业教育改革和航空维修执照改革同跟进,探索航空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原文标题:说说职业教育改革和航空维修执照改革的那些事儿
“中国制造2025”将航空航天装备列入十大重点领域之中,行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通用航空领域,随着通用机场的大规模建设,航空医疗和航空游览等市场的兴起,通用航空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加之无人机的迅猛发展,使得整个对技术技能型人才产生大量的新需求。职业教育改革和航空维修执照改革在这其中又是如何同步跟进,我们这篇文章就对此进行讨论并探索航空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方案意在解决一些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瓶颈问题,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新的方向和任务,例如“1+X证书”制度试点、研究建立国家资历框架、探索本科职教试点、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等;需求!
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政府的支持下,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以及大量的投资和建设,形成了近年来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伴随着低空空域的不断开放和通航政策的不断完善,未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将保持高速增长,而通用航空的飞行员以及相关服务人员、维修人员、空管人员等的培训,将成为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这也给航空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因此,2019年成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开局之年,这一年,“高质量”是统领职业教育各项改革的主题。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大国工匠产生的摇篮,职业教育正用”高质量"响应着国家和产业的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的航空职业教育依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北京伊德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伊德诺)总经理衡芳解释道:“这主要体现在目前的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不仅包括专业的不对口,还涉及技能的不匹配,已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再则便是院校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并未形成鲜明的特色,出现了‘你有我也得有’的发展现象。最后目前的航空职业教育,特别是针对通航领域的职业教育尚未形成专业化、标准化,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这也使得整个航空职业教育行业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发展现状”。
2019年4月,民用航空维修行业为了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提高机务维修技术水平,强化航空安全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局起草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修订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启动了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改革工作。
2019年1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飞标司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举办《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会议议题《飞机维修人才培训校企对话会》。中国民用航空局飞标司副司长薛世俊主题报告:《航空维修基础执照改革解读》。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航空制造业主要服务于国家空军、海军装备建设,主机厂分布在成都、西安、沈阳和南昌等地。“这种产业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毕业生的接收能力,主机厂所在城市的职业院校,因为教学体系已相对成熟,并且与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匹配度较高,所以这些城市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也较高。”北京伊德诺科技有限公司(伊德诺)总经理衡芳进一步表示:“但是伴随着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力度,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类推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简而言之,现有的航空职业院校分布和规模已无法满足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指出,支持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通用航空类专业,培养飞行、适航、航空器和发动机制造维修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通用航空培训机构,多层次、多渠道提升高层次人才的联合培养能力。在此背景下,很多职业院校尝试向航空领域拓展,多数以飞机制造技术为切入点。而传统航空职业院校则对培养方案进一步细化,针对未来维修的机种进行针对性培养,效果良好。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建500个通用航空机场,专家预测,按照每个机场配备10名机务人员计算,将会增加5000名机务维修人员。而建设中的航空医疗救援网络,若实现覆盖全国80%以上国土面积、响应时间在30分钟以内、固定翼和直升机相配合的目标,需要大约1000架专业航空器,估计需要5000名飞行员和8000名机务维修人员。 “通用航空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涉及航空器销售、改装、航空医疗、航空游览、航空巡查等众多领域。而目前通用航空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还集中在传统业务领域,不能满足通用航空发展多样化的要求,也没能体现通用航空的特色”伊德诺总经理衡芳认为:“目前中国航空领域的职业教育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庞大的市场机会”。
目前,《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指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近日,中国AOPA也发布了职业教育航空器维修专业相关标准,涉及专业建设、教材、实训室和教学设备等内容。
改革后新执照体系将鼓励产教融合、校企融合,“1+X"证书制度首次走入民用航空维修行业试点,具备CCAR-147资质的院校的理工科专业在校生可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考取执照;鼓励维修人员执照培训以院校为主(也可以由企业支持院校),机型培训以企业为主的校企融合方式。
目前,民航局初步确定六所试点院校:中国民航大学、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汉飞行学院以及安阳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预计今年将有1000名学生在毕业的同时考取执照。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些关键词
“1+X"证书
"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19年3月,“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11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又对该项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构建中国特色职教发展模式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解决学校人才培养标准滞后于行业企业用人标准的问题”,这一全新的制度设计被赋予诸多内涵。
产教融合
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印发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试点建设培育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一系列配套方案,在全国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点。试点城市、行业和企业将在完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降低校企双方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探索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五方面先行先试。
"三教"改革
各地各职业院校认真落实职教改革方案,加大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力度。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主体,成为“三教”改革的关键; 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教法是改革的路径,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去实现。推进"三教"改革成为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双师型”教师
一“双职称型”,二是“双素质型”,
双职称型教师: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 如教师+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
双素质型教师: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着手, 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
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
推进改革对航空维修行业来说,将给航空院校和开创航空专业的院校带来的新机遇,未来维修人员想要取得民航维修人员执照,必须参加大专院校为期8个月左右的培训,毕业生可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考取执照,在提升维修人员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增加了就业的机会,也提高了就业待遇,拥有CCAR-147培训资质的大专院校,将更受社会青睐。
根据民航局专家对航空维修执照改革的解读,新政颁布后,航空维修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将为:
1)“1+X"证书
民航、工业部门、军队(军民融合)航空院校为主:
航空专业学历教育+CCAR-147培训
其他院校为辅:航空专业学历教育+ CCAR-147培训
不限制市场化培训机构:理工科大学学历+CCAR-147培训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向我们提到过,希望毕业生能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这也是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质量诟病最多的一点。
目前,航空企业所使用的机型几乎都是从欧美国家进口的,相关手册的汉化相对落后,这就要求通用航空驾驶人员和机务维修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资料阅读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查阅技术文献,自主解决飞行和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问题。据了解,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4级平均通过率不到30%,这样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与航空企业的期望有着较大差距。
此外,由于复合材料广泛应用,航空企业对机务维修人员复合材料维护和修理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而职业院校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对此重视不够。现行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是在原有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基础上改造而来,人才培养中缺少专门的复合材料维修技能专业课及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最后,还需要大力支持航空专业的创新发展。如目前航空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中没有考虑到电动飞机、太阳能飞机、生物燃料动力飞机等的制造和维修特点,职业院校应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考虑新设专业的必要性。未来,私人飞机、航空医疗、航空游览等业务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人才培养支持,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倡导职业院校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创新性地设立新专业,对相关院校提供专业建设经费支持。
不难看出,不管是行业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还是行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航空企业对多技能复合型人才需求强烈。这还因为通用航空企业一般规模较小,通用飞机也相对较小,分工不像运输航空那样细,因此希望员工是能胜任多岗位工作任务的复合型人才。
2)校企融合
企支持校: 实作培训教员(弥补实践不足)
校支持企: 解决工程问题(弥补理论不足)
部分理论模块可CCAR-147质量体系控制下结合学历教育完成
众所周知,公办高职院校一旦与企业有了资产上的利益捆绑,就容易踩到国有资产流失的“红线”,这使得大多数公办高职院校对于混合所有制办学望而却步。而金职院正在打造的,恰是一座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产教融合示范性基地”。
拥有中型客机的厂房,是校企合资的浙江星河金职航空科技公司的航空机电维修实训车间,用作金职院拟开设的航空机电维修专业学生的实践场所。拥有数十台高端数控机床的厂房,是浙江京飞航空制造有限公司飞机结构件生产车间,金职院以中心设备和无形资产入股了这家公司,既参与企业生产及工艺技术的研发,又组织学生参与生产实训,企业则以购买服务和赢利分红的方式让学校获得投资收益。
显而易见,这些合资企业是真正有了资产关联的校企利益共同体,符合“混合所有制”办学实践的内涵。
引进社会资本,介入企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开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是航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可行的路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确保专业培养目标始终紧贴企业实际人才需求。
1.深入、全面的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帮助院校根据市场及企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避免盲目投资和建设,降低成本,也可以通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实习实践促进院校提高航空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院校的专业竞争力,还可以通过这种订单式或市场导向的航空人才培养方式帮助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发生。
2.深入而全面的校企合作,不仅对院校有重大意义,对企业发展也积极意义。对于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参与到航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全面了解人才的素质、能力等实际情况,而且可以满足自身发展的人才需求,实现企业人才队伍的“梯队化”建设。伊德诺总经理衡芳表示:“目前我们已和二十余所职业技术学校展开深入而全面的合作,包括不仅包括教学设备的提供,还包括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学员的招收与实习实践就业指导、CCAR147建设等一系列服务,以对航空产业的深入了解和洞察,与院校一道培养优秀的航空人才”。正是通过这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不仅为企业的发展输送了优秀人才,也为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通过我们对国内航空业的深入了解和对国际航空教育的深刻洞察,结合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总结与各大院校合作的成功经验,正在逐步形成一套标准化、专业化的航空职业教育建设服务方案,可有效帮助想进入航空职业教育的院校少走弯路,也可提升航空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
我们深信,航空职业教育未来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必须把握得住趋势、瞄得准方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现在,我们已进入2020年,新的民航规章《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3即将颁布,预计新政出台后,通过“1+X"证书、校企合作等新的培养模式,每年将增加持照人员4000人左右。
通过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促进我国航空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曾表示,中国将进一步加强民用航空的人才培训、培养工作,预计在未来几年中,中国民航将汇集各方力量,投入超过500亿元,用于民航高校建设、科研院所建设以及科教创新平台建设。根据预测,未来20年我国民航类人才缺口达50至70万人。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发展的新纪元里,航空维修行业改革也将落地开花,迎来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新局面,请拭目以待。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金职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