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读书】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什么是教育公平?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本文转载于浮云遮日/十指连弹(ID:shizhiliantan)微信公众号文章
北京开放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褚宏启教授在《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刊发《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公平:研究问题域与政策工具箱》一文提出,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要求教育公平发挥新功能,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与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教育公平需要升级换代,成为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新时代教育公平的新功能要求优化教育公平的研究问题域,把教育结果公平、教育的差异性公平、学前教育公平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新重点,把英才教育和国际教育公平作为新增点,并强化和细化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研究。有效推进教育公平,需要充实和完善政策工具箱,改变政府过去主要使用行政性工具的做法,把经济性工具和社会性工具纳入。(李孔文 辑)
近年来,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一些教育资源薄弱地区通过和优质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等方式,搭建教学一体、资源共享、师资共建平台,切实提升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值得借鉴。但是,教育公平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短板,亟待补齐。
共和国教育公平之路
刚刚结束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指出,继续“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关于教育公平,最实现教育公平,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当前,教育发展短板主要集中在农村、边远、贫困等地区,这些短板不补上,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进一步加大优质教育的供给力度,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实现教育公平,要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教师是推进教育公平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目前,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优秀教师数量不足、教师待遇和地位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教育公平实现的障碍。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解决教师队伍的后顾之忧,真正让优秀老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有力保障。
实现教育公平,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蓬勃兴起,要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的需求,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条件,积极适应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填补“数字鸿沟”,使更多的贫困地区学生平等接受优质教育,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实现教育公平,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新时代推进教育公平,除了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发展。要创造更好的条件,积极引导社会优质办学资源流向教育薄弱地区和学校,让教育供给更加多元、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和公平。
让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基础,用教育公平照亮国家未来,让孩子安心“求学”,让家长不“求人”,这样的教育才更让人省心、放心。
近阅读《共和国教育公平之路》有一些学习的心得,记录于此。
在学前教育方面
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格局正在形成。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教育公平方面,学前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扩大资源,破解了入园难题。通过《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到今年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学前教育资源方面,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通过对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逐步解决了规划不到位和建设不到位的问题,逐步解决了移交不到位和使用不到位的问题。在布局上,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让农村幼儿“有园上”“上好园”。
第二是提升教育质量水平,探索解决“入好园难”的问题。在破解入园难的同时,我国也是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努力缩小城乡学前教育质量差距。通过全面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注重保教结合从而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高保育教育质量水平。
第三是我们现在工作的重点着力普惠化解“入园贵”。最近人大会议上总是有代表提案,要求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序列中来,其根源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家长需要分担一部分幼儿园的办园成本,为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化解“入园贵”的问题,中国政府加大政府投入,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国十条”明确学前教育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截止到去年,已经将幼儿园的幼儿生均经费拨付到位。政府还构建了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规范发展民办园,遏制过度逐利行为。现阶段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规范民办园发展,同时又让普惠性民办园解决问题刚需,普学普惠的学前教育即将到来。
在义务教育方面
追求教育公平进行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普及义务教育的阶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用不足世界3%的教育经费支持了全世界22%的受教育人口,通过两基攻坚战,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重大举措,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
艰苦卓绝
普及义务教育,可以说是艰苦卓绝。建国以后我们开始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先明确目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然后采用两条腿走路(国家办学为主体,机体和厂矿企业积极参与)的方针,实现了“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1982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对普及义务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面对80年代初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政府决心如磐迎难而上,1985年5月在第一次全教会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第二年审议通过了《义务教育法》,普及义务教育的战役从此开始了。为了实现普及义务教育,集中财力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这两项工程一项计划针对9年义务教育的困难环节,精准发力,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儿童就学问题。
2000年底,我国基本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实现了历史的跨越。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政府继续攻坚克难,实施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推进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2011年底,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了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了1.08%。在这个阶段,义务教育推行一费制,实施“两免一补”工程,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做到了不上了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虽然实现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但我国的义务教育还需要提高质量,控辍保学。
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普遍实现之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学校发展不均衡。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提升了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学校建设工程和中小学标准化,是农村的学校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虽然2010年前后我们实现了9年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特别大。仅在河北省内,业务教育公用经费的县际差异极大。有的县初中生均预算经费不足河北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差距也非常大,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生源差距大,弱势群体难以享受公平的义务教育机会。在这样的状态下,国家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重点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区域差距。
2011年3月开始,教育部与各省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压实了省级政府的职责。由于中国义务教育最大的分母在农村,薄弱环节也在农村,所以高度关注农村地区和困难群体,出台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守住教育公平的起点,关注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督促教育公平的底线。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了财政投入,启动了国家义务教育督导评估认定工作,通过对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为省级政府框定了底线。在签订了备忘录之后,各省相继制定了省级的义务教育发展标准,制定了规划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提升教师吸引力,省内市内对口支援,激发县级政府活力,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下一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向更高质量的方向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呼唤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
在职业教育方面
在职业教育方面,面向人人职业教育政策逐步深化,从平民化到面向人人、人人出彩,实现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发展的阶段性突破。从1949年到2009年,我国一直是以公平的教育政策理念探索发展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领发展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2010年以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位职业教育后续应该走向面向人人的道路奠定了基本的政策话语。
十九大以来,人们已经普遍承认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发展分化导致的不平等社会现象也影响到了教育。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辨析哪些差距是合理的哪些差距是不合理的,并且要解决不合理的差距。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整体偏弱,传统文化对他不认可,但我国始终会将发展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作为价值追求和政策目标。
职业教育广泛的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同时他向普通教育渗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升了劳动者的尊严。在报考高校的时候我们看到更多的职业教育学院的出现。迄今为止我国有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依托产业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在国家层面的推动下发展的越来越快,不但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了突出地位,而且也充分激活了市场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多了一个机会。
图片来源于《共和国教育公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