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工匠精神,万万不能在职业教育中缺席 ,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
2020-06-16 19:22:52来源:100唯尔

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技近乎道"等典故都是对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中国工人阶级不断为工匠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也正是在工匠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基建、中国港口、中国核电等,成为一张张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名片"。

而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崛起,对职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职业教育,必须迎风而起,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必须把工匠精神作为新动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那么,什么是职业教育?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

工匠精神,广义上讲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更完美的精神理念。是匠人们在生产或加工产品时运用高技能水平,对待产品品质独具匠心、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一种职业精神。

其实,工匠精神,更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说到"工匠精神",纵观国际,我们总会想到日本匠人、瑞士手表、德国机械。正是由于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坚守,才造就了这些国家名企辈出、品牌辈出。

据报道,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而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是他们都在传承宝贵的"工匠精神"。

现如今,"中国制造"也不断引领世界潮流,"工匠精神"也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来说,"工匠精神"重视程度不够,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师资力量等外,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必不可少。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造就技艺精湛的工匠。而目前不少职业教育存在过于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这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育优秀的“大国工匠”是很不利的。职业教育要想取得长远发展,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就必须让工匠精神深深扎根,做强职业教育品牌。

"工匠精神"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1、社会歧视。

现如今,随着思想的开放,网络信息的发达,趋利主义盛行。更多人趋之若鹜的是当老板、明星、甚至是网红。而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下,甚至崇尚所谓"精英教育"。不管是知识精英、还是普通百姓,都在内心深处对体力劳动者、"工匠精神"存在一定偏见。

2、职业教育学校、老师的引导不足。

不少职业院校忽视了自身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设施短缺等实际问题,而受到市场化思维的影响,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开设热门专业等,以迎合市场的短期需求,从而影响"工匠精神"的培养。

而职业教育的老师很多都没有经过工匠师傅的历练,本身就缺乏"工匠精神",因此也无法起到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引导作用。

3、学生意识较弱

接受职业教育,很多都是"因为学习不好上不了大学"的学生的"无奈"之举,他们普遍对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学习意识较强,以技能谋生。而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匠精神"的培育。

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又该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

打牢教育根本根基。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学校重视理论知识培养远高于实践能力培养,造成学生毕业后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就业问题突显,英国教育家肯·罗宾逊的《让思维自由》一书中有言:“心灵手巧”是创新者最本质的写照。我想心灵代表的就是知识,手巧则是实践了,想要激发青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真正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心灵”与“手巧”都应重视。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在国家中的地位,让实践教育思想贯穿教育全过程。

抓好人才输送渠道。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对应于社会需要和个人生存,“输送”即“渠道”,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些学校摸索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畅通毕业即就业的渠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一些学校创新培养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就业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营造文化环境。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对学生影响很大,职业教育需破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老观念,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创新创业来不得浮夸,回归“工匠精神”,需要实用主义,杜绝空想主义,培育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培养,用扎扎实实的技术解决发展难题。

结语:

总之,"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灵魂所在。现如今,在职业教育中重视培育"工匠精神"已迫在眉睫。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融入职业教育中,提高人才质量,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各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在专业设置方面与市场需求、时代特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接轨,培养实用、可用的优秀人才;在课程教学及实践训练中,要引导学生形成对职业技能的追求和坚守,培养其“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优秀职业品质。只有如此,工匠精神才能得到弘扬,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