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山东整省推进、部省共建职教高地,威海职教院校提质培优,乘势而为!
2020-06-17 19:01:07来源:100唯尔

  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是新时代山东省高职创新发展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难得的公平机遇,是英雄不问出处、沟壑可以崛起为高山的重要窗口期,谁谋划得深、举措得当,谁敢为人先、奋勇拼搏,谁就会在这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影响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

  山东职教上下凝聚思想共识,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创新举措,乘势而为;要把优势发挥好,补齐短板,增强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双高”院校;要树立整合思维,拿出共建胆识,纵横捭阖,创新发展;要拓宽视野,树立大局观,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力、在理顺体制机制中发力、在更新观念上发力、在发挥优势中发力、在补齐短板上发力、在对外开放中发力,以己之长取天下之利,以天下之长补己之短。

  6月17日上午9:00,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徐东晖介绍了《威海市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今年1月中旬,教育部、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在山东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6月9日,市政府印发《威海市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共六大部分,二十条内容,以整省推进、部省共建职教高地为契机,高位规划了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落实措施,并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突破。

  对全市职业院校下一步发展方向,做出明确规划

  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对职业教育而言,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和重大的利好政策。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将按照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的“起步乘势、一年成式、两年成是、三年成事”的工作要求和《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工作部署,以建设“双高”为抓手,继续勇挑改革重担,锐意创新,围绕教育部9项支持政策清单、山东省45项工作任务清单,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聚力突破点,一步步地踏准节奏、紧跟步伐,力争在部分领域提供“海院智慧”和“海院方案”,打造好具有海洋特色的职业教育“样板房”,为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贡献“海院力量”。

  为推动威海职业院校高位、优质、特色发展,对全市中高职院校按“一区(市)一方案、一校一规划”的思路,明确下步发展方向和高地建设重点任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层次水平。

  高职院校以建设国家“双高计划”为抓手,为本地培养高技能劳动者大军为发展目标;办学实力强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与高职院校结成联合体,实行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发展,或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争创省级高水平学校;推动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建设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卫生、体育等中职学校实行优质多元办学。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实行错位特色发展。

  推动技工教育与其它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争取高职加挂技师学院牌子,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2022年职业院校全部达到国家办学标准

  多措施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教服务地方能力

  为进一步破解职业院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育人与用人“两层皮”问题,建立校企双育人机制,提出多措并举深化校企合作。

  定期开展专业评估调控。2021-2023年,对接我市产业园区,提档升级96个专业,控制和淘汰48个,支持建设68个紧缺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同步调整、分校布局。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订单班、冠名班以及校企共同举办专业、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等方式,进一步密切校企联系,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一体化办学。

  全力推进威海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争取30个产教融合企业通过省级认定,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

  以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型企业为主干,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组建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集团。

  健全区域实训基地体系。依托威海市公共实习实训中心筹建威海市教育和产业人才研究院,作为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平台。

  构建专家治校、名师领教新业态

  加快职业院校领导班子人员管理体制创新,遵循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改革职业院校领导班子人员选拔,增强班子整体功能。通过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技能名师培养,带动“双师型”队伍培养。2022年,专业教师“双师型”达到80%,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

  强化职业教育教研机构建设,改革管理运行机制。按照国家公共基础课要求和本地职业教育专业大类建设需要,配齐配强专职教研员,充实壮大教研力量。聘请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专家、骨干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形成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素质过硬的教研员队伍。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建立中高职贯通培养联合体、职普教育融通发展联合体。试行普通高中学生第一学年后,可根据个人意愿和学业成绩转入职业学校,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

  扩大办学自主权。配套出台《威海市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实施方案》和《威海市职业院校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等政策,在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教师招聘、绩效工资、职称评聘、校企合作等方面,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落实公办学校绩效工资改革,不断激发办学活力。

  建立保障机制

  加强领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将党建工作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确保职业教育正确方向。

  加强财税保障。探索建立“基本保障+发展专项+绩效奖励”的财政拨款制度,市级安排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职教高地建设,并要求各区市政府(管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各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作用,统筹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建设情况纳入对各区市政府(管委)和有关部门履职考核中,市委、市政府定期督查调度,加大落实力度。

  关于“职教高考”

  “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打通了职业教育升学渠道,学生进入中职学习也能接受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甚至取得博士学位。逐年扩大的本科招生规模将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

  招生规模:教育部将支持山东将现有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实施职教高考制度后,全省职教本科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职教高考本科招生计划将逐步达到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招生计划的30%。目前全省春季高考年报名人数在10万人左右,1万人左右能升入本科。到2022年,山东省职教高考本科招生数量预计将由现在的1万人增加到7万人左右。

  招生对象:2022年起,现有的“春季高考”将被“职教高考”取代,招生对象为中职应届毕业生社会人员两类,社会人员报考应取得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证书或具有同等学力,也就是从2019年入学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现在高一学生)不能再报考职教高考。

  考试形式:职教高考统一考试招生采取“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模式。“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其中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80分,共320分。“专业技能”考试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两部分,其中专业知识满分为2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230分,共430分。总分值与普通高考分数一样都是750分,其中,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在录取中占比不低于50%。同时,针对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优秀选手和有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山东还将出台单独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招生政策,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我市举措:针对自2022年起普通高中学生应届生不再参加职教高考这一规定,《实施方案》提出试行普通高中教育二次选择,学生完成第一学年学业后,根据个人意愿和学业成绩可选择转入职业学校。从市级层面,将加强教科研力量,加大职教高考的研究,为职教高考提供有力保障。我市许多中职学校依托已有的春季高考办学经验,选优配强教师队伍,强化教学管理,成立了专门的职教高考实验班或强化班,实行单独编班,动态管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为学生提供多渠道成才路径。

  推动职普教育融通发展

  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合理制定高中段招生计划,确保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也就是每年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建立职普融合发展联合体。试点成立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融通发展联合体,实现课程、师资的交流互补。允许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学籍互转、学分互认,促进职教和普教的进一步融合。试行普通高中教育二次选择,学生完成第一学年学业后,根据个人意愿和学业成绩可选择转入职业学校。目前,威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正在与威海三中、四中密切联系,将在课程、师资、学生分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成立职普融通发展联合体。

  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强化普通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参加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每年开展中小学教师现代职业教育通识培训,增强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依托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型企业、实习实训中心等,利用3年时间建设50个以上市级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为学生技能选修、生涯规划和职业研学提供支持。

  改革教师招聘制度

  今后职业院校新招聘专业专任教师原则上必须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具有高职专科以上学历。

  支持业界优秀人才担任职业院校的专任教师,对公开招聘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急需的高层次、短缺人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采取专业测试、答辩、试讲、面谈交流等更加灵活的方式考试录取。

  进一步扩大兼职教师队伍20%编制员额内学校可自主招聘兼职教师,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核拨财政经费。

  我市正在制定出台威海市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实施方案,在教师待遇、职称评聘、教师招聘等方面,将赋予学校更多自主权,进一步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提供优质的师资支撑。

  监制:曲唐

  统筹:王雪云编辑:韩潇

  审读:周冠华 来源:威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