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刘景忠:中国职业教育如何从大到强?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正当其时!人才培养计划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需要提升
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如何从大到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大力助推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领域不负重托,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一些地区的职业院校正在向着现代化高水平目标迈进,其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当前,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还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从大到强?11月16日,在《教育与职业》杂志创刊100周年纪念会暨首届教育与职业学术年会上,政府官员、学者予以关注。
王继平: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职教体系
“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11月16日,在《教育与职业》杂志创刊100周年纪念会暨首届教育与职业学术年会上,教育部职成司司长王继平如是说。
王继平介绍,目前,全国1.23万所职业院校开设约10万个专业点,年招生总规模930万人,在校生2682万人,每年培训上亿人次。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多年来,职业教育保持了90%以上的高就业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王继平说。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加快,围绕着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沿线国家对铁路、管道、公路、港口、通讯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这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职业教育在国外比在国内更受欢迎,真正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王继平表示。
职业教育接下来怎么走?“下一步就是要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关键是做强中职、做优高职、做大培训、做好职业启蒙,在要素构成和布局结构上实现合理配置;另一个是促使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良好的沟通、衔接。”王继平表示。
职业教育强而不壮,人才培养计划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不强
“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很大,但还不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科院高职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在会上表示。
在马树超看来,中职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办学能力较弱。多年来,教育部坚持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突出位置,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现实中,由于中职办学能力不强,一些院校开始举办高中复读班,办升学教育。”马树超曾经过做过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达不到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标准。“这个比例在50%以上。”马树超说,有的学校专业集中,一所1万多人的学校,2000多人集中在一个专业。
而对于高职来说,重点在于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到2018年教育部将支持地方建200所优质高职院校。如何建设真正优质的高职院校,马树超认为,一是要从国家对教育质量定位的时代特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大局观,从国家要求以及外界评价等方面来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意义。二是高职教育要形成新型质量观,推进优质院校建设要重视产出的质量观,即重视高职院校的服务贡献率、国际影响力指标、适应社会需求等能力建设。三是既要重视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的高水平专业,也要重视做好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该怎么管:个别职业院校管理者不履责、不作为等现象
令人遗憾的是,在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主旋律中,还不时能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噪音,个别职业院校管理者不履责、不作为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噪音和现象虽属个别,却影响极坏。近日,贵州某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只收费不培训”“校企合作变为校企合谋创收”的不靠谱行为被央视新闻曝光:该校学生除了3500元学费,还缴纳了6200元“技能实训费”。但学校教的所谓专业课就是“教你怎么开网店”;承诺包分配,结果却只有一个校园招聘会;强调100%推荐就业,涉事公司却并不具备相关资质……目前,国务院督查组已对该事件进行核查整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对此,《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文件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在有“明文规定”甚至是三令五申的情况下,还屡屡发生“学生实习放羊”“顶岗实习学生成为廉价劳动力”等违规做法?为什么还有学校的“校企合谋”能大行其道,直至国务院督查组介入才得以整治?笔者以为,只有从源头抓起,追根溯源,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校企合作乱象的发生,确保校企合作项目真正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校企合作要切实管起来。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转变,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换言之,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政府监管缺位,是造成校企合作乱象丛生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项目的监管,要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企业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从长远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要真正做起来。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方向的应有之义,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只要是真正办职业教育,就一定会自觉推行校企合作;只要是办真正的职业教育,校企就一定会真合作,产教一定会真融合。毋庸讳言,当前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校企合作的确存在一些障碍,遇到一些阻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国家有关文件的落地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校企合作将成为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凸显类型教育特色的不二选择。真正把校企合作做起来,才是体现高水平校企合作的战略之举。
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正当其时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大使命。
马树超引用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指出,高职院校每年300多万名毕业生中85%以上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来自农村家庭,这对缩小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的鸿沟意义非凡。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的调研也显示,县城中职学校大约有70%~80%的学生来自农村,他认为,职业教育发挥着“拔穷根、挪穷窝”、实现持续脱贫的积极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把“人口红利”变为“人才红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根本出路。
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国基本上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一支庞大的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操作人员队伍,这将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可以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正当其时。在马树超看来,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将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深入,最直接的表现是专业教学难以适应产业升级和职业岗位快速变化的需求。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是把产业最先进的元素融入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真正解决了职业教育教什么的问题。”马树超认为,目前职业院校缺乏与产业对接的条件,更多寄希望于财政投入来改善办学条件。“实际上,财政投入永远跟不上产业技术设施设备变化的要求。”更重要的在于,“要健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制度,鼓励企业面向社会发布职业教育报告,学校要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专业特色,形成服务产业发展的优势。”马树超说。
“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进入智能互联时代,职业教育要适应这个变化,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其他改革。坚持共舞与开放,共舞就是推进职业教育与其它各行业、与各部门的共舞,不唱独角戏,共同协作共谋发展;开放是对外对内都要开放,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思考如何办好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王继平说。
附:2018年,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介绍教育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有关情况。
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谢俐介绍,《办法》通过明确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目标原则、实施主体、合作形式、促进措施和监督检查等,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办法》有什么创新点?将如何实施到位?
《办法》包括总则、合作形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和附则等5章,共34条,突出促进、规范和保障三个关键词。
《办法》6大政策创新点
一是明确了校企合作是指中、高等职业学校和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
二是提出了要建立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规定了校企合作组织形式、主体资质、合作形式、各方权责、协议内容、过程管理等内容。
三是明确了校企可以结合实际,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7种形式合作。
四是明晰了国家在促进跨区域校企合作方面的职责、地方政府的职责以及教育、财税、用人和分配等方面的具体政策。
五是提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购买服务、落实财税用地、职业教育集团以及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促进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流动、保护学生权益、建设服务体系等具体措施。
六是规定了教育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和违法行为的惩处机制等内容,规定了国家、地方、行业企业各层面的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和职权分工。
普通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情况介绍
近年来,普通本科院校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主动服务“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紧密对接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加快培养各类卓越拔尖人才。
一是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修订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确立了既统一稳定又相对开放的专业目录体系,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加快培养新兴领域紧缺急需人才,超前部署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专业,联合有关部委支持26所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支持7所高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等。下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手棋”,主动应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迫切需求,2017年我司启动了新工科建设,统筹考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更加注重产业需求导向,更加注重跨界交叉融合,更加注重支撑引领,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发展新兴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2017年,审批设置了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能建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工科专业;在备案专业中,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点250个,同比增加了近7倍,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点60个,同比增加了近2倍。
二是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本科教育在培养适量基础型、学术型人才的同时,着力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上。引导高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布局,灵活和有前瞻性地规划、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了一批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2017年,批准设置目录外新专业43个,其中93%以上为应用型本科专业。
三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协同育人机制。2010年,教育部联合22个部门和7个行业协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校企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培养培训师资、合作开展研究等,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目前,共有208所高校的1257个本科专业点、514个研究生层次学科点参与,覆盖在校生约26万人,2.4万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了高校兼职教师,1万多名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1万多家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企业与高校共建了62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高校普遍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示范经验。
四是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向育人资源转化。2014年起,我司组织企业支持高校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施流程主要包括:高教司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项目指南,企业提交项目指南,高教司进行遴选、统一发布指南,高校自主申请,企业评审立项,高教司公布立项结果,校企联合组织项目实施,企业组织验收。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高校唱戏、共建共享,有效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企业和高校数量不断增加,以华为、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京东和谷歌、苹果、英特尔、微软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参与其中,项目质量不断提升,项目管理不断规范,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2017年,221家企业发布项目15926项,提供经费和软硬件支持达36.9亿元,参与高校906所。目前,2018年第一批项目指南征集已经完成,346家企业发布项目14831项,提供经费和软硬件支持约35亿元。
下一步,高教司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积极推动国家层面“大学生实习条例”立法进程,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制度保障;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等;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级实施体系,持续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
(作者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顾问)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