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朱冬英 朱厚望,龚添妙
2020-05-04 21:26:34来源:100唯尔

2005年底,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也明确提出,我国的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些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如何将这一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到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去,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地发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和探索。人才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本质问题,同时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决定教育类型属性的关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职业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教育活动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参照。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嬗变

在不同的时期,国家政策文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不同的表述,每一种表述都代表着特定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时期(1980—1993年)

1982年教育部发布《中国短期职业大学和电视大学发展项目报告》,对职业大学及其培养目标做了初步的界定,指出职业大学是根据地方需要,按照灵活的教学计划招收自费走读生,是学生将来可以担任技术员的工作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分析政策文本可知,这一时期高职教育刚开始兴办,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相对模糊,但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代表了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具有积极意义。技术型人才指为满足经济建设和地方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艺性强的操作人员,强调职业性、地方性、技艺性,满足经济建设需要是其主要特征。

(二)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时期(1994—1998年)

19958月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1996年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优先培养满足基层一线和农村地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发展后提出的又一个目标定位,有着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实用型人才是指高职教育培养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应用于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人才,逐渐解决本科教育过于偏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弊端,强调知识的实用与技艺的适用是其典型特征。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时期(1999—2002年)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这一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渐成形,除了技艺,对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要求,如比较具体的职业道德要求、较为宽泛的素质结构要求等,但其侧重的是对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应用型人才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面向生产一线的,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强调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人才供需的对接是其典型特征。

(四)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时期(2003—2011年)

2003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概念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被第一次正式提及。随后,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一时期高职教育从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得到强化,高技能型人才是这一时期高职教育比较清晰的培养方向。高技能型人才指在生产、运输、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是技术人员队伍的核心骨干。

(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时期(2012—

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义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这一时期高职教育由内涵式发展进入创新发展时期,将技术技能相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的最大亮点。技术技能型人才指高职教育培养的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既掌握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技术,又拥有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知识迁移创造的能力。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是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施行后,竞争和价值规律是基本特征。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进一步的战略性调整,很多企业开始通过创新和增加技术含量来实现产品的增值。市场经济的确立、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直接从事企业生产、服务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产生了更大的需求与更高的要求,可以说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目标变化的直接动因。

二是受社会变革的影响。人才结构的变化促使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行业技术工人短缺严重,尤其是高级技工占比较小,人才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呈现出结构性的矛盾。此外,旧有培养目标培养出的高职人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就业要求,导致就业压力骤增。将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资本只能通过教育来实现。同时,政治、文化、家庭等发生的变化也对高职教育目标产生影响。可以说,社会因素是高职教育目标变迁的深层动因。

三是受科技发展的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飞速发展,技术进步促使生产方式更趋柔性化、分散化、智能化,新的生产和服务岗位对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要受过系统技能训练、要具有创新精神、要知识的广博与复合、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

四是受教育自身发展的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同时期的教育研究者对于高职教育的性质、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人才培养等基本问题的持续研究,推进了人们对高职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促使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不断发展完善。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的偏颇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这一定位对于扭转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出现的盲目攀升学科性本科院校的倾向起到了抑制作用。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对就业导向的片面理解,也导致了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偏差。这就是,忽视和弱化了学生的学术基础教育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片面强调实用性,导致人才培养的实用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专业计划、课程设置等环节中,以实用技能训练为中心,灌输给学生的是单一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强化的是单一的实用技能,偏离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

二是片面强调就业性,导致人才培养的就业化。把人才培养的目标仅仅局限于就业,而不是育人,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片面迎合就业需要,随波逐流,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

三是片面强调技能性,导致人才培养的技能化,忽视了学生的学术基础和学术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并不等于只要有了高技能就能成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还必须要有全面的高素质。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在纠正一种倾向的同时却掩盖着另一种倾向。这就是,一方面学科化倾向仍然普遍存在,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一系列环节上都套用学科型大学的模式;另一方面,又比较严重地存在着中职化倾向。具体表现在片面强调学生的技能训练,弱化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理论教学内容陈旧,理论教学缺乏明确具体的符合高职特点的要求。在教学安排中有时还出现实习实训可以随意冲击理论教学的情况,似乎只有实习实训才是高职教学的中心环节,理论教学只是一种可多可少、甚至可有可无的补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厚实的理论学术基础,适应能力差,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后劲。这样的高职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相比显不出“高”在哪里,企业和用人单位就会宁愿用中职毕业生而不用高职毕业生,从而严重影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决定》提出:“‘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显然,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如果不能比中职毕业生“高”,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存在以上这种倾向的原因,除了与上述认识上的偏颇有关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客观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探索,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涌现出来的。从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到具体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有一个艰苦的创业、创新的过程。例如,目前有不少学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学术性,即所谓“理论够用”,但是,一个专业或一个职业究竟需要哪些理论,需要多少和多深的理论,这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的。而把研究成果贯彻到专业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又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高职战线的全体教育工作者较长时间的艰苦创业、锐意创新才能实现。第二个原因与我国目前的办学体制有关。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与企业相分离的,是国家办高等教育,企业没有办教育的义务和机制,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如此。而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直接服务于企业等第一线岗位的应用型人才,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就如医学院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师范院校有自己的附属学校一样。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关系来看,绝大多数情况是院校找企业、求企业,企业没有办学的积极性,不少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种学校与企业的脱节,造成了高职办学中的一系列问题:除学生的实习实训得不到切实落实,学生不能在生产第一线真干真做,毕业后很难直接走上第一线岗位以外,也给学校的理论教学目标的设置、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等造成了很大障碍。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校企脱节使他们中大多数人很少了解企业最前沿的技术信息,他们自身的科研、科技攻关等也很难把握住企业的脉搏。因此,他们在理论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安排等方面也就很难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

2005年《决定》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2006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提出,要“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这一决定和意见的发布,无疑会给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学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差别

首先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学科教育的差别。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学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两种不同类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他们培养的都是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他们分别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又应该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可以从培养人才的类型和人才的定向两个方面来把握。从培养人才的类型来看,有学者把人才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学术型人才,主要是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人才;

第二类是工程型人才,主要是工程设计、规划、决策性人才;

第三类是技术型人才,主要是将设计、规划和决策转化为工艺流程、管理规范等的人才;

第四类是技能型人才,主要是技术管理和技术操作性人才。

笔者认为,普通高等学科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可以统称为研究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可以统称为应用型人才。

从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来看,

学术型人才主要在研究机构或高校从事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

工程型人才主要在企业或研究所从事某一领域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设计、新规划的制定等研究工作;

技术型人才主要在企业或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从事将新产品、新工艺转化为生产流程、管理规范和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技术服务等工作;

技能型人才主要在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从事高技术含量的技术服务、技术操作等工作。

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绝大多数非研究型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一般来说,绝大多数非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主要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尽管也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但是由于他们主要从事工程设计、规划方面的研究工作,因而需要更加宽厚的理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尽管他们也需要有一定的或较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基础,但是,他们更加需要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技术性管理、服务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学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差别就在于“职业性”。这种“职业性”应当体现和贯穿于学校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内容等各个环节。在专业设置上,普通高等学科教育通常按学科或学科群设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则应该按照职业或职业群设置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还应具有灵活性和变动性的特点,即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设置专业,要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来调整专业,实行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的动态平衡。在课程设置上,普通高等学科教育通常以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为几大模块。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依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来设置,既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就业、上岗,又要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学术基础,使学生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在课程内容上,普通高等学科教育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学科理论体系的要求来设置的。高等职业教育则应该按照职业的要求设置课程内容,要反映新知识、新技术,体现实用性、实践性,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开发新课程,增加新内容。

再看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差别。从理论层面来讲,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差别是明显的。《决定》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已明确告诉我们,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从某种意义上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所有社会从业者都必须经过中等及以上的职业教育或相当的职业培训。所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承担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培训任务。

从职业岗位定向来看,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工人或一般技术性岗位的熟练工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不仅具有技能性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应该具有技术改造、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的能力,应该具有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因此,也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差别就在于“学术性”,即高职毕业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和学术能力。《意见》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显然,高技能人才要发挥这样的重要作用,没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和学术能力是做不到的。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因素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高职教育的教育性本质

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通过对人的影响与作用达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其他功能的实现。高职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培养人、塑造人的本质属性,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首先是对学生自我生存、发展和完善能力的培养。人的能力得到发展,自然会带动社会的发展,将社会发展置于个人发展之前是本末倒置的,因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首先应考虑教育性。

(二)高职教育的类型与层次特性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分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不同定位。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学术性”“研究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应用性”“职业性。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划分了不同的层次,初等职业教育处于最底层,目标是使学习者获得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技能。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开展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层次的不同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高低,类型的不同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

(三)高职教育的技术与技能性

职业教育层次的差异性带来了技术教育与技能教育的争议。普遍认为,应用型人才按层级高低分为三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理论基础扎实,具有专业深度,实际工作中主要负责设计、规划、决策及新技术的研发等,主要对应的是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较高,从未来适应的职业范围来看,技术教育对应的是职业岗位群,技术型人才能够适应职业岗位变迁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实现跨岗位就业,职业发展空间较大。技能与技术的差别主要在于技能具有单一性、预定性和重复性,注重动作的熟练程度,习得过程是反复的训练、归纳与经验的总结,在技术应用上相对较弱,技能教育主要针对的是特定的岗位,职业范围相对狭窄,知识迁移与创新能力要求比技术型人才要求低。从目前来讲,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应落在本科职业教育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应落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应落在中等职业教育层次。

、高职教育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构建

20163月,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工匠精神多次被政府报告和文件提及。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在长期职业实践过程中养成的良好职业素养、彰显的特有职业品质,新时代更是赋予了工匠精神新的内涵。但是,工匠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没有纯意识的存在,工匠精神只有承载于人之上才能够体现出来,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只有通过学生这一载体才能够进行。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因此,我们提出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探索。

(一)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维度

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1.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知识目标的高端与复合性

在整个职业教育系统中,高等职业教育处于较高层次,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具体表现为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性。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从技术型”“应用型”“高级能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而来,其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要求更高。当下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科交叉、知识充足成为常态,许多科技不再是由单一知识构成,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学科知识的复合。工匠是在某一领域具有超高技艺的人,要实现在专业领域的精通,更加需要其他相关领域知识的支撑。

2.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能力目标的专研与创造性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这是由高职教育的类型决定的,高职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人才。工匠型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实践能力,更是要成为基层技术技能的行家里手,这就需要专业化的能力支撑。同时,工匠型人才还需要对工作的认同和自豪感,进而达到专研的高度。这就意味着工匠型人才能力的专,不仅是技能的高超,也是一种对工作透彻理解,追求极致的专研精神。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的改进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匠型人才应具有较强迁移和创新能力,能快速并准确发现现有和潜在的技术问题,运用既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素养目标的系统与行业性

教育性是职业教育另一个本质属性,职业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主体的构建和完善,并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工匠型人才素养目标有宏观层面的国家情怀、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有个人层面的道德品质、坚定意志、进取精神等的培养,更有涉及具体行业的职业操守、职业精神、求真务实态度、不断进取等职业素养培养。因而,工匠型人才素质目标既是系统的又是具有行业特性的。

(二)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框架

1.宽厚与专精结合

高职教育工匠型人才应具有知识的宽厚性,从纵向上,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厚度,基础理论知识是能力生成和能力得到发展的奠基石,也是构建个体能力体系的基础。从横向上,是专业知识的宽度,表现为专业知识的宽口径,工匠型人才应尽可能地扩大知识的范围与覆盖面,在掌握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上,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内容,力争在更全的知识背景下深化对专业的理解,增强职业迁移与发展能力。

在智能制造的时代,特定岗位的单一技能者重复、简单的工作方式,将逐渐被工具和技术替代,工作内容复杂化的提升、职业岗位工作范围的拓宽和专业工种间业务的交叉要求一专多能的人才。同时,高职教育工匠型人才应具有知识的专精性,不断钻研从事行业、相关工作岗位的知识,在宽厚基础上做到专业的精细,这是由高职教育为生产一线服务的属性决定的,也是能成为工匠的关键,只有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特定领域才可能成功。

2.人文与技能并重

职业教育过分注重人才的技能训练,一定程度上忽略人文素养的培养。强调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必须的,但职业教育的人文价值维度同样不可或缺,不能因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而损害人的价值。因而,高职教育工匠型人才应是人文与技能并重,发展技术的同时,也注重人文精神的发展。。

3.传承与创新融合

我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手工业造就了一大批的能工巧匠,享誉世界的精湛技艺以及独有的工匠文化。但随着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工业制度及制造文化迅速传入中国,加之传统手工业的式微,中国本土工匠文化与技艺没有与现代制造业实现高度耦合,工匠文化及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手工业曾经铸就了辉煌。传承的断裂,并没有让工匠的定义出现偏差,质量上的精益求精,技艺上的尽善尽美等核心本质依旧被保存。高职教育培养的工匠型人才应该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人才,将中华本土工匠模式与西方近现代工匠模式相结合,传承创新技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通过创新让传统工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传承创新精神,将经世致用”“守拙求真”“德艺双修等传统工匠精神与西方标准化动作”“一生只做一件事等现代工匠精神融合创新。传承创新文化,将手工业传统家族文化、师徒文化与现代优秀企业文化、行业文化融合创新,培养出传统与现代结合,本土与国外结合的工匠型人才。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

如前所述,《决定》和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已经明确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专门人才。那么,具体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技能人才应该有怎样的具体定位呢?笔者认为,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定位要求:一是职业定位,既然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直接服务于职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那么职业定位就是首要的方面;二是学术定位,光有技能还算不上高技能人才,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和学术能力。

具体来讲,所谓职业定位就是按照现代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某种或某类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就是说,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应该能够就业于某种高技能岗位,很快上岗,马上用得上。这里对职业定位的理解需要把握好两个界限:

一是职业教育要围绕就业教育,但却不能仅仅局限于就业教育,还必须要考虑到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众所周知,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每一种职业的内涵和要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职业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职业不断被淘汰,新的职业在不断出现和生长。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今天能找到工作,更要关注学生明天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二是职业教育要围绕职业岗位需要进行教育,但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职业岗位需要,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同样是培养人的教育,高技能人才绝不是仅仅有了高技能,就能成为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一个人如果光有高技能,不愿到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服务,或不能与同事友好协作相处,或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是不能成为有用人才的。从目前企业对人才要求的信息来看,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除具有一定的技能以外,更看重的还是毕业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道德品性。这也客观地反映了社会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

所谓学术定位,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技能,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和学术能力。要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检索文献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学术研究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对高职学生的学术要求,既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中等职业教育是进行基础文化知识和一般劳动技能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的是专门理论知识和高科技含量的专门技能的教育。因此,学术性要求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提高对高职学生的学术要求,也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从2005年以“现代城市: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主题的上海教育论坛传出的信息来看,当前美国职业教育的关注点之一,就是提高对学生的学术要求。现实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雇主越来越看重雇员的阅读、写作和数学能力,他们普遍认为目前的教育没有让毕业生具有这些基础的学术能力,因而具有更高水平的学术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就业;

其二,更高水平的学术能力能够为毕业生就业后的在职培训或其他教育与培训提供必要的基础;

其三,在一个经济和技术发展日益加快的时代,具有更为坚实的学术能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经济和周边环境变化。如前所述,从我国目前社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来看,也是如此。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定位和学术定位,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结合,不可偏废。当然,在办学中要贯彻落实好这两方面的定位,必须要解决好本文所述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二是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7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本文请标注:朱冬英,朱厚望,龚添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再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