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老师有了教育的“戒尺”,可以“名正言顺”的体罚学生吗?
2020-06-08 19:41:28来源:100唯尔

  我们今天分享的文章是:当老师有了教育的“戒尺”,可以“名正言顺”的体罚学生吗?如何看待教师体罚学生?如题,近几年频繁爆出教师体罚学生此类事件?基本经过媒体曝光,当事教师轻则道歉,重则被校方开除。感觉越来越多的教师似乎面对顽劣的学生手足无措。诚然,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但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以管教。记得自己小时候上学,父母对教师很尊敬,小时候被老师打过。但父母也觉得教师做的对。现在想来,如今的我,的确应该感谢打过我的老师。是他们让我一步步懂得是非对错。 可如今似乎越来越多的家长,一旦孩子在学校出事,第一时间就是矛头对准教师。指责校方。试想,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们面临不听管教,顽劣不堪的学生。你又该如何教育?

  19年11月22日,司法部网站发布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公众可于19年12月22日前提出反馈意见。

图片来源|司法部官网

  《规则》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 《规则》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可采取点名批评适当增加运动要求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 或者面壁反省 等方式当场进行教育惩戒。

  一般惩戒方面,《规则》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当场进行教育惩戒:

  (一)点名批评;

  (二)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

  (三)适当增加运动要求;

  (四)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

  (五)暂扣学生用以违反纪律、扰乱秩序或者违规携带的物品;

  (六)课后留校教导;

  (七)学校校规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较重惩戒,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或者经现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教师经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同意,可以实施以下教育惩戒措施,并应当通知家长:

  (一)暂停或者限制学生参加课程表以外的游览、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外出集体活动;

  (二)承担校内公共服务任务;

  (三)由学校学生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

  (四)在学校设置的专门教育场所隔离反省或者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行为规则教育;

  (五)要求家长到校陪读;

  (六)学校校规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严重惩戒,学生违规违纪、行为失范,屡教不改的,或者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或者有欺凌同学、辱骂殴打教师等恶劣情节的,教师应当提请学校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育惩戒:

  (一)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带回配合开展教育;(二)由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三)安排专门的教育场所,由专业人员进行辅导、矫治;(四)改变教育环境或者限期转学;(五)学校校规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强制措施,教师发现学生携带、使用违规或者违法危险物品的,应当予以制止、暂扣并通知家长,情况严重的,应当报告学校。

  (一)暂扣的违规物品应当在适当时候交还学生家长;

  (二)违法、危险物品应当予以没收或者报告公安机关、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三)教师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四)发现学生藏匿违法违规物品的,应当责令学生交出或者对其藏匿物品的课桌、储物柜等进行检查;

  (五)学生行为损害公共财物或者他人物品的,应当依法予以恢复原状或者赔偿。‍

  针对校园欺凌现象,《规则》提出:学生违规违纪、行为失范,屡教不改的,或者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或者有欺凌同学、辱骂殴打教师等恶劣情节的,教师应当提请学校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育惩戒:

  (一)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带回配合开展教育;

  (二)由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

  (三)安排专门的教育场所,由专业人员进行辅导、矫治;

  (四)改变教育环境或者限期转学;

  (五)学校校规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

  不过,为避免过度体罚,《规则》也规定了禁止情形: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教育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行为;

  (二)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行为;

  (三)辱骂或者以带有歧视、侮辱的言行贬损等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四)因个人或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

  (五)因个人情绪或者好恶,恣意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惩戒;

  (六)其他侵害学生基本权利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育部开拟的教师惩戒权划线征求意见通知发出后,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微博话题“教育部拟为教育惩戒权划线”阅读量达到1.4亿。

  网友们众说纷纭,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更多的是对尺度把控的质疑与担忧。

  ● 赞成:适度惩戒很有必要!

  @花开xx:适当惩戒少数调皮学生,保证教学秩序,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才能保障大多数学生的受教育权。作为一名家长,支持把戒尺还给老师。

  @哈哈379: 如果让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手段有后顾之忧,那么最后吃亏的还是学生,甚至严重影响教育的发展。因此,明确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老师更“安心”的上课。

  ● 反对:可能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time:真的对留下阴影,我至今还记得那天冬天,老师用教棍打我们冻僵的小手,在讲台上扇同学巴掌,明明可以好好教育,为什么要体罚?

  @王小梅梅:记得小学3年级,数学答案少写一位数,老师当着全班连讽刺带挖苦,从那以后数学就严重偏科,阴影可以说是跟随一生。

  ● 质疑:老师是否能把握好度?

  @天下:“适当”一词出现了七八次、这个尺度如何把握?“超过正常限度······”抄写多少遍是不超限度?如果出了大问题,又该如何?

  @7890:这个度到底如何把握,不够不痛不痒,过了又迷失了本意。

  ● 担忧:估计不会有老师敢用

  @哈哈哈890:特别想哭,经常在贴吧、微信群等这些公开平台看到学生辱骂老师的言论,学校还要求老师不打骂学生,不对学生的言行作处理。有时,会感到教师真的很没尊严。

  ● 淡定:老师正,惩戒学生也是正!

  @爱在月下:老师正,惩治学生也是正。教育在老师本人的师德,有师德的老师在自我行为和言语上都能适当。

  其实,面对犯了错的学生,老师时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该如何定义惩戒与体罚?这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学生犯错了管不管?不管,孩子意识不到错误,不能改正;管了担心学生家长和学校不理解,引起麻烦······

  在触摸妹看来,适当的惩戒还是有必要的,采取怎么的方式也是可以选择的,坚决反对言语上的讽刺挖苦和行为上的暴力。

   印象最深的不是小时候挨手板,而是高中阶段班主任的冷嘲热讽,也庆幸当时遇到其他温暖的任课老师,才不至于深陷“泥潭”。对于学生而言,遇到一位好老师真的很重要,或将影响其一生。

  教育部这次的意见征询,并未涉及幼教,这一点还是需要加强关注的。 其次,我们总强调因材施教,那教师惩戒的方法是否也能“因人而异”?

  怕的不是坏老师滥用权力,怕的是好老师不敢作为。

  现在老教师告诫新教师不要体罚学生,说的不是你要学会用爱和时间感化学生,而是说你要学会保护自己。这句话两解,一是老教师知道没有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去感化学生,二保护自己的意思是,管不了就放弃吧,放弃的不只是调皮捣乱的学生,也放弃了被扰乱的班级秩序,这真的是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有人提到过制度规定,劳动处罚,如果学生破坏班级秩序就罚值日。想法好但是是真的没见过那种敢说我就不干的学生,找家长爸妈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在带,说老师我们不识字孩子就交给你了,我们家孩子不能骂得夸,你说说我怎么夸你,这是真事儿,惩罚下不去,老师没威严,制度就是空谈。法律都要靠国家强制力去保证实施,那也是暴力手段。

  小时候的坏孩子不会说我不同意老师体罚,因为捣蛋的是我们,挨揍是应该的。乖孩子尊重老师,遵守制度,做错事会脸红,偶尔犯了点儿错就被打骂确实不能接受。所以说当我们说不该体罚的时候,代入了所有学生都是好学生,但咱们仔细想想小时候挨揍的同学,难道没有那种真的该揍的么。

  我特别喜欢一句中二的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我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爱都用来感化那群捣蛋的学生都不够,我的那群好学生怎么办,凭什么。

  我妈是基层老师,每次见到我老师都会说我家孩子该打打该骂骂,这是家长给老师的权力也是家长给老师的信任,不是无脑相信某个特定老师,而是相信老师这个大群体知道分寸。

  最后,国家该缚住的不是教师的手脚,而是进入教师队伍的那个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