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谈谈职业教育“评估”与“技能大赛”那些事背后的职业教育“三多”何时休?
2020-01-14 10:11:55来源:100唯尔

文章原标题:职业教育“三多”何时休?

当前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必须主抓的两件大事——“评估”和“技能大赛”。只要抓好这两件大事,这个学校肯定是品牌学校或知名学校,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名与利也顺之而来,尽管对此都怨声载道,但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却也还是前仆后继,乐此不疲;反过来抓不好这两件大事很难在职业教育界立足,其他工作做得再出色再好也显得苍白无力。

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成绩有目共睹,发挥的作用也不可替代。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近年来却出现了某些浮躁现象,导致一线教师的声音被淹没,逐渐背离课堂,背离学生,背离教育本真,在自我折腾中走向功利化的歧途。这主要体现在“三多”上:行政干预多,开发商介入多,不在一线工作的“专家”指导多

01.行政干预多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分别在学校系部、教务部门当教师和负责人,回想起来,那时还有较多的时间、精力干本职教学工作,研究课堂教学和教书育人。如今,基本上还是履行同样的职责,教学工作却没办法自主正常开展了。层层评估、检查、调研、项目申报、大赛活动,形形色色的专家指导、专家论坛,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文山会海、写总结、报材料、填平台……让人目不暇接,甚至防不胜防。例如,有时一周能接到十几个文件,许多文件动辄要求写多少字方案、订多少方面的计划、统计多少表格,限时上报。

以检查评估为例,不同的主管部门质量体系不一致,让人无所适从,并徒增工作负担。比如航海类专业,教育主管部门按照职业教育的质量体系检查评估,海事主管部门按照船员教育和培训的质量体系进行评估。两个主管部门的评估标准、评估办法常常相互矛盾。折腾来折腾去,学校只好运行两套质量体系,形成两套档案材料。仅仅这一点,不知给一线教师增加多少负担。

“评估”和“技能大赛”的意义与好处暂且不论,因为在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和领导的重要讲话中多已表述得完美无缺;“评估”和“技能大赛”背后存在的问题和带来的困扰也是职教界朋友饭前茶后的主要议题,在各类研究论文与报告里也都已揭示得深入到位,谈说了这么多年,依然是老话题老问题,却谁也无力改变,因为这是政府意志,行政导向,不是说改就能改得了的,如果不用这种方式,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式。但不管如何,职业教育理应以人为本,此“人”的核心落脚点便是职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所以,笔者只想以一名普通职业学校老师的身份谈谈对“评估”和“技能大赛”的看法,以及这两件大事给我们的带来益处与困扰。

02. 开发商介入多

不在一线教学,很难理解开发商会左右职业教育。例如,学校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数据平台,甚至每个部门不止一个平台;再如,不同的评估、项目申报、活动等,要求有不同的平台。为此,不同的开发商就会找上门来,学校就要购置开发商的平台。学校的工作要适应这些开发出来的平台,认真填报这些平台,才能让上级看到你的成绩,评估你的工作。

这里仅以技能大赛说明这个问题。在形形色色的技能大赛品种中,有的技能大赛,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必须使用指定的开发商设备,从校赛、省赛、国赛全部需要采用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厂家产品。如果不购置,肯定得不到好名次,学校只能忍痛花巨款购置。而且能用这些产品进行训练的学生,只是极少数。为了取得好名次,这些学生一般要停止正常学习,指导教师停止正常教学,集中时间进行封闭式训练。

我至今不理解为什么面向少数学生的大赛、面向少数教师的项目申报越来越多。当然,如果这样的大赛及项目申报不干扰学校正常教学,不以名次对学校论英雄,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那就是必要的,应该提倡。问题是,目前大赛、项目申报、活动、评奖多如牛毛,应接不暇。而更应该关注的课堂教学,在背离全体学生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03.“专家”指导多

现在一些地方的职业院校,不是校长办学和教授治学,教师的教学也没有多少自主权。一些部门认定、培训或造就的一批批各方面“专家”导演着办学,导演着教学,甚至美其名曰项目推动。这些专家大多不在一线教学,却闭门造车,替主管部门起草指导文件,拟定开展项目,提出宏伟目标,造出五花八门的新口号,到处指导,到处培训,到处评估。

学校成了围绕他们表演的舞台,教师成了他们导演下的演员。比如教学诊改,这个理念我也非常认同。但要求所有学校统一推行诊改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一些学校每年还要为此劳民伤财,每年派人参加诊改专家举办的统一培训,一遍不行两遍,一年不行五年,一人不行十人。“学成归来”的“校级专家”再在校内培训,指导全校的诊改。学校为培育出这样的“专家”,每年派人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不知增加了多少工作量,花了多少学费。众多经济实力薄弱的职业院校,如何负担得起。

学校参加不完的研讨会和论坛,接受不完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模式,迎接不完的检查评审。专家到处当“钦差大臣”,可能满足了一些主管部门的“评估”“指导”心结,但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有什么正向作用至今没有看到。

先说“评估”

“评估”应该是职业学校的头等大事,学校正是通过评估取得一块又一块的铜牌,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发展目标,从而获取政府支持和资源投入;同样教育行政部门也是通过评估来实现自己的管控价值和资源配置。所以,“评估”这只无形的手无时无刻都在影响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实践活动。“评估”类型也是种目繁多,以江苏为例,都有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学校、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等等,还有市级的各类评估和种类繁多的各级各类条线上的评估。

那对于普通老师,一听到“评估”两字的第一反应就是“做材料”。从学校决定要申报参评那天开始,全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将全部围绕“评估”展开,首先召开全校动员大会,要求全校上下务必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全员参与;然后按照评估标准,分工领任务完成评估材料,于是乎一场无声无息的材料大战开始了,老师们加班加点,放弃了节假日陪家人的时间,晚上周末都在忙于材料,校领导感叹的说,为了学校的发展,我们的老师也是蛮拼的,很感动。

那作为老师,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必须按照评估标准完成量化指标和支撑材料,因为量化指标达不到,肯定通不过评估,所以首先要数字达标,数字不达标,怎么办?你们都懂得。然后是支撑材料,于是材料就变成一个框,只要一点相关的,都往里装,不相关的也改成相关往里填,越多越好,于是乎就变成了一叠叠一摞摞A4纸,看着心里才踏实,也很有成就感;当然现在也在逐步改变评估材料的存在方式,由纸质材料变成了网上的电子材料,这也算是一大进步,毕竟节约了很多的资源和成本;最后就是接受专家的现场评估,查资料,看现场,听评课,开座谈会,反馈会等等,一系列流程过后,便算基本完成评估,也基本能通过评估,然后皆大欢喜,学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准备迎接下一个评估。

虽然通过评估,实现了学校门面上的发展,“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的初衷也有所体现;但是如此往复,老师累了,学生烦了;评估过后,几乎都回归原位。现在很多老师一听评估,都有做材料恐惧感,或者也是疲于应付。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评估到底收获了什么?

为了应付评估任务,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专研教学和管理学生,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和享受生活;说到底损害的还是学生的利益。评估可以有,只是希望能科学务实,合情合理,少点种目,少点材料,少点干扰,还职业学校平静,给老师学生一片清净!

再说“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的意义和好处也是耳熟能详。人人都说“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个人觉得国家对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过高考,国家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开幕和闭幕都有国家领导人出席和颁奖,高考肯定没有这样的政治待遇。同样,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领导都会参加各级技能大赛的颁奖典礼,如果年年参加,分管的地区年年成绩不佳,那回去肯定会狠抓落实,自上而下,一句话,必须出成绩,就像军令状一样。

我们暂且不说技能大赛背后的利益输送,争名夺利等带来的负面效应,但作为职业学校,同样必须要顾应职业教育本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那技能大赛到底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技能大赛从动员备战开始,职业学校从校长、分管校长、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等等都是高度重视,丝毫不敢懈怠,因为这是政治任务。专业老师从接受参赛和指导学生参赛任务开始,思想就高度紧张,只能硬着头皮上,暂且不论个人名利得失,整个教研室、系部乃至学校的考核都与技能大赛挂钩,于是老师就没有了正常的上下班和休息时间,学生管理和正常的教学任务也大大减少,就连正常的会议和教研活动也可以不参加,可以说是一路绿灯,全面保障技能大赛。再说学生,这种技能大赛侵占的教学资源和师资资源,本身是对绝大部分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剥夺,也是对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阻碍职业教育公平发展。

另外,学生自被选为技能大赛种子选手开始,似乎在学校就高人一等,有很多特殊待遇,甚至可以不参加正常的文化和专业课学习,不参加学生的正常的德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样寒暑假和节假日需要到校训练,需要放弃很多正常的休息和学习权利。如果获奖以后,当然回报也是非常可观,除了鲜花和掌声以外,还有机会直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试问,这样的回报和激励,真的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吗?另外,职业学校在参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几乎每年都会让其参加,甚至放弃顶岗实习的机会和权利,使学生少了很多职业学校学生应有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与经历。

技能大赛,使得学生作为职业教育工具性的价值取向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只想问一句,老师还是老师吗?学生还是学生吗?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他发表讲话称,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我们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单一的技能导向不仅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是不能适应当前新生代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与多元需求。确实“应该给技能大赛降降温”,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遵循自己的个性兴趣与择业倾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成长与发展道路。作为职业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更多的应该是搭好舞台,不管是技能、升学、还是创新创业,让学生自己选择,积极构建个性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拉开人生起步的序幕,演好人生这出大戏。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希望能科学改革和正确对待“评估”,实现“评估”的引领和导向的价值功能,通过“评估”真正实现职业学校的科学与内涵发展。同时,教育又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在创新中大胆改革“技能大赛”制度,为更多学生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提供平台与机会。

其实,我并不是一味地否定行政管理、专家指导、开发商介入的正向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他们的参与。我认为,现在这些方面做过头了,我们要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课堂。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多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呼声,少听不在一线上课“专家”的游说,不宜主办过多的大赛、过多的项目申报、过多的评奖活动等,更不要由此对学校指定特定开发商的产品,真正让学校自主办学。

总之,“评估”也好,“技能大赛”也好,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但有的时候抓得太紧,会过犹不及,是时候该放放了!只希望职业教育能够安静得按照学校意志和学生利益稳步务实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服务导向,为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与方方面面培养各级各类技术技能服务与创新创业人才,更为帮助每一位选择职业学校的学子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职业道路!

作者丨张庆会 单位系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作者二丨杨海华单位系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博士生

来源丨《中国教师报》2019年12月18日第3版| 职业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