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如何办出一流的职业教育?创办职业教育学校的几点思考
2020-04-27 17:14:51来源:100唯尔

  每一个强大的国家都必然有一个强大的教育系统,而一个强大的教育系统又必须是完善的。那么,它就必须包含几乎所有的教育类型。不仅要有基础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也应该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其中职业教育包含的面有最广,理所应当重视。职业教育学校应该如何创办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学校? 就如何办出一流的职业教育学校这一课题,小编将在本文进行了专题讨论。

  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结构体系不合理、专业对接区域产业不平衡、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与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所以职业教育要创办适合的教育,更要在体制机制、专业、课程、教师、培养模式、硬件设施、文化氛围和质量保障等方面深化改革。那么职业教育学校应该如何创办适合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教育,“上午的职业教育就是下午的经济”。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定向器,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发动机。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列为2019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将其列入任务的第一条“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中,并进行部署,全年计划拿出237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同比增长26.6%。

  职业教育学校应该与经济发展同向携手前行。适合的职业教育应该紧密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创新驱动”“人工智能”“乡村在振兴”等国家战略,实现人才培养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频共振,适应并助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技术性工人的培养大多要依靠高等职业教育

  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生产力发展进一步推进分工的扩大化和细化,带来的是对多元人才的需求。当前,社会不仅需要研究型高精尖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适合的职业教育应顺应社会多样化和优质化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让社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我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崛起之路,需要培养大量的技术性工人,而技术性工人的培养大多要依靠高等职业教育。在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其发展面临的困难:一是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在经费上被区别对待。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生均教育经费及投入结构方面差距较大,导致目前专业的设置与社会和产业的需求匹配度有差距;二是观念偏差是阻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上普遍认为专科教育比本科教育低人一等,蓝领工人比白领低人一等,这种社会认知极大程度的打击了家长和学生选择高职的信心,也促使相当一批高职院校纷纷转制升本。

  适合的职业教育学校应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抛开“考试”这把标准尺子的教育,是尊重个体智能结构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对教育中而言,要回到教育的逻辑本身,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有个性地发展。对学生而言,无论是选择普教还是职教,亦应考虑自身特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教育。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选聘要求,制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抓好人才培养入口的质量,使其满足于人才就业出口的需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到方案修订中,由企业各部门根据对人才的需求,提出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的建设建议,指导方案的修订与完善,进而共同探索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需求能够更好地适应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办职业院校需要通过产教、校企协同育人的方式设置专业。

   一是推动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推动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基于工作任务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共同编写特色教材。 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开展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企业、班级与企业等多层次合作办学等做法,让企业的需求更好地融入人才培养环节。

   二是推动探索高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

  三是全面实施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办职业教育不能盲目实行拿来主义、全盘照搬他校成功经验,因为每所学校都有自身特点和区域特征、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适合的职业教育应因校制宜,扎根学校实际,找准优势,创办品牌和特色,积极研发校本课程,促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学校的内涵发展和高水平建设

  职业院校要认真学习研究落实《职教20条》等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系列政策及地方政府出台的配套文件细则。要重视研究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专业建设的针对性和契合度,助力企业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除了人才培养外,还要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

  学校也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等现象或多或少存在着,走捷径成才的观念也影响着学生安心学习、钻研业务。

  因此,在教育教学当中,要注重转变学生的观念,要使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性。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想使学生具有工匠精神,老师首先要有匠人的精神,要通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来影响、带动我们学生思想观念认识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践和校园文化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的内容。要改革教学模式,要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这也是工匠精神所要求的。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我们需要继续加快教育教学的改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更灵活、更开放的办学模式为企业职工进行培养和提升,例如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该教学管理制度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习者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实现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需要的联系,促进劳动者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以及社会就业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