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硕士失业:搞清楚大学不负责就业!职业启蒙教育,家长应该学习下日本
2020-06-26 09:55:03来源:100唯尔

【以下文字来自:白芷娘鱼原创作品】升学高考在绝大多数家长看来都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特别是高考,苦读了这么多年书不就是为了在这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中取的好成绩吗?于是不少金榜题名的高考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家长,孩子高考成绩不错也是有谢师宴的,考上重点大学确实是值得开心的事,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大学之后的规划却有些迷茫了。

许多本科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并且看到很多工作门槛都设置到硕士了,于是决定接着考研,然而硕士毕业就能百分百找到合适的工作了吗?

恐怕也未必,目前在上海几乎是6个人竞争一个岗位,剩下5个要么在家待业,要么继续深造学习,要么做兼职工作。为何如今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开始对未来的职业和工作感到迷茫了,其实这和缺乏“职业启蒙”不无关系。

讲述人:小Z清华美院毕业漆器专业

我自幼学习美术,曾经的梦想是做一名文物修复员。费了好大的力气考上了清华美院,在学校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尽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本专业的内容,这样之后找工作就会有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到了大三暑假那年,想着应该去实习了。我才发现在各个招聘网上你几乎找不到几个文物修复的工作,有也只是招学徒的工作,并且学徒的要求还得是研究生毕业,本科生是不招的。

但是为了能够达成自己的梦想,大三决定接着考研。然而研究生毕业后我才真正明白一件事,梦想是很不切实际的。我达到了学徒的标准,但是学徒得继续学习3年,而且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

这个收入我根本无法接受,本身在外地读书已经用了7年时间,这7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已经让家里吃不消了。如果继续让家里人养着3年,我自己都无法接受更何况是父母了。

迫于生存压力,我试图找过一些高薪的设计工作,想着设计无非就是画画嘛,应该可以做的。然而看到应聘时的要求是要会多个设计软件,这个让我学纯艺术的人情可以堪。我是一个连Photoshop都觉得蒙圈的人,并且好像天生对电脑有点排斥,总之设计行业我做不了。

兜兜转转了一圈,去了一所专科院校当美术老师,目前到手税后月薪6千。未来还是很迷茫,因为在北京合租房子也要三千多,日子还是紧巴巴的,很害怕一辈子就这样。

如果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肯定不会选美术了,搞纯艺术真的要饿死,设计行业你就得学电脑技术。

要是早点有人告诉我什么专业能赚钱,学什么知识能赚到钱,我就不会被坑25年了!

或许小时候有各种各样的梦想,但是毕业后我的梦想是只要赚到钱。

职业启蒙教育科普很重要

职业教育发达与否,决定着经济发展质量,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地区亦如此。而职业教育体系是否完备,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职业启蒙的有效实施。在一个自然人的生命进程中,何时开展职业启蒙最为合适,在当今世界大有越早越好的趋势。职业启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比较成熟,这些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并已经形成适合本土发展的教育机制。在不少国家“职业启蒙”的受重视程度都很高,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在日本,有关职业的启蒙教育是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在日本幼儿园、小学会经常性地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让孩子更多地了解不同的职业。社会课程的安排也多以参观,实地了解为主,这时候的孩子参与劳动尚且能力不足,不过切身实地了解对形成自我职业方向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美国职业启蒙教育科普

美国设计中小学职业启蒙的内容坚持3个原则:职业启蒙课程应面向所有学生;职业启蒙是一种持续性教育,应贯穿学前、中小学;中学毕业的学生,包括中途退学者,都需掌握谋生的技能。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美国以教材、多彩活动的形式将职业启蒙目标分阶段地呈现给学生,使他们了解不同类型职业的常识性知识,培养其职业意识,并促使他们思考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类型。

台湾职业启蒙教育科普

我国台湾是实施职业启蒙较早的地区,他们从小学开始提供儿童职业启蒙,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察觉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观念,让他们了解教育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台湾职业启蒙的主要做法是,各学科教师先将教材中可融入启蒙的素材提出,且确定能力指标;职业生涯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列入计划实施;采取弹性学习节数的方法,聘请校内、校外有专长的教师进行指导。

英国职业启蒙教育科普

英国十分重视职业启蒙,并已形成成熟的体系。他们将职业启蒙设在13岁,孩子们在学习全国统一课程的同时,也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技能课程。每个社区都设有青少年实习培训中心,政府机构、公司专门为青少年提供实习岗位。在学习相应的职业技能之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实习岗位,这些实习经验在大学申请书或者应聘工作的简历中都有效。眼下,英国政府根据实际需要打算前移职业启蒙,要在六七岁甚至更早就对孩子实施这方面的教育。

日本职业启蒙教育科普

日本的职业启蒙已经从小学前移到幼儿园,促使孩子从小思考自己将来有可能的发展方向。日本的幼儿园和小学经常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如小学生在社会课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参观、调查等形式了解相关专业,选择感兴趣的学习课题开展学习活动,以达到促使学生思考未来的目的;在道德课中,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劳动,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服务他人、社会的快乐。此外,儿童社会体验公园也成为日本对孩子职业启蒙的一个重要路径,孩子们通过游戏体验不同职业的特点,进而了解社会的组织结构、按劳取酬的社会分配原则等。

其他的一些国家同样有职业启蒙规划,芬兰有为孩子们开设的青少年建筑学校,青少年需要满足一定时长的建筑课程学习,当然并不是真的要让每个人都成为建筑师,多一些了解,作为城市的一份子,参与到城市规划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而国内的相关教育体系并不成熟,学生们不了解,家长们同样意识薄弱。我国的职业启蒙尚不成体系,且十分落后。“对劳动教育的弱化是我们当今教育最失败的地方,”不久前在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关于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张亚英建议,国家调整教育结构体系,前移职业启蒙,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立自主行为能力。

职业启蒙,必须重视起来。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梦想是很贵的,很多梦想都是需要用金钱来堆积出来的。

家长需要认识到“职业启蒙”的关键

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并不困难,而关键还在于形成这方面的意识。关于职业的启蒙就是让孩子对相关的职业有更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在这里了解职业并非是很浅显的内容,比如很多孩子面对“长大要做什么”的问题张口就来要当警察,医生,但是他们对这些职业的了解大概只是停留在“抓坏人”和“治病”这样笼统的概念上。

职业启蒙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对职业进行更多的接触、了解,对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对社会运行的机制有更深层的体会。职业认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内容融入到自我认知中,让孩子在自我发展中更有目的性。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的时候应该注意到以下三点:

1. 职业启蒙的本质和目的

职业启蒙是为了培养有方向,有自主性的孩子,迷茫是一件让人绝望的事,与其让未来迷茫,不如尽早地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启蒙的本质在于尊重,每个人都拥有自我的独立人格和自由属性,所以职业启蒙不是过早地给孩子制定方向,类似的情况相信看过《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的朋友都知道,其中的爸爸就是以自己的意志来让孩子走上职业的道路。

2. 知识实践相结合,了解为主,实践为辅

对于幼儿园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体验式的职业启蒙是更常见的方式。年龄尚小的孩子还无法做好实践的环节,提前了解,让孩子拥有自我选择也是他们加深对社会了解的一个过程。在这方面其实实施的方法也有很多,生活,书籍乃至电视网路都可以帮助孩子有更多地了解。

3. 培养孩子的职业兴趣和能力

浮于表面的了解对孩子形成职业的概念并没有帮助,或者说儿时的理想职业并不是真如想象中一般,这些都是因为对职业了解的不够深,不够全面的表现。比如说宇航员,确实是光鲜、高大上的一个职业,但是孩子们可能并不知道要成为一名宇航员需要经历层层选拔,还有常人难以承受的高负荷训练。在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行动来培养能力,这样才能距离自己的职业梦想更进一步。

难道普通人就不配有梦想吗?家长在职业启蒙中如何做?

如果你想做职业赛车手,那么你就得有一辆赛车,普通人能买得起赛车吗?

如果你想做科学家,那么你就是得留学出国,去顶级的实验室工作,但是普通人有那么多钱进入国外的私立名校吗?先不说考不考的进,光SAT考试费就要几千元,即便考上了,6万多美金一年的学费普通人能付得起吗?

如果你想做文物修复员,那么你得在北京一些博物馆工作室拿着最低的收入熬上几年,家里的经济实力允许吗?

当然不是,而是能活下来是第一步!

职业启蒙不光需要学校社会出力,作为家长更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对职业方向有所了解。

具体的,第一点,生活中其实就有很多机会来介绍各种职业。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职业场景,家长自身的职业,相信作为当事人会有更清楚的认识,所以孩子们接触的第一个职业启蒙应该是家长所从事的职业或行业。另外生活场景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职业,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来和孩子介绍,销售、导游甚至是电影中出现的演员,他们所处的行业,职业要求等等都是可以聊的内容。

第二点,在介绍的时候不要过多把自己的主观想法灌输给孩子。比如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从事一些光鲜的职业,比如金融行业亦或是公务员等大热。这类职业的认可度很高,但是清洁员等等父母自然不会有太高评价,将职业高低的划分概念灌输给孩子并非好事。尊重职业尊重他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做好自己。

第三点,条件允许可以带着孩子参观上班的地方。工作氛围,工作内容,适当地还可以让孩子也帮忙“打打下手”,让孩子更有参与感,提前带孩子领略一下职场的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

教育中家长更多地会关心分数,不过其实这种意识大概到了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就会淡化,由此,分数显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将自我的价值能够在社会中发挥出来才是最终目的。“职业规划”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平常人对职业的规划不是想做就做的意气用事,有了提前的目标和准备才能走的更快更远。

也许很多家长朋友非常不愿意过早的让孩子去接触社会,很多学生到了研三才知道什么职业能赚钱,什么职业就是得家里供着的。家长普遍认为大学毕业之后再选择就可以了,但是公司是菜市场吗?是你在挑公司还是公司在挑选你?

你必须符合公司要找的人才,你才有收入。而学历只是面试的一个门票罢了,公司要找的人才不是你学校成绩考了几分,不是你平时作业拿了几分,而是你是否有技能去胜任这份工作。

比如做游戏概念设计师,你至少得会画场景概念图吧?且不说你能否画的好,就你连PS板绘都不会,你怎么能胜任这份工作呢?

如果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就知道社会的工种、以及不同工作的收入,然后之后让学生再去选择自己想做什么工作这岂不是更实际?

这让我联想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大学不能谈恋爱,毕业又开始催结婚。

同样,大学生也是如此,为什么你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因为你根本对社会不了解。

这方面,日本的父母就做的很好,从小告诉孩子不同的职业,让孩子尽早的接触社会。你在日本的初中学校去问孩子,你将来要做什么工作,他们会很清楚的告诉你,我要做超市服务员,我要做厨师,我要做公务员。

而在中国初高中学校里,甚至到了大学你去问学生你将来要做什么,他们大部分会说,“我还没想好。”因为他们的从小对职业就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你如何让他们进入深度的思考,将来要做什么。而你只有让孩子知道他将来要做什么,他才有机会去准备。

不要技术的工作,都是低端的,但凡高收入的工作都需要你具备该行业非常专业的技能以及知识,这不是到了工作以后再去学习的,而是需要你在大学期间,甚至更早的时间里就要去准备的。

搞清楚读大学的目的

如果你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那么恐怕大学的博雅教育就要让你失望了。

先说美院,他们从来不是以工作为导向的。

赚钱是多么俗气的东西,你既然选择了艺术这么高雅的东西,你就不能掉进钱眼里,谈钱就是俗气。什么房子、车子、票子通通都是俗气的。

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物质保障,你连一罐好的颜料你都买不起,你怎么搞艺术?尤其搞雕塑系的,恐怕鲜有人知道那一堆烂泥都要2000块,然而你的收入恐怕连2000元都没有,你怎么买这堆烂泥。

其次其他专业学科,你自信看看大学的课程表,哪个是课程是教你怎么胜任工作的?学校教你怎么做会议PPT吗?学校教你做项目计划书吗?学校教你怎么和客户谈判吗?学校教你怎么获客吗?

大学从来都是教通识教育,也就是博雅教育。大学管的是你的精神世界,你的精神层次,而不是职业技能。

光有职业技能,你一定走不到职场的高段位,光有大学的文化知识,你连职场都走不进。

因此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搞清楚,我们为什么读大学,读大学对我们的人生有何作用。如果单纯从赚钱角度来说,的确本科毕业可能还不如小学毕业开餐馆的,但是本科毕业在思想的深度上远远是高于没有学历的人。

大学教育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搞清楚钱应该怎么赚?

如果你只知道怎么耕地,那么你只能做农民,如果你能知道农业技术拓展应用,那么你就可能成为有机农业的老板。

当然如果你只会画出美丽的作品,却没有软件技能将这些美的理念应用到商业设计中,你就不能进入设计行业。

因此大学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都是两项必不可少的。职业启蒙教育机构可以帮助你找到工作,能够让你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大学的博雅教育能让你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