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疫情风口之下,在线教育如何顺势思考提升格局?如何顺势而为多元化课程体系?
疫情之下,在线教育多头推动我国驶入快车道,如何顺势思考提升格局?如何顺势而为多元化课程体系?
今天2020年春季学期,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春节假期后仍有部分职场人尚未复工,全国各地大专院校、中小学已陆续全面进入开课状态,正式开启“线上新学期”,高校及中小学学生的线下开学时间也被延后。按照“停课不停学”“在防疫期间积极开展在线教学工作”的统一部署要求,各学校及时调整新学期的教学设计方案,一线教师精心准备的录播、直播等课程全部上线。这群宅在家中的学生和职场人员推动了“宅经济”需求增长;其中,在线教育市场、以及可提供线上直播的各类软件正在面临用户的考验。此次大规模、全覆盖地进行“互联网+教育”,既是对我国线上教育的一次大考,也是推动我国线上教育快速发展的良机。如何推动我国在线教育驶入优质快车道,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线教育是否迎来机会?
1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通知要求部署各高等校、地方所属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学校适当推迟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目前,各省市也纷纷发文延迟高校及中小学开学以及各类线下辅导机构的开班时间。与此同时,“停课不停学”已成为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要方针。
由于无法返校,各地大中小学近日纷纷测试线上授课的可行性,提前开讲春季学期课程。部分教育从业者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受疫情影响,学校也不清楚何时才能结束线上授课。
据《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对比传统公立教育与市场内教育机构,公立学校教师对于线上授课的态度有所保留。
2月4日,福建省某市某公立高中的一位教师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当地教育局要求学校不能停学,自己所在学校为此已经连续几天召开教师会、备课组会等,预备从11日起正式开始线上授课,现在属于线上试讲阶段。
据了解,为节省成本,该学校选择QQ群视频、知鸟等免费方式直播授课,教师在家直播。在目前的线上试讲环节中,教师需上午、晚上各直播一次。
在重庆市的一位初中教师看来,线上直播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学生配合程度较低。这位教师提到,学生很难同老师产生互动,甚至有中途退出直播间的情况。
家长、学生对在线软件的不适应也增加了直播授课的管理难度,上述初中教师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测试阶段,就有家长不进群、学生不上线(的情况)。”
线上直播也对教师方面形成了不小的压力。上述高中老师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由于学校担心直播上课时家长会录像,所有课程的备课工作均需要提前完成,这大大增加了老师们的工作量。
值得注意的是,2月4日教育部发文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在各地原计划的正式开学日之前,不要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的教学,过早提供新学期线上课程将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短期内,公立学校线上直播授课仍面临一定难度。
此次疫情为在线教育的拉新提供了契机,但企业仍需面对考验。西部证券在研报中提到,用户留存率高低还要取决于在线教育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某K12在线英语教育机构内部人员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受疫情影响,再加上中小学生正值寒假,家长约课量有明显增加,因此春节期间各业务部门人员几乎没有休息,都在加班加点。
不过,也有学生家长对春节期间增加约课给出了不同的说法。2月4日,杭州市的一位家长就在微博上表示,头部教育机构VIPKID的营销人员“不顾家长的意愿”,为了增加约课量而强行推销。
业内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有关课时消耗和续费的考核直接影响K12教育机构的业绩,承压之下,营销人员的确容易忽视服务。
第一,在线教育要求学校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随着各大中小学陆续线上开课,借助不同的线上教学平台,各式各样的课程形式五彩纷呈,整体效果较好:有较为高端成熟、基于“双万计划”的金课,也有较为亲民、简便大众化的小班课;有适合随意时间、可反复收看的录播课,也有适合固定时间、互动性较强的直播课。全国教育战线的老师们,发挥最大的创新能动性,结合不同课程性质、不同课程内容、不同听课人群的具体需求,开展了史无前例的线上“攻坚战”。
在线课程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类模式:一是录播教学课程,主要是国家、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及各地各校课前录制的课程类,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反复学习,不适用于个体问题解决。二是直播教学课程,主要是集中式、同步式或一对一的直播课程类,互动性更好,受众针对性、时效性较强。从资源形式上看,直播教学属于一次性的教学资源,不太适用于通用群体。三是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它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结合,可异步授课、同步答疑,有覆盖性地讲解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与受众群体,我们应当建立更加多元化、科学化、细致化、规划化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多种多样的线上教育需求。
第二,线上教育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不应该简单地将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与电子产品学习。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线上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律能力要求较高,对家长要求也较高。
对于年龄较大、自律性较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线上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学习目标与问题,利用互联网资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结合授课的视频、书籍、资料,配合课程作业、讨论、测试等内容,完成自我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知识扩展能力、深入思考能力、探索创新能力都是个考验。有些同学善于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作为学习的媒介,而有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只能将这些当作游戏和娱乐的工具。
对于年龄较小的中小学生来说,学习的自主性普遍较差,自控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利用直播与学生进行互动督促,或由家长指导监督配合。由于平时学生基本是在教室里听课,按照老师的板书做笔记、画重点,对于某些录播课程,大部分小学生并不知道应该怎样整理笔记、总结复习。这也对家长的教育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能否帮助孩子制定每日的学习计划,指导孩子学习网课,给孩子提供学习资料,以及辅导孩子完成作业与复习等环节。这就要求较小孩子的家长能够担负起一多半的教师职责,家校同步配合,才能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在线教育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思维。
全面的线上教学倒逼一线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扩展思路、创新多种形式来提升教学效果。此次疫情爆发之前,各高校已经根据“双一流”金课建设的具体要求,逐步推进OBE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学难度广度深度,要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一次全面线上课程的开授,使得这一转变过程提前加速。
在线教育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一部分教师对于互联网、电子产品不熟悉,对网课建设知之甚少,在面临这一突发情况、需要全部转型网课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与困难。这就要求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的教师,都应该尽量与时俱进,不能故步自封。
在线教育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随着手机、平板、5G网络的普及,我们已进入全媒体、全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App、软件等工具的应用越来越细化在生活与工作中。在线教育要求教师们尽快接纳、熟悉这些领域,让这些新型教学手段为自己的课程服务,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四,在线教育要求网络平台提高服务能力。
这次全国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全面开展,是对我国网络建设、线上教育平台、课程改革的一次大考。我国线上教育从1999年开始建设,从高校开始推进并得到长足发展。仅慕课平台就已有615所高校的千门课程资源,高校网络教育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且开发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平台。近几年,中小学网课平台也蓬勃发展起来,我国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管理方式,同时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网络教育,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线教育要求网络平台提升平台网络承载能力。疫情期间,阿里、腾讯等企业对线上教育提供大力支持,以钉钉为代表的很多网络平台解了疫情时期网课井喷的燃眉之急,但同时也存在大量服务器卡顿、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就要求服务商、网络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整合线上教育资源,打通平台之间壁垒。多而繁杂的中小型网络教育平台并不利于网课的互通与传播,未来需要整合、规范教育资源,建立起大而广、通而强的网络教育平台航母,促使线上教育向纵深发展。
第五,在线教育要求教育部门规划网课发展格局。
这次集中线上授课期间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贫困地区的网络覆盖问题、贫困生的电子设备问题、网络平台承载量问题、线上课程质量问题、授课方式陈旧问题、网课平台庞杂问题、线上教育体系不规范问题等。在今后的互联网教育建设中,应规范网课平台、丰富课程体系、提升平台承载力、系统培训建课、提升教学质量。无论是免费公共课还是收费的资源课,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能够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也有利于提高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近几年我国移动互联、5G、云平台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双一流”课程的建设,以及近两年迅猛发展的短视频及直播等新式收看习惯等,都给予“互联网+教育”更广的覆盖度与更强的生命力。线上教学不仅解决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保障了我国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转,更直接推进了全国教师对网络课程的接触与学习速度。全国师生虽然站在战“疫”的后方,但也都在竭尽全力地保障“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线上教学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将“疫情”内容带入课堂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国情、时政、爱国教育,教会学生责任与担当、团结与使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作者王旭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民族音乐系 文章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