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中等职业教育靠升学“放大招
文|杨三喜教育领域资深媒体人 原标题:不改变低人一等的现实,职业教育谈何吸引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大军,广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成为生产服务一线的主力军。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社会地位不高,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的美誉度,应该成为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努力方向。
经过4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待遇……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供了路线图,行业内也出现了“职业教育迎来春天”的呼声。这个路线图,是否真的能改变当下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
靠什么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很难说清楚的,因为它既涉及到宏观的政策导向和顶层设计,也涉及到职业院校具体的发展策略和发展路径。然而就本质上来说,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应该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努力培养出社会满意、企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除此之外,别无选择。道理之浅显,可谓妇孺皆知,本无须笔者饶舌。然而,考察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笔者感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现象是:靠“升学”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笔者坦言,这其中潜伏着许多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惕。
中等职业教育的尴尬:地位重要但家长不愿意上,国家此前也投入不足
相比普通教育,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并不高,主要集中在一些负面新闻上,比如顶岗实习乱象,“问题少年少女”,各种奇葩校规。
而去年一则新闻让职业教育热闹了一阵。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
在省级层面,江苏省通过下硬指标,执行最严格。对此,江苏新上任的省委领导,批评江苏“执行得最为严格,分流得最好”“我们不能为了好看,为了得到表扬,而牺牲孩子的利益。”随后,江苏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要求各地通过想方设法,挖掘潜力,保证普高招生比例不得低于60%,各地不得不临时追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不仅是江苏,在青岛等职业教育发达、执行“普职相当”比较严格的地区都面临着家长的不满。
此次改革方案,重申“普职相当”,难免再次引发疑虑。所以,各地将如何落实这次改革方案,会不会成为鸡肋乃至“阳奉阴违”,值得关注。
职业教育的地位不言而喻。我国每年新增的劳动力,10个人当中就有7个人毕业于职业院校。除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中专教育、高职教育还分别承担着普及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任务。
但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尴尬是强调职业教育重要的人,也不愿意让孩子去职校。“现在几乎没有市委书记、市长与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上职业院校,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没有上职业院校。”“职教简直成了‘平民教育’的代名词。很多老百姓的孩子上职业院校是无奈之举。”早些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如是批评。
职业教育不受关注,不受待见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国家支持力度不够。国家虽然一直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此次《方案》第一句话就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投入严重不足的现实无法回避。
媒体报道,2014年财政部和教育部颁发文件的就明确要求,“到2017年各地高职院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低于1.2万元。”但是,2016年全国990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低于这一标准的超过60%,还有133所低于6000元,由行业企业举办的74所高职院校甚至低于3000元。
根据教育部对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的统计,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11109亿元,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023亿元,虽然比上一年增长了10.16%,但占比不过18.21%。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半壁江山的财政投入,显然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平等对待职校生,只是第一步
职业教育没受到足够重视,这还是说的比较好听的。认真点说,社会对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毕业生有偏见,甚至是歧视,同时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渠道窄、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这背后的阻碍不仅是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的文化传统,还有从中高考录取制度,到就业、落户等系列制度的阻碍。
此次《方案》出台了很多措施,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方案》提出要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鼓励企业职务职级晋升和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
本次“职教二十条”的重点内容为“1+X证书制度”,图片引自新华社
“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适时组织清理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
这些政策看上去很美好,但落实起来绝对不是一个文件就够了,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支撑。比如,这几年,二三线城市纷纷出台了人才新政,开展“抢人大战”,放开落户限制是一个亮点,但是纵观这些人才新政,多数城市的学历门槛都比较高,仅有郑州等少数城市对中专以上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放开了落户限制。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不是社会或者制度层面的偏见与歧视,而是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每年开年,企业都面临用工荒,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尤其高端科技创新型人才、专业技能人才相当紧缺。据央视财经报道,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2200万。培养不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又如何怪社会的偏见呢?
所以,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才是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的硬道理。
《方案》提出要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体系,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提出了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即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些旨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措施备受瞩目。
然而,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整体偏低,并且学习时间较短,学习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要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技能、既懂专业又有知识面、既会管理又善协调的新型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也应该是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而当下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显然还有待提升。“双师型”即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比例仍偏低,是阻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薄弱环节。
职业教育地位取决于产业结构
谈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就回避不了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德国是职业教育办得最成功的国家。“双元制”教育模式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真正融合,同时,也为技能人才接受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畅通了道路。
德国高级技工不仅不比普通高校收入低,在社会上的地位上也受人尊重。总体而言,德国,大部分职业教育毕业生都能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其收入和社会地位在德国社会均处于中等水平。
不过,学习德国教育的模式绕不过三个问题。第一是财政对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能不能达到德国的水平,第二是技术工人的薪酬能否达到德国的水平,第三是技工从事行业的整体利润能不能达到德国的水平。
现实是,我国目前对职业院校的投入明显不足,职业教育毕业生中,工作稳定、待遇不错的比重并不高。症结就在于第三个问题:我国大部分需要技术工人的行业利润都不高。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在于德国的产业和经济结构对其形成了良好的支撑。德国是制造强国,工业发达、工业体系强大,高利润的工业产品出口是其核心产业,并造就了上下游产业的共同繁荣,产业繁荣与人才培养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
《方案》强调“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倒逼的结果,是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2015年,太原某游乐园小孩子们在体验操作挖掘机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取决于中国的产业发展道路。职业教育要上台阶,最大的动力是产业升级,最大的基础和支撑也是产业升级。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成就了码农的高薪,而基建领域的高速发展,则带动了工程机械和工程机械驾驶员的崛起,比如到蓝翔技校学好开挖掘机,也能获得拿高薪的机会——问题就在于,能否让多达几千万人的职业教育在校生和潜在入读者,也能看到这样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