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疫情危机也是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契机!除了普及教育信息化,听听这些教育专家的思考!
2020-02-24 11:48:49来源:100唯尔

疫情背后,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听听这些教育专家的思考

齐居士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社会踩了一个急刹车,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学习节奏。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涉及每一个人,也给教育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素材。对教育系统而言,这个特殊的假期必将成为每个学生的一段特殊经历。将疫情防控正能量转化为教育资源,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理应成为值得珍视的德育契机。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本质

教育的实施主体是人,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是人的生命延续和生命价值的实现。要认识“生命”。面临来势汹汹的疫情,学生心中有太多未知,并由此产生恐惧。高校要精心策划,加强宣传,帮助他们打破未知,充分了解各类信息,学习科学知识,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逐步消除恐惧。

要敬畏“生命”。针对此次疫情,专家表示,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人有较大的可能。要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意识,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保持敬畏之心,爱护野生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要珍惜“生命”。面对肆虐的新冠病毒,科学的应对方法是什么?要理性疏导,教育学生珍惜青春,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采取最科学的措施保护自己、爱护家人、帮助他人。要赋予“生命”价值。“天使白”“警察蓝”等平凡的人们冲在抗疫一线,为生命护航,演绎最美“逆行”。

要引导学生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用鲜活的例子告诉他们,责任、担当和奉献是生命的价值体现。

引导学生掌握生存知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完善的人。”要认知“生存”。疫情之下,无人能置身事外,人人都是一道“生存的防线”。有人选择故意隐瞒,有人毅然勇敢逆行,有人安心居家抗疫,有人热血千里驰援。要引导学生看清种种生存状态的选择,树立正确导向,强化风险意识,让他们学会正确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负责。

长时间在疫情影响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与外人隔绝的居家或留校生活,甚至面临隔离、治疗状况,确实会给学生带来紧张、恐慌的心理。要引导学生重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认识到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环境相适应的历史。要积极适应环境,爱护自然,以好的“状态”和“生态”求好的“生存”。

要挑战“生存”。疫情期间的生存状态都让人不同程度存在“焦虑感”和“窒息感”,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要引导他们备好“意志力”这把生存的“钥匙”。看到很多人的生存过程半途而废,甚至失去生命,就在于没有坚强的意志力。要进行意志力培养,不仅适应生存,更要挑战生存,不断增强生存的能力。

要智慧“生存”。人和动物都有生存,区别在于动物只靠本能生存,人靠本能和智慧生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政治引领、科技赋能、依法防控、博弈抉择,人类智慧“各显神通”。学生在抗“疫”期间最关注其安身立命的“三业”,即“学业”“毕业”“就业”问题。要为他们架设“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不停研、不停育”的桥梁;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的影响;为他们“无缝”对接就业之门。多措并举引导学生在生存挫折中开发智力,用好智能工具,理性辩证对待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舆情,在防控疫情中锤炼智识、智慧生存。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常识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要懂得“生活”。新冠肺炎疫情拷问了国人的生活信仰和生活习惯,重塑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要开导他们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磨炼中找对方法,引导他们开风气之先,引领新生活时尚,树立“免疫力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新生活理念。要热爱“生活”。疫情让生活慢了下来,绝大部分学生被迫宅在家中,一些人发出“无助、无聊、无奈、无力”的感叹。要培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则意识,使自己的生活有趣、有益、有情,达到人生的意志自律、精神自在、灵魂自由。

要创造“生活”。疫情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能在很多方面促成机遇。要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各方面找到平衡点,并进一步培养爱心、公心和责任心,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

要幸福“生活”。疫情防控中涌现了不计其数的生动典型,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中流砥柱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这些都是师生安心、暖心、放心的力量之源。要善于从可敬、可亲、可信、可爱的实例着手,引导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帮助他们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课题。要引导他们冷静思考抗“疫”之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倡导过自然、生态、简约、高雅、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疫情重围中,线上直播能成为实体书店“自救”的良方吗?

芥末堆,作者谢喆

疫情背后,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疫情之下,以线下服务为主的实体书店难免门庭冷落,当“线下”难寻突围之处,“线上”服务似乎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云”阅读、“云”分享的线上的读书会、观影会......许多本在实体书店举办的文化活动纷纷转移了阵地。而在实体书店中,“无人书店”直播在悄然兴起,钟书阁、建投书局、几何书店......这些有着文化品牌力量的连锁书店于疫情中都开启了直播模式。实体书店的直播,会是突破疫情重围的”自救“方式吗?

直播是书店的“自救”方式吗?答案或许不容乐观。多家上海实体书店的店主都表示直播对书籍销售带动并不理想,钟书阁静安店的店主原扬曾坦言:“现在的业绩连平时的十分之一都没有,每天客流大概是20人。”而此次参与线上直播的书店,也多是本身有着“最美书店”、“网红打卡”曝光度的城市文化品牌,其文化地标的意义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自然能吸引到一定的观众流量,但对更多独立小书店来说,本身就缺失了受到瞩目的平台。

而疫情除了影响到书店线下营业本身,也会影响到物流的畅通性,钟书阁静安店店主原扬也在媒体采访中提到:“门店里的书和线上备货不太一样。如果推荐的书都不能直接下单买,也没什么用。”

而在复工时间不断延迟、线下文化消费一片凋零的当下,虽然仍不成熟,但实体书店的线上尝试仍会不断进行。这些尝试虽然仍未直接变现,但仍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书店和用户交流的渠道,带来了更多元的文化表达形式。放眼未来,在危机中不断探索线上自救的书店们可能已经走上了一条文化消费的新道路。

理念到行为的距离有多远?

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总校长、省特级教师 俞国娣

疫情背后,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听听这些教育专家的思考

由于疫情的影响,工厂停工、商场停业、学校延迟开学都在情理之中。但是,社会热点并没有聚焦到影响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停工停业上,而是聚焦到了教育上,也许可以说是聚焦到了“停课不停学”口号下的“直播网课”上。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人的诸多思考。

在我看来,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目前教育的一个现实,即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仍悬在半空,尚未得以落地。

我们不缺先进的理念、振奋人心的口号,但面对现实不知所措,苍白无力。当面临超长寒假的时候,我们仍然在费尽全力制订一张看得见的课表,想用统一的行为来教育学生。我们沉醉于统一的教育行为,也是“志在追求统一的教育结果”。其实,我们不妨反刍以下几个基本的教育理念:

其次,生活即教育。这一场灾难给了我们鲜活的生命教育的教材。灾难面前,我们不惜停工停产,以牺牲GDP为代价,保全人们宝贵的生命,因为生命无价!让生命有尊严、有质量,善待每一个人,无论病人还是健康人,无论穷人还是富人,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信手拈来,生动而深刻。责任与担当的教育,无处不在。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眼眶时时湿润:学养厚实的院士泰斗,亲临一线,如钟南山、李兰娟等老院士不辞辛劳几次飞赴武汉;驰援武汉冲锋陷阵的医生护士,多少感人事迹不尽言表;还有那些乐善好施的爱心人士、踏实工作的社区乡村工作人员、遵守规则的邻里乡亲,他们虽平凡却有着责任与担当。这些活生生的教材,是用血和泪换来的。我们还缺教材吗?还需要快递员专门递送吗?就这个新冠病毒衍生出来的相关知识(物理的、化学的、卫生习惯的、隔离防护的、病毒生物学等方方面面)也够你学习一阵子了。说白了,我们所谓的学还是停留在学课本上。

其二,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加强亲子关系,倡导亲子阅读,倡导有质量的亲子陪伴。而要完成“陪伴”这个“最好的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家长,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孩子的能动性。我们的网课中,指导家长亲子互动的教程占着怎样的份额,必须要梳理一下、增补一下。喊出“陪伴式教育”口号,就需要提供陪伴教育的策略,才能理念落地。

其三,何为真实的学习。倡导真实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在完成真实世界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丰富交往,形成品质,让学习效果能看得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有意义的。面对如今这个特殊情景,面对居家隔离这个真实问题,寻求居家生活、身体锻炼、感情传递、情绪表达等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和现实世界的情景、环境紧密结合的学习是有意义的。用这个特殊的防疫背景,我们来开展阅读、写作、统计、运算、绘画、作曲、演唱等方面的学习,其学习成果能反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投入。

其四,大力推进劳动教育的载体在哪里。劳动教育发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居家劳动,生活小事从叠被子开始,生活能力从烧菜做饭开始,无论哪个年龄层的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成长点。为了推进劳动教育,学校曾刻意组织一场“爱心晚餐”的比赛,或是叠被子比赛、系鞋带比赛,而今天,劳动的机会就摆在我们面前……劳动现场不是秀场,在家劳动恰逢时。

今天,我们不缺理念,缺的是把教育理念化为教育实践和行动,这需要大量的教育实践家,他们可以是家长,是教师,更大的可能是校长。教育实践家需要智慧,需要勇气,也需要担当,还需要奉献;需要淡定,更需要激情;需要理性,特别需要情怀。

反思课程建设,学会健康生活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崔允漷

疫情背后,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听听这些教育专家的思考

近期,疫情信息不仅使举国上下都处在焦虑与不安之中,也大大地降低了全民的思考力与判断力。我仅想说一说疫情突然袭击暴露出的“几乎全民不会戴口罩”“全民没有勤洗手”的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与我们中小学教育、与我的专业——课程有关的问题。

先说戴口罩,本是日常的生活技能,为什么几乎全民无知、集体失能?中小学不教学生戴口罩,等疫情来了再请院士来教,代价岂不是太大了吗?难道一定要将“戴口罩”这一知识点列入“高考”,我们才会教、才能学会吗?12年基础教育,其实已经多次进行过诸如“谨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将病毒传染给别人”等基于概念的教学,却几乎无效。我们能否开展基于行动的教学以获得“戴口罩”的技能?

再说勤洗手,应是举手之劳,但事实上大部分人还是没做到——学校教了至少15年,结果还是没学会!“勤洗手”教育如此低效,确实让我们教育人自己打脸!有人说,那是因为高考不考,教师不教。其实不然,在正规教育期间,我们不是不教,而是一直在教,从幼儿园教到高中。从幼儿园开始,教师一般会示范来教小朋友如何正确地洗手,会用我国常用的“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甚至拿最权威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英文版“洗手12图”来教。可是教师往往教了却不评,没有跟进评价,洗手就只是教学材料或内容,成不了课程,至多算是日常的经验教育,学生不仅没有理解,更不会形成行为习惯。小学开设了与“勤洗手”有关的一系列正规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劳动与技术、班会,甚至还有校本课程等。每门课的教师都会告诉学生要勤洗手,而且一直强调勤洗手有多重要。然而,小学教师少有用示范的方式动手教洗手的,于是,小学生只记住“勤洗手”这个词,没有获得正确的洗手技能与习惯。而进了中学,学生发现中学只关注要考试的东西。从目前来看,中考和高考都不大会考“勤洗手”,因此,中学里的教师和学生都看不上这个“重要但没用(因为不考)”的概念。即使有一些科目如体育与健康、生物学等的内容涉及“勤洗手”,但中学教师通常想当然地认为这些“小儿科”的事是幼儿园或小学教师教的,于是乎,“勤洗手”在中学成了“虚无课程”。

如此这般的15年教育,无论是戴口罩还是勤洗手,都能看到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是失败的,是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反思的。作为课程研究的学者,我觉得我们提供的教育不够专业,具体表现在:目的目标没分清,学无进阶难上心;教不得法瞎教教,学而不评非课程。

虽然我无法得出戴口罩、勤洗手对不患病的贡献率有多大,但反过来,没有养成这些卫生习惯与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是可以推论的。希望如此惨痛的教训能为我们敲响警钟,希望每一个人能站在“防疫就是责任”的高度认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

我们需要担当起检讨责任,重建“戴口罩”“勤洗手”课程。50年前,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目标,而我们的教育、课程如何解决当下“不考就不教”“只育分不育人”的问题?90年前,美国著名的“八年研究”首要目标是关注与学生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而我们的课程目标是否过于抽象、宏大?是否过于社会取向?是否可以借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或“家国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重新确定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是否要用课程思维审视学校教育的专业性问题?

为此,笔者建议:首先,要将“学会健康生活”作为公民的核心素养,并据此设置有进阶的目标体系;其次,要依据此目标进阶,分学段选择适当的内容,组织成学习单元;再次,要倡导基于行动的、示范的直接教学,而不是基于概念的教学;最后,要基于不同学段的目标开展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而不是纸笔考试,并将其结果列入不同学段的综合素质报告之中,推行持续而累积的、基于行为的必备品格评价。

美国教育家艾斯纳说过,千万不要以为不教的就是不重要的。我想再补充一句: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其实,没有学会,就等于没有教。据此,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检讨。

学校要回到学校的样子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疫情背后,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听听这些教育专家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至少在防控期间,已经一定程度改变了“教育形态”。所有线下教育培训机构被暂停;所有学生和父母一起宅在家中,亲子之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相处时间;延期开学后,在家线上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线教育极为“火爆”。

据此,已有一些人畅想疫情将重构“教育生态”,经过此次疫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将发生深刻变化,生命教育、科学教育会有新的面貌。但在笔者看来,“教育形态”的变化,并非“教育生态”的变化。从当前疫情所导致的“教育形态”变化看,教育生态非但没有优化,反而有恶化的趋势(或者说继续上演着老的教育问题),不能指望疫情会“逼出”新的教育生态。要构建新的教育生态,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政绩观,形成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同时推进教育治理与学校办学改革。

我国教育生态最大的问题是急功近利、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的主要表现是“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知识教育至上,其他教育被边缘化、弱化。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是教育管理、学校办学中充斥着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过多过滥的考核、评估的弄虚作假,这和教育“求真”的本质背离。要构建全新的教育生态,就必须去除急功近利与形式主义,对学生的教育,要回归育人,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而在学校管理、教师考核、评价中,需要实行现代治理,求真务实,防止外行指挥内行,行政干预学校办学。

此次疫情引发了很多教育人士的思考。比如,防控疫情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的“好时机”,要珍爱生命,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好时机”,要尊重科学规律,要向医护工作者、科学家学习……这都没有错,可是,这些教育是概念上的、形式上的,还是可以转化为持续地对学生进行的生命教育、科学素养教育、人文精神教育?

回到具体的现实教育中,则会发现,所有防控疫情阶段开展的教育,依旧存在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痕迹。比如,教育部针对疫情防控,提出了延期开学后“停课不停学”的概念,然而,一些地方从1月底就开始以“停课不停学”之名,对学生进行在线上课了。这就是违规提前补课。再比如,“停课不停学”所指的“学”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然而,“学”被不少教育部门、学校理解为知识学习,于是包括幼儿园也启动在线教学,还有人认为在线教学进入幼儿园领域,是了不起的在线教育发展成就。

这是教育被功利地理解为知识教育的结果。一直以来,教育界人士对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推进教育变革寄予厚望,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使用,大家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教育变革,分明是对应试教育的升级。当前,我国对在线教育的使用,几乎都是围绕知识教育而展开。以此继续推进在线教育,能构建新的教育生态吗?

配合学校的在线教学,家长被要求监督孩子上网课,家长的角色定位成了校外辅导员,这是有违初衷的。家庭教育良好的生态是,父母通过与孩子的共同生活,陪伴孩子成长,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要构建这样的生态,就必须告别功利主义。

构建教育生态,当前最迫切的是,教育要回到教育的样子,学校要回到学校的样子。对于防控疫情中出现的各种教育问题,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而非喊口号式的畅想。

想象每个人都是未来学习的一个节点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普通教育所所长

疫情背后,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听听这些教育专家的思考

2020年因疫情而延期的寒假里,毫无准备的师生不得不集体在全网围观下试水线上教学。一夜之间,“未来”似乎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到了我们面前。这场被有些人戏称为大型翻车现场的“尬教—尬学”,很容易令人联想起1999年的互联网生存挑战。也许我们应该记住,我们的生活从“互联网生存”走向“断网实验”,用了不过短短20年。

“互联网+教学”会长成什么样?尽管学者们很早就从理论上提出“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愿景,各种慕课网也构建了“互联网+教学”可能的实践形态,然而大家似乎不约而同地默认它是成人非正规学习场景下非正式学习的“解决方案”。

面向中小学的“互联网+教学”会长成什么样?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从学校、教室、班级的授课场景来寻找答案,将面对面的班级教学搬到网上。而这个寒假,当中小学师生分离、互不可见,教学要素“原子化”,对线下集体讲授式教学友好的教室、班级、课表、上下课铃、点名等高度结构化、统一步调的学校经典教学场景分崩离析。正视这种新的学习场景的颠覆性变化及其对“互联网+教学”复制中小学线下模式的巨大挑战,将为我们讨论和探索未来中小学“互联网+教学”提供新的想象空间。

想象每位“宅家”的学生就是未来“互联网+”场景中的一个学习节点。这个节点,它与学校的教师、同学保持固定的连接,与外部的优质学习节点保持常态的连接,与其他可用的学习节点发生着经常性的随机连接,共同构成了每位学生日常学习的网络小世界。

想象每位学生,都是学习网络节点上的学习者。学习节点化,意味着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空间,学校、家庭,包括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以及除本校和本班教师外的其他人、外部网络平台等所有可以提供学习资源的节点,都是相互连接、相互支持的学习节点,是未来“互联网+”场景中新的学习空间。

想象“互联网+”引发的学习空间“升维”成为中小学教育范式变革的关键变量,未来学习会怎样?

学生将成为有教师持续指导、和同伴共同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而作为新手学习者,学生将在教师、教材、学案(学习任务书)提供的基础性学习支架支持下,逐步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进度,发掘和利用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源,构建关联主义提出的“由人和内容等可信节点构成的技术增强型个人学习网络”。

互联网知识的丰富性,意味着教师将从例行的备课、授课、批改作业中解放出来,不再是面对面班级授课制下,一人一科一包到底的“主播”,而是在互联网提供的大规模知识协同中,作为一名知道如何找到优质、可靠学习资源,以及如何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的成熟学习者,“有时讲授、常常指导、总是帮助”。而学校,作为连接个人学习网格的枢纽性节点,其核心职能是提供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课程和面对面教学,汇集、优化学生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经验,培养学生成长为有强烈学习意愿、明确学习方向、善用相应学习资源工具与策略、善于自我管理、元学习能力高的熟练自主学习者。

班级授课、统一的课时划分、课表、上下课铃等不再是教学组织的唯一甚至主导形式,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社群将取代班级,在教学组织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生作为独立学习者,自主地在上大课、借助课件自学,参与正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线上的非正式社群学习,实践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之间切换、组合。

……

木心说:“轻轻判断是一种快乐,隐隐预见是一种快乐。”

想象每个人成为学习网络的节点,和更多节点一起汇成庞大的学习网络。学生有更充裕的学习资源、更松散的学习伙伴、更弹性的教学组织。高控制、结构化的中小学教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