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专家: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助推器
职教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大战略
从整体来看,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地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达的地区,企业环境也相对较好,政府的政策利好也相对较多,而这直接影响着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较多。
另一方面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政策、物资、人力)也非常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职业教育需求少、支持力度小,那么这些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必然步履维艰、有的甚至是闭门造车。
职业教育高层次、高水平的发展也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必然有各类企业,企业要生存、要长久的活下去就需要技术人员去拼搏奋斗,就需要不断的创新,那么这一情况反过来也促使地方职业院校不断的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层次和标准,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也确保质量的提升,进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要做出有代表性、有突破性、有创新性的职业教育成果,首先还得有强有力的支持。
毋庸置疑,地区的经济实力自然是首要因素,经济实力的排名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一个地区整体的发展水平。职业教育的各方投入,离不开各地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除了政策和人力,经济的投入是应当放在首要位置的。
因此,应适当采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和倾斜、财政转移支付和增加投入等方式,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职业教育扶持的力度,先让这些地区有钱留住人才、然后振兴实体经济、从而全面促进职业教育整体的均衡发展。
“提高生产一线劳动者人力资本质量,无论是就业前接受职业学校教育,还是就业后接受继续教育,都是职业教育的任务。一定意义上说,又好又快地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各产业部门生产一线劳动者人力资本质量,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极其重要的条件。”全国政协常委、兰州大学教授李国璋在一次职业教育论坛上如是说。
李国璋说,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是软投入质量的竞争。物质资源禀赋是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性条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体制、政策体系和劳动者积极性等非科技型软投入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宏观软投入质量不断提高的结果,强劲的社会需求表明,未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步伐,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指出,国际经验表明21世纪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世纪,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区域板块、区域经济带、区域经济区之间的竞争,世界经济的竞争日益依托区域大城市群的支撑。
李国璋认为,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现未来5年和10年职业教育发展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就能够满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助推器。
“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大战略。从实际情况看,各地区最需要的是走进车间和工厂里的人才,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服务,为本地农民、农业和农村服务,通过人才培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结构转方式的背后,本质上掩盖着各地区劳动力素质升级这一核心问题。”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对此颇为认同。
对于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周汉民在发言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周汉民认为,职业教育的发达不仅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还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职业教育直接培养生产和经营一线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大量的‘金边蓝领’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持续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其次,职业教育极大地加快了区域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更新速度;第三,职业教育可为特定区域提供更为实用的继续教育服务,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第四,职业教育机构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灵活地调整教育服务内容,更易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区域内人力资源与供给结构的动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产业大军,要靠职业教育来培养
目前中国有数以亿计的工人,但是技术工人和创新型人才紧缺,技术工人仅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高级技工和技师的严重匮乏,已明显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劳动者人力资本质量较低成为一块短板。”李国璋认为,经过多年来改革和发展,一些产业和企业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或者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之下,生产一线劳动者人力资本质量提高较慢,与固定资本技术水平较高的情况不相适应。
与会专家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帮助广大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渠道。
江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分析
15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分别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不同步
从调研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各专业招生人数的分配比例来看,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数明显偏少,与江苏“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体系相比,对应第三产业的专业数和专业布点数的占比都普遍偏低。
表12015年产业结构、专业布点数和招生数对照
部分专业的重复设置问题比较突出
将专业设置重复度≥8的专业视为重复设置专业。经统计,共有21个专业的专业设置重复度≥8,涉及的招生计划数为18 840人,占总招生计划规模的44.67%。
在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方面,调研院校的106个专业中,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等共计51个专业存在交叉和重叠现象,占到建设专业总数的48.11%;在调研院校的60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群中,只有新能源应用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园林技术等26个专业群不存在重复现象,其余的34个重点建设专业群或多或少都存在交叉和重叠问题,占到立项建设专业群总数的56.67%。
表2调研院校专业设置重复度与对应专业数量关系
表3重复设置专业
专业调整与建设缺乏系统布局
从院校之间的对比来看,调研院校的专业调整与新专业建设存在系统性不足的问题。
此外,很多院校在市场需求与专业前景的论证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
产、学、政在专业建设与发展方面存在脱节现象
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规划与布局时,学校、政府和产业(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欠缺。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中,不均衡现象也十分突出,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也存在巨大的地区差距。结合产业发展现状,湖州对职业教育进行布局调整和专业优化,全市基本实现学校与地方产业、专业与行业企业、教师学生与职业岗位的三个对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贡献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彭真怀说:“我有这样一个愿望,当企业遇到技术难题时,如果第一个想到的是找本地职业院校的师生解决,那么职业教育就会呈现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美好前景。”
李国璋提出:“在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应该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本的技术水平,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的质量,提高资本和劳动配置的质量。促进产业和企业的潜能释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潜能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