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鲁昕:职教扩招200万,市场具体缺什么人才?职教生学什么?重点是这三“新”
2020-05-26 20:16:20来源:100唯尔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今明两年高职扩招200万的任务。较之2019年提出的扩招100万,翻了一番。

   中央这样的战略安排有何深意?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高职扩招100万,今年再次提出,两年扩招200万,高职院校如何接招落地?困难和挑战在哪里?该如何迎难而上?

职教连续扩招,被国家寄予厚望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还是从当前如何稳就业、促就业来看,十分必要,意义重大。高职扩招的政策效应将持续释放,对经济、社会以及教育会带来重大影响。”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表示。

在李和平看来,此举有四层深意:其一,抓好“六稳”“六保”的重要战略之举。稳就业居“六稳”之首。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高职扩招200万,有助于缓解当前状态下的就业压力,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其二,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使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有了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其三,有利于提升教育服务能力。高职扩招后将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一线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力资源红利。其四,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

  “扩招任务不是在报告中的教育部分明确的,而是在国家财政、货币、就业三大宏观政策部分明确的,意义更加重大深远。”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鲁昕告诉记者,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职教扩招100万,实际完成116万,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她看来:“职业教育再次扩招,一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安排;三是科学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制度性考虑;四是适应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落地性措施。”

  鲁昕分析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之年。“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一方面表现为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按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键’。”

  在疫情防控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极大增长,众多行业和领域成为新技术的重要试验场。全社会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提高了,对加快信息技术运用发展更加重视了,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在众多的行业涌现了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成果。

  鲁昕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新优势需要有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人才来实现。”

  人才需求明晰,如何保障供给?职教扩招200万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提上日程。

  在鲁昕看来,既要立足当下学,也要着眼未来学。

  “就业导向、服务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也必须是办学实践。今天、明天、未来的就业市场需要什么,就要让学生学什么。”

  那么市场具体缺什么人才?鲁昕提供了一组数据:

  人社部先后公布了39个新职业,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职业有22个,包括: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据市场预测,这些岗位未来5年需要技术技能人才1500万人以上。

  现代服务业13个新职业,包括:供应链管理师、网约配送员、健康照护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等,据预测,未来5年这些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近千万人。

  现代农业新职业1个,即农业经理人,据人社部统计,未来5年该职业需要技术技能人才约150万人。

  又据有关方面预测,仅新基建项目落地运营后,今明两年就急需相关技术技能人才约410人。

  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巨大,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职业教育如何应对?“扩招200万,也倒逼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升级,包括专业设置、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即教师、教法、教材都要全面改革、创新、升级。”鲁昕表示。

  通俗来说,就是职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鲁昕指出:“一是学习新知识。要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新知识,重构职业教育知识体系,让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适合数字经济的知识基础。二是学习新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所需要的新技术,让职业教育毕业生掌握5G时代的新技术。三是学习新技能。高质量就业必须具备数字化技能,如数据采集、清洗、挖掘、分析,各种机器人维修、操作,连锁经营数字化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数字技能等。

  不仅如此,鲁昕表示,职业教育学生还要立足当下,要学习传统产业中的传统知识、传统技术、传统技能。

  但要从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的视角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教法、教材、教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人才、知识、技术技能结构。鲁昕表示。

  

  记者:解艳华

  编辑:刘聪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