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闫志利 邵会婷: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表现在人们关注、了解职业教育,我国中职教育吸引力弱化趋势的市场学分析
内容提要:自2011年起,我国中职教育吸引力呈弱化趋势,在校生规模逐年降低,且降幅逐年加大。基于市场学相关理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力资源市场分割现象越来越严重,中职教育功能、价值与社会预期脱节,教育服务面临普通高中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双向替代”,民众对中职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较低等。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需立足现实,尽力降低人力资源市场分割的负面效应,强力推进“中高职衔接”与“普职沟通”,科学确立中职教育办学目标与服务理念,构建面向社会的投资融资机制,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表现在人们关注、了解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和毕业生具有良好印象,愿意接受职业教育[1]。在考虑未来的学习时,把职业教育作为选项之一,并愿意推荐给亲友[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作出具体部署,确立了2015年、2020年中职教育发展规模的阶段性目标。但自2011年以来,尽管国家逐步实行了中职教育免费制度,完善了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制度等,中职教育吸引力仍出现逐渐弱化趋势,直接影响到国家中职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指出,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4]。因此,基于市场学相关理论分析我国中职教育吸引力弱化的具体表征及其成因,制定相关策略,对促进中职教育实现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中职教育吸引力弱化的具体表征
(一)中职教育发展规模现状
1.在校生规模
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08-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数据如表1所示。2011年、2012年中职教育在校生(含成人中专)分别比上年度减少33.2万人、91.6万人,降幅分别为1.48%、4.15%;若不含成人中专,2011年、2012年中职教育在校生分别比上年度减少59.5万人和107.2万人,降幅分别为2.94%和5.45%。可见,自2011年起,我国中职教育在校生规模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降幅逐年增大。而普通高中2011年、2012年在校生分别比上年度增长27.5万人、12.4万人,增幅分别为1.13%和0.50%。若不含成人高中和成人中专,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职普比(中职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率)分别为0.83∶1、0.80∶1和0.75∶1,亦呈逐年下降趋势。
2.年招生人数
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08-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年招生人数如表2所示。自2011年起,我国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含成人中专)亦呈逐年减少趋势,且降幅逐年增大。2011年、2012年中职教育招生人数(含成人中专)分别比上年度减少54.2万人和59.7万人,降幅分别为6.24%和7.33%;若不含成人中专,2011年、2012年中职招生人数分别比上年度减少42.1万人和61.5万人,降幅分别为5.60%和8.66%。而2011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比上年度增长14.6万人,增幅为1.75%。若不含成人高中和成人中专,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职普招生比分别为1.04∶1、0.97∶1和0.89∶1,亦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中职教育发展规模预测
1.在校生规模
依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08-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数据拟合的多项式如表3所示。其中,中职教育在校生总量及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在校生数量多项式拟合度均在0.96以上。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数量多项式拟合度相对较低,为0.8755。在不考虑适龄人口变化因素的情况下,依据各多项式推算,到2015年我国中职教育(不含成人中专)在校生规模为1177.48万人,将比2012年减少681.92万人,降幅为36.67%。其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分别为419.29万人、443.98万人和314.24万人,分别比2012年减少393.31万人、179.02万人和109.56万人,降幅分别为48.40%、28.74%和25.85%。而同期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为2596.30万人,比2012年增长129.10万人,增幅为5.23%。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增加数量与中职教育在校生减少数量不尽相符,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数量多项式拟合度较低有关。
2.年招生人数
依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08-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年招生人数拟合的多项式如表4所示。其中,中职教育年招生人数以及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年招生人数多项式拟合度较高,均在0.93以上。普通高中和技工学校年招生人数多项式拟合度相对较低,分别为0.5256和0.1341。在不考虑适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依据各多项式推算,到2015年我国中职教育招生规模为506.30万人,比2012年减少247.90万人,降幅为32.87%。其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招生数分别为193.78万人、72.62万人和156.05万人,分别比2012年减少83.62万人、141.28万人和1.05万人,降幅分别为30.14%、66.05%和0.67%;而同期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为863.56万人,比2012年增长18.96万人,增幅为2.24%。虽然普通高中和技工学校年招生人数多项式拟合度较低,预测数据准确性较差,但可供研究招生规模趋势参考。
(三)中职教育发展规模态势
尽管上述分析未考虑人口变化、政策变动等因素对中职教育发展规模的影响,但亦可反映出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规模呈逐年萎缩态势。由预测数据可见,到2015年我国中职教育发展规模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达到2250万人目标相差1072.52万人,仅为国家规划目标的47.67%。即使将成人中专发展规模增幅考虑在内,也难以实现《纲要》所提出的中职教育发展规划目标。同时,随着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国家提出的“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目标也难以实现。
二、我国中职教育吸引力弱化的成因分析
(一)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1971年Doringer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市场(亦称人力资源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一级)劳动力市场(Primary Labor Markets)和次要(二级)劳动力市场(Secondary Labor Markets)。主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就业稳定,培训和晋升机会多,工作环境好,具有较高的薪酬和福利。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就业不稳定,缺少培训和晋升机会,工作环境较差,薪酬及福利较低[5]。
从这一角度来看,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是我国面临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劳动力被体制性和制度性分割为“干部”和“工人”两大阶层。基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干部与工人身份亦可转变,“以工代干”现象较为普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趋于主导地位。但由于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分割表现形式趋向复杂多样,分割程度越来越重。以大学毕业生为例,过去仅有专科、本科分割,现在又有了“985”院校、“211”院校以及“一批”本、“二批”本、“三批”本毕业生等分割。再以用工形式为例,有编制内与编制外、合同工与临时工、人事代理与劳务派遣等分割。面对主要劳动力市场所设置的唯学历、唯资历、唯身份等条件,中职毕业生只能望而却步,不得已进入薪酬待遇低、缺乏社会保障的次要劳动力市场,且两类劳动力市场之间难以流动,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等于把自己固定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在我国民众“望子成龙”的现实思维下,中职教育将学生引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功效导致其吸引力逐步弱化。
(二)基于产品消费价值理论
产品消费价值由产品功能、特性、品质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决定,对顾客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1991年Sheth等归纳了产品消费价值理论(Theory of Consumption Values),认为任何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价值都包括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和情景价值[6]。产品的消费价值低必然会影响顾客的选择行为。
就功能价值而言,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由于多数中职毕业生所学与企业需求不尽匹配,使中职教育功能与社会预期脱节,导致中职教育吸引力不足;就社会价值而言,由于中职毕业生就业后的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等与高校毕业生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在部分地区会被排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导致中职教育社会价值较低;就情感价值而言,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维下,中职教育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所致,难以吸引学生或家长;就认知价值而言,多数中职学校存在设施设备陈旧、课程设置僵化、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其求知欲;就情景价值而言,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逐步显现以及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准入制度落实不够,中职毕业生求职时既有大学生替代,又有农民工替代,所持毕业证书的情景价值显现不足。
(三)基于市场产品替代理论
人类发展史一直不停地演绎着产品替代规律。如果一种新产品具有等同于或基本等同于另一种产品使用价值的属性,且具有效率更高、价格更低或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等特点,则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一般认为,产品替代分为完全替代、基本替代和不完全替代三种情况,完全替代又称为不可逆替代[7]。新产品的出现必然会导致原有产品市场需求变动,占有率降低。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服务面临着“双向替代”现象。就教育层次而言,由于中职毕业证书的社会价值难以显现,人们为追求更多的社会利益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必然将求学取向转为普通高中,进而能够升入高等学校获取更高学历;就教育表征而言,多数中职学校开始实行“双证制”,中职毕业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可获取表示其技能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岗位证书等,但后者必须通过国家行政部门指定的职业技能鉴定等机构考试考核后才能获得,中职学校提供的仅仅是教育服务,且这种服务逐渐被日益增多的社会培训机构所替代。教育部网站及《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表明,2010年以来,通过中职教育(全日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人数逐年下降,2011年、2012年分别比上年下降2.18%、0.70%。而通过社会培训机构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人数逐年上升,2011年、2012年分别比上年增长6.40%、4.50%。
(四)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
顾客满意度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是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实际感知以及二者之间相互比较的结果。1989年瑞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顾客满意度体系(Sweden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SCSB)。5年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相继引入顾客满意度理论进行教育评价,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8]。顾客满意度源于产品或服务质量、价格等,并与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有关[9]。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校际间、普职间生源竞争将日益激烈。在河北省的调查发现,中职学生期望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职业能力的提高,主要看重就业前景。全国16省(市、自治区)中职教育服务质量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对中职教育服务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不高,中职学校餐饮及卫生条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新教育、订单培养、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创业能力训练等服务均未达到学生期望要求[10]。尽管目前国家对大多数中职学生实行了免学费政策,但中职学生仍然需要支付交通费、住宿费等显性成本及机会成本等,但就业后接受中职教育未能显现出与获取社会效益的正向关系,使中职学生对中职教育服务的满意度较低。同时,中职毕业生在知识结构体系、实践动手能力、职业修养等方面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直接影响了就业质量,导致中职教育吸引力下降。
三、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的对策建议
(一)清醒认识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困境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发展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中职教育吸引力弱化趋势加重,愿意接受中职教育的民众越来越少,直接影响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中职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市场对中职毕业生需求巨大,客观上要求中职教育必须扩大规模。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发布的2010-2013年《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表明,自2010年以来,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对中职毕业生需求数量呈上升趋势。2012年全国117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对中职教育学历需求人数达到133.49万人,分别比2010年、2011年需求增加6.00万人、14.16万人,增长4.71%、11.87%;2013年各季度平均,初中及以下、高中、中职、大专、大学文化程度人才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率年度平均值分别为1.08、1.19、1.40、0.99、0.96,中职学历人才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分别高出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和大学文化程度29.63%、17.65%、41.41%和45.83%。中职毕业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导致了人力资源市场“技工荒”现象逐步加重。
(二)降低人力资源市场分割的负面效应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劳动力将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世界发达国家经验表明,采取多种方式制造引导人才流动的势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负面效应。美国较早地制定了《雇佣机会均等法案》,有效促进了一、二级劳动力市场间各类人才的流动。英国规定,英联邦国家的技术人才不需要办理工作签证,就可到英国工作两年,实现了技术人才的跨国流动。加拿大“持证”技术工人薪金收入明显高于政府一般公务员,体现了技术工人的社会价值。
为创造“人才红利”,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中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及就业后的各种政策性障碍和制度性歧视,努力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人们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招收员工应根据岗位要求确定考试考核内容,防止出现“高学低用”等现象,以此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能,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空间。加强法律规制建设,构建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提高二级市场劳动力社会待遇,让劳动者的价值得到更多尊重和认可。彻底消除人才流动存在的户籍、身份等限制,让市场调节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作用。加强劳动力市场监察,严格落实“持证上岗”等就业准入制度,促进中职教育投入与收益形成正向关系。
(三)推进“中高职衔接”与“普职沟通”
教育部等六部门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桥梁,促进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转型。这必将有效缓解中职社会价值难以显现的问题,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事实上,世界发达国家建立的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均有效打通了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习通道。借鉴其经验,我国应在中职学校全面推行学分制,对于达到规定学分的学生,可选择相应的高校修够所差学分,获得大专乃至本科文凭和相应学位,以此吸引更多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中职教育。河北省的实践表明,部分中职学校举办的对口升学(高考)班吸引了大批初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进入高校学习后,其技能学习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以及综合心理素质等均优于普通高中生源。
(四)重构中职教育办学目标与服务理念
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职学生面对“对口升学”和“直接就业”两种选择,前者面向“对口招生”高校,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后者面向就业单位,强调技能操作能力和满足就业岗位需求。从“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出发,中职学校应根据“两个面向”分别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此提高中职教育的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和认知价值。
对“对口升学”学生,中职学校应进一步拓展教育目标,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方针政策,全面把握“对口招生”高校对中职学生素质的需求,围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持制定的“对口升学”考试大纲,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组织和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使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具针对性,提高毕业生升学率。
对“直接就业”学生,中职教育应全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双方教育资源优势,强化学生操作技能培养,使毕业生达到就业单位要求,实现“无缝”对接。中职学校应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教学实施以及质量评价,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五)构建面向社会的中职教育融资体系
就社会投入而言,应在强调中职教育公益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资本的营利性特征,尽快建立社会资本效益回报制度、法律保障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不断壮大中职教育投入总量,确保中职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社会对中职教育的满意度。
就个人投入而言,我国已将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显著降低了中职学生的显性教育成本。基于中职学生仍然会付出机会成本以及交通费、伙食费等现实,为鼓励更多的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国家应全面推行中职教育免费制度,并给予适当生活补贴,以此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
就政府投入而言,应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经验,改革现有财政补贴办法,以市场化的形式推行“教育券”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持“教育券”选择中职学校,中职学校以收取的“教育券”换取财政补贴,以此促进中职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促使中职学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六)推进中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对于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对生源的竞争,可通过前述的“中高职衔接”与“普职沟通”解决。对于社会培训机构对中职教育的替代,则需改革目前中职学校僵化的办学体制机制。
其一,拓展招生范围。应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让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到中职学校回炉成为常态,让失业者或转岗者、职业农民等主动寻求中职教育。
其二,实行弹性学制。允许中职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这一做法在教育部最近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中已有规定,应推行至所有中职学生,以此减少民众接受中职教育的机会成本。
其三,开展短期培训。获取同一种职业技能证书,学生在中职学校需要花费三年的时间,而在社会培训机构可能仅需三个月。由于机会成本的存在,很多民众宁愿放弃中职教育而选择社会培训机构。各地实践证明,中职学校开展短期职业培训可实现“以短补长”之效。同时,亦可充实中职教育资源,提高中职教育吸引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市场学弱化趋势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保障机制研究》(11YJA880132),主持人:闫志利。
作者:闫志利
▲闫志利
作者简介:闫志利(1963-),男,河北唐山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河北秦皇岛066004;邵会婷(1989-),女,山东济宁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河北秦皇岛066004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201419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