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教育部科技部对破除高校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不把SCI论文作为职称评聘直接依据
教育部科技部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等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
疫情发生期间,科研人员正加速与病毒赛跑。与此同时,国家对科技论文和专利政策也在加速完善和调整。文件由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订。对于科技评价中“唯论文”等不良导向,国家从改进科技评价体系来纠偏。23日,科技部公布《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措施》明确,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
《意见》指出,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需要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推动高等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意见》强调,要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提出各自评价的侧重点,明确论文在其中的不同权重;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引导评审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议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规范评价评审工作,大力减少评估评审事项,评价指标和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实行代表作评价,并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意见》要求,要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在评估中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学校不宜设置对院系和个人的论文指标要求,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相关指标对个人和院系的奖励。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学校不宜将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树立正确政策导向,不采信、不发布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为核心编制的排行榜等信息。
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措施》对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提出九条实招↓↓
◆ 强化分类考核评价导向
实施分类考核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于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
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临床指南/规范、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
不仅如此,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同时,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包括发表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科技期刊、业界公认的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报告的论文(简称“三类高质量论文”)。
◆ 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评审评价突出创新质量和综合绩效
立项评审注重对项目(课题)可行性和先进性进行评价,综合绩效评价注重对项目(课题)合同约定标志性成果的质量和影响进行评价。
◆ 对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评估突出支撑服务能力
注重评估科技创新基地支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效果。对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基地,注重评估原始创新能力、国际科学前沿竞争力、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等。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每个评价周期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0篇。
◆ 对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突出使命完成情况
注重评估科研机构履行国家使命和宗旨目标的情况,以及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 对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突出成果质量和贡献
注重评审相关科技成果的质量、效果和影响,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对于自然科学奖,注重对成果的原创性、公认度和科学价值等进行评审。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篇;对于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注重对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等进行评审,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审依据。
◆ 对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评选突出科学精神、能力和业绩
注重评价学术道德水平以及在学科领域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研发成果原创性、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等。
◆ 培育打造中国的高质量科技期刊
以培育世界一流的中国科技期刊为目标,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加快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完善学术期刊预警机制。
◆ 加强论文发表支出管理
建立与破除“唯论文”导向相适应的资金管理措施,从严控制论文资助范围、从紧管理论文发表支出。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产生的代表作和“三类高质量论文”,发表支出可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按规定据实列支,其它论文发表支出均不允许列支;对于发表在“黑名单”和预警名单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相关的论文发表支出不得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中列支。
◆ 强化监督检查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如,开展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要加强论文发表署名管理。
15日针对疫情期间,科研工作开展情况,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引导科技人员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挑重担,把论文写在疫情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之中。 其实不仅在此特殊时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一直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是收纳了3300本科技期刊的数据库。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中国科研评价体系。此后,学界、教育部门纷纷将SCI文章的多少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两部委发文并不是否定SCI评判标准,否定SCI论文的价值,而是否定在大学评价、职称评聘、人才招聘,乃至学位授予方面“唯论文”“SCI至上”的现象,是对SCI狂热的一次“紧急刹车”。
我们必须肯定,SCI评价的引入对鼓励科研人员瞄准国际一流,提升中国科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我国科研水平由弱变强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SCI作为学界的“KPI”,存在先天的不足,在其被“神化”后更弊端凸显。毕业要数SCI,找工作要数SCI,评职称要数SCI,申请基金要数SCI……有的学者靠热点、拼凑甚至抄袭,发表数十篇甚至百余篇SCI论文,却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意义。由于毕业、找工作、职称评聘等需要,不少“青椒”追求短平快的出文,而不做真正感兴趣,却需要长期投入的问题研究。 不只是“发了什么”文章,而强调“做了什么”,此次两部委文件的出台,是对过去片面追求SCI行为的纠偏,也是回归科研本质之举。 过于注重SCI各领域的国际期刊,还导致了另一个负面影响——中国科研圈对科研人员的成果评价,严重“重洋轻中”,被英文期刊所支配。 好论文“肥水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根据中国科协的数据,在物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近10年世界最高被引前50名论文中,我国作者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包括此次疫情相关的重要论文绝大多数都发表在了英文期刊上。很显然,这对我国的创新科技成果尽快被认定、传播是不利的。 长期以往,更将学术思想固化在西方的框架与模式之下。中科院院士方精云曾对媒体表示,“大家不分领域地只想着发表SCI论文,被国外的评价指标牵着走,看不到国家的发展需求并研究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可怕的,会把中国的科技发展引入歧途。”陆大道院士也曾表示,以SCI为核心的论文挂帅,其客观结果是使我国的科学事业逐渐脱离“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方向。 中国已经成为科技大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扭转“唯论文”“SCI至上”的倾向是当务之急。事实上,国内一流大学多数已经在取消SCI奖励,比如曾将SCI引入中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南京大学,如今其人才评价已经不再“唯论文”,更注重科研实效,不考核科学家文章写了多少,而是考核重大问题的解决程度。 正如两部委文件中所释放出的重要信号,科研人员回归科学精神本身,回归科研成果本身。让科学研究回归发现真理,造福人民的初衷。
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破除“SCI至上”并不意味废除SCI,有学者提出,SCI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科研评价手段,应该给其一定的存在空间,不应矫枉过正。
而“青椒”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如果不看SCI,将评判学者水平的权力交给谁?如何保证公平公正?破易立难,科研评价需有破有立,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破除SCI的量化评价后,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如何评价?按照文件精神,各学科的分类评估将成为主流,更为细致配套措施还应该跟上,需赋予学术群体以更大的权利,加强科学成果评估的专业化和精细化,路阻且长,行则将至,建立更为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开端,必须从打破SCI的迷信开始。
(来源:交汇点记者:杨频萍蔡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