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程振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技能竞赛大国的职业教育需要安静下来,可知我们离职教强国有多远?
2020-03-24 14:56:39来源:100唯尔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职业技能竞赛大国的职业教育人需要安静下来,可知我们离职教强国有多远?

在工作中频繁接触到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他们给人的共同感觉是疲于应付、忙碌不堪、缺乏存在感、没有成就感。说起来,他们忙的都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大事要事,比如各类评比、各类技能大赛、各类检查、各类项目申报验收。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大赛的目标是引领职业教育整体向前发展。但长此以往,是否说中国从技能竞赛大国到职教强国越来越近了?

教育行政部门的初衷当然不是为了折腾职业院校,而是为了引领职业院校快速、健康、优质发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积极组织举办学生技能竞赛,更多的是为了丰富中高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职教学生竞赛意识,锻炼职业院校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们提供技能展示平台,检阅职业教育发展成果。

显然,这些大事要事的组织者、设计者、推动者不是职业院校自身,而是来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事实上,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落实宏观政策,办了很多大事要事,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值得讨论的是,这种发展模式是否存在隐忧?单纯依靠行政驱动是否制约了职业院校的自主发展?

行业和职业的最新要求改变着职业教育的形态。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其使命是要让每一个学生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样的使命就需要职业教育安静下来,回归常识、回归课堂、回归学生。这样的使命也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必是轰轰烈烈的,而应该是静悄悄的。诚然,在特定的时期推出一些特定的项目,以达到特定的目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倘若“项目推动”变成了制度化、常态化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恐怕就远离教育本质、违背教育规律了。

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的确能起到展示职教成果、树立职教形象、促进教学改革、扩大社会影响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技能大赛成绩成为衡量各地职业教育政绩的指标,这一赛事便开始变味,成为职业院校的“常规工作”,校赛、市赛、省赛、国赛环环相扣,一些职业院校集中一批骨干教师和不到1%的尖子选手进行封闭式训练,日常教学任务受到冲击。从政策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虽然要求做到全覆盖,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变成了层层选拔,绝大多数普通学生仍然是技能大赛的局外人。

如果论竞赛成绩,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技能大国”。被称为“技能界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选手从实现“零的突破”到登上金牌榜榜首,不过几年时间。中国在技能竞赛上的优异表现,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是实体经济大国,另一方面受益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教体系。

首先,要肯定中国“技能大国”的地位。世界技能大赛的竞技项目,是与实体经济,特别是现代工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它考验的正是“工匠精神”,而且“技能”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干体力活”,它是体力与脑力的双重考察。产业升级带来新的岗位,与之相关的“新技能”亟待标准化,这些在世界技能大赛上都有体现。有些项目还很“高端”,例如3D数字游戏艺术、网络安全、移动机器人等,远非传统层面理解的“劳力”可涵盖。

技能大赛为国争光,要感谢职业教育输出的人才资源。从获奖选手来源看,大多数选手来自职业院校,其中不少还是职高生。没有岗位贵贱,只有技艺高低,任何一种技能,带着工匠精神来做,都能达到欧阳修经典散文《卖油翁》中演绎的“神乎其技”的境界。技能大赛获奖,为国争光,足以戳破很多人“走职教路没出息”的偏见。

然而,在欣喜之余,还有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中国从技能竞赛大国到职教强国还有多远?就好比奥运会,奥运会金牌大国,不等于体育强国。中国已经是技能竞赛大国,但是否是工业强国?未必!事实上,在诸多工艺技能上,我国还显“粗糙”。德国有不少制造“隐形冠军”,就因为在工艺上有绝招,在人员技能上“有碾压优势”。希望技能世界冠军受到的万众瞩目,能转化为社会上“崇尚技能尊重工匠”的人文精神,不再有“劳力者低人一等”的偏见。

再有就是,工业强国的根基,正是职教强国的厚积薄发。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规模与普通教育基本对等,每一次升学分流,都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仍有不少人认为职业教育是“不而已而接受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生源近年来甚至有萎缩之势,更不要说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有多高。世界技能大赛,让国人开了眼界,首先,是这些平常瞧不上的技能“居然如此炫目、富有美感”,其次,是像德国北欧等发达国家“原来在技能上如此追求完美”。希望技能大赛赋予的“英雄光环”,能让更多人根据自身兴趣特长走上职教之路,这也是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做贡献的另一条道路。

国家重视世界技能大赛,人社部领导亲自去机场接世界冠军们,冠军动辄获得上百万的奖励,这些是好事。也希望能由点及面,最大程度发挥这些榜样人物的辐射效应,并带动职教体制革新,实现“从技能竞赛大国到职教强国”的自然过渡。

回到常识看问题,学校教育是一个人影响一群人的活动,但行政驱动的巨大力量,使得职业院校乱了阵脚,乱了方寸。而且既然是驱动,其动力源就不能停止,于是,政策规定不断翻新,检查评估不断进行,试点项目不断推出,各类标准不断出台,各项大赛不断举办……于是,领导忙得团团转,中层忙得连轴转,教师忙得不停转,经年累月,永无休止。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不能太闹腾。这会让校长没有时间考虑学校自身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教书育人,在一片喧嚣声中,学校获得了一些“外部认可”,教师获得了一些荣誉,学生获得了毕业文凭,但职业院校里是否发生了“真正的教育”?

职业院校能不能安静下来?能不能让校长安下心来办好学校?能不能让教师潜下心来教书育人?能不能让学生静心度过“从教育到职业”这一重要人生转折?所有这些,都是值得考量的大问题。

(程振伟(教育之江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