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从职业带理论特点及人才结构的演变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研究| 黄 艺
2020-04-13 13:38:58来源:100唯尔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升级、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开展高职专科学历教育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甚至更高职业教育层次延伸是当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亮点所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技术性、区域性的基本属性。我国开展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需要立足国内外高职院校试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已有实践,通过择优遴选升格部分高职本科院校,明确高职本科专业招生生源对象,科学制定高职本科业招生考试方式,落实高职本科专业学位授予等方式推进改革。国家在高层次职业教育探索和发展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呈现“结构性短缺”。在全国层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等方面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为中国经济转型培养造就一流技能人才。

一、职业带理论特点及人才结构的演变

职业带理论按照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相对比重要求,绘制了分区但连续的“技术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三类人才分布图(如图1),并分别对应“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三种教育类型,A'D'斜线划分技能与知识的比重,线上方和下方分别代表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职业带理论的人才结构具有连续性、交叉性、动态性、发展性特点。

根据丹尼尔·贝尔的观点,人类社会以技术为分割点可以将其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前工业社会只有技术工人,从事简单的手工操作。工业社会则出现了工程师,形成“工程师”与“技术工人”的两极职业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上半叶,分化出了“技术员”以填补工程师与技术工人之间出现的知识、技能的断带。2013年德国“工业4.0”战略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我国国务院也于2015年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技术革命又一次催动人才结构的演变。在机器逐渐代替体力劳动者以及单一技能的技术工人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技术工人要求习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多种类型的岗位技能,技术员要扩大职业领域,同时掌握更广泛的知识与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各类人才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技术员与工程师之间出现了空隙,重新出现了新的职业带领域(如图2)。如数字创意产业现在普遍面临缺乏既拥有数字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懂创意开发的复合型人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里提出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实质就是复合型人才。这里的高端是“高层次、高素质”的统称。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一)为谁培养人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国家教育体系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综合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本科层次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即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为广大青年实现个人发展提供路径。

(二)培养什么人

《通知》中提出了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技术的比重以及层次可以分为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和融合,复合型高端人才需求剧增,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分为两类:工程技术型和技术技能型。可见国家提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实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及应用型人才,高职专科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本科主要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则注重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

从培养规格来看,高职专科职业教育主要掌握中级技能技术,掌握基本成熟或成熟的关键技术的应用突破及转化。作为更高层次的高职本科教育则需要学生主要掌握高级技能技术,且兼具基本应用技术研究素养,掌握能够使关键技术突破应用领域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职业教育研究生则需要掌握前沿核心,并具有核心技术研究能力与转化能力。各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综上所述,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适应于企业、行业、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精通1门专门知识,另外掌握1门以上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具备与所学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拥有关键技术应用突破及转化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时能通过职业技术岗位资格考试和专业技能考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怎样培养人

1.贯通式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环节,在我国政府主导办学的职业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前提条件是有明确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以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虽然2015年我国教育部组织对过去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但是中职、高职专业目录对接还不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仍存在上下不贯通、左右不衔接的现象,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即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难以衔接,专业所属专业类、专业大类不一致、专业名称不一致等现象。如中职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属于交通运输类,但高职将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划分在了市场营销类专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是中职、高职(专科)、本科及本科以上职业教育贯通式一体化的体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首先需要有完善的一体化贯通式的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同时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行业需求为依据,并兼顾知识规律、教育规律进行专业设置。

2.分类融通式课程体系与教学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充分考虑不同生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建设与“3+4”中职、“3+2”高职长学制培养相衔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生源相适应的分类融通式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衔接[3]。在理论课程体系要注重在高职专科的基础上增加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实践课程方面要建立技能操作—技术应用—技能技术融合—技术创新的“四阶段”阶梯式实践课程体系。

3.多维度人才评价体系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评价需重视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质量评价制度,以学生学业成就为核心维度,建立以初、中、高级操作技能、技术应用层级式过程性评价以及与学生的“就业率、获证率、创业率、就业质量(专业的满意率、推荐率)”等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虑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多维度人才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