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教育人都在谈的教育信息化2.0,核心是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常态落地
2020-03-05 19:13:05来源:100唯尔

教育人都在谈的教育信息化2.0,究竟要怎样落地?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关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进程,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随着VRAR技术日趋成熟,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兴起,5G技术蓄势待发,区块链技术初露端倪,面向未来的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及教师信息素养,甚至学校信息化生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直以来,我们在理性上都承认教育信息化是必然趋势,然而在感性上,我们往往却觉得它遥不可及,或者说和自己没有太多关系。直到,当一场疫情汹涌而来,线上教学成为唯一途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重要性凸显,学习型家庭的共建迫在眉睫,这让以往很多处于舒适区的学校、老师、家长们统统慌了神。

此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信息素养方面的有太大的缺失,这样的缺失不是读几篇文章,了解一下新趋势就可以补上,而是要真真实实落地到实际行动,落地到学习方式的转型,落地到学习内容从教材向世界的迁移,落地到现实学校与“云上学校”的打通……

补上这一课,是我们再也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如何构建未来学校?我们的校长及老师,可以从一些具体的场景入手,补上这一课。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00后,他们天然地具有在互联网上获取知识、传播知识的能力。互联网正在成为新一代学习者重要的学习途径与资源。

学生在变化,教学的方式在变化。我们的老师们应该怎样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学的平台,赢得学生的喜爱,同时拥抱时代、拥抱未来,也给自己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路径上,如何用更轻的技术来改变课堂,向老师们传递极简教育技术的力量和魅力?本课程邀请到南京市教育装备技术科科长松涛,为我们介绍怎样用极简的思路,讨论技术与课堂的关系。

学校边界不断位移,这是全球教育变革的一个明显特征。从更宏观的视野来说,人类的进步从来都和边界的突破息息相关。所以学校的进化,同样需要面向新的使命,走向新的阶段,“重新定义学校边界”。新一代K12教育,学习情境与学习内容正在发生什么变化?课程、技术、空间、学习方式等要素正在走向怎样的融合?我们的学校领导者,有必要对这样的趋势及未来作更高维度的设计。

教育信息化2.0最核心的要素,是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常态落地。

当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学习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伴随互联网新技术长大的00后”,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更多地借助信息化技术,来调动这些‘互联网时代土著’的积极性”?

孰不知,未来教育的“诗和远方”,正是生发于教育者的觉醒之中。

谁的转变和谁的需要

2018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发布,旨在引领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转段升级,中国教育信息化正式进入2.0时代。

1.02.0,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如果说教育信息化1.0是“基础建设+设备配套+应用探索”,那么2.0的落地,则需要更多贴合教育教学的互联网产品与技术实现常态化应用。

新的教育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然而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服务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却依然被动。若想落地,硬件设备已不是问题,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让老师们头疼不已。新模式的落地,但效果寥寥。有没有一种现成的教学软件,能与现行教学课程体系科学匹配,让老师能用,而且新鲜、有趣,能吸引学生自主学习?

想让学生常态学,首先要搞明白,学生为什么不爱学?杨临风坦言,没兴趣和学不懂是中国学生的普遍问题。

没兴趣?那就先培养兴趣。学不懂?那是讲授方式不对

对学生来说,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最懂学生的“智能老师”,一个能够同时服务中国约1.2亿中小学生的“虚拟学校”。

对老师和校长来说,教育信息化是最贴心的“智能助教”,是少有的能切实深入到教学场景之中的智慧课堂资源平台,更是少有的通过科技赋能教师和学校的“智能引擎”。

对教育管理部门来说,教育信息化还是海量课堂教学数据的提供者和分析者。这些从前难以获得的量化学习数据,能够帮助他们开展教学评估与监测,甚至为区域内的教育决策提供支撑。

正是这样的互联网时代新物种的帮助下,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智慧课堂正在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