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把劳动教育融入职教各环节,助推劳动教育,职业院校有优势
2020-08-14 15:26:39来源:100唯尔

一段时间以来,应试教育扭曲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个别人不重视劳动教育,致使一些青少年对劳动缺乏正确观念。《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素质教育明确表述为德智体美劳“五育”。笔者认为,将劳动教育明确列在“五育”之中,将促进我国素质教育顺利推进,有利于补齐我国人才培养的短板。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有一类院校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助推这些普通教育类型的学校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那就是遍布各地的1万余所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是职业院校的独特优势

职业院校具有劳动教育的理念优势。职业教育是以一种以传授技术技能为主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教育理念上追求不是系统构建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培养学生适应生产、生活和服务社会劳动所需的技术技能,这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有着天然的联系。

职业教育具有劳动教育的资源整合优势。职业教育强调的就是传教融合、校企合作,能够直接把劳动资源和教育资源有机融合,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服务劳动中接受教育,形成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质、养成劳动习惯。

职业教育具有劳动教育的教学资源优势。职业院校无论从专业、课程设置,还是从教育教学的组织方式来看,都是围绕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都是强调实际操作,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强调在劳动实践中学习技术技能。

职业教育具有劳动教育的师资优势。职业院校的老师都是既懂知识、又会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服务性劳动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素养,能够担当起劳动教育的重任。

职业教育具有劳动教育的实践优势。职业教育建有与人才培养相适应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场所。

积极发挥好职业院校的优势

职业院校可以为小学生开设劳动教育课,可以为小学提供自编的图文并茂的劳动教材,讲授精彩的劳动教育故事,带领和指导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参观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以此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劳动实践,了解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感情,初步感受、体验劳动,从劳动中体验劳动成果所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小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知。而小学应与职校、家长相互配合,共同指导和落实孩子从事生活性劳动实践。

职业院校可以带领、指导中学生深入劳动现场、感悟劳动精神。职业院校师生可以带领中学生到职业院校的实训中心,为学生现场展示典型工作的规范操作、精细加工,与职业院校的同龄人一道参加企业的生产劳动,深入企业的劳动现场,感受劳动气氛,体会劳动协作和认真工作的重要性,领悟劳动精神的实质。以此培养中学生对劳动的理性态度。职业院校的师生还可以去中学,赠送职业院校自编的劳动教材,为中学生讲授劳动知识、劳动理论,传授生产性劳动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职业院校可以把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课搬进职业院校。普通大学以理论研究为主,职业院校则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他们可以密切配合,取长补短。职业院校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培训,参观职业院校的名师工作室、著名企业的重点实验室、大师工作室,参加动手操作的劳动实践,尤其是精细加工车间的工作,要让大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会这些工作的精细化要求,感受工匠大师对劳动的尊崇和敬业精神、工匠精神。这能够引导大学生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区助残等社会服务性劳动,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深厚情感和领悟,日积月累地涵养和孕育社会整体的劳动文化。

当然,推动劳动教育,职业院校需要必要的政策支持。

比如,政府可加大对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扶持力度、奖励范围和奖励力度;鼓励职业院校派出各自院校的名师、劳模、大师等参与帮助推动劳动教育;参与普通学校劳动课的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单独核算,享有与其他课程教师同等待遇;对于积极参与帮扶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职业院校的教师、工作人员进行一定额度的奖励。同时,可以鼓励和奖励职业院校的优秀学生走出校园,到普通中小学甚至大学去,担任劳动课助理教师和助理辅导员的工作。一来,可以鼓动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豪感、学习技能技术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影响普通学校的学生正确地认识他人、认识自己、认识劳动、尊重技能。

(作者:王官成,系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金正连,系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这些话语都是对劳动意义、奋斗价值的精辟论述。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不仅是一个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还是一个改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尤其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首先,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可见,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也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

其次,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其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是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一线实际劳动中增长才智、提升技能,实现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第三,劳动是职教学子的立身之本,是实现人生出彩的光荣路径。当广大职教学子通过辛勤劳动、苦练技能实现人生出彩时,就能托起职教学子们的自信,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一段时间以来,应试教育扭曲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个别人不重视劳动教育,致使一些青少年对劳动缺乏正确观念。对此,2018年9月份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所以,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职业院校应更加积极地把劳动教育融入素质教育、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各环节,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的全过程。

一要注重劳动意识培养。职业院校要在校园内开展劳动周、劳动日活动,引导学生参加文明校园建设,参与食堂、舍务管理。引导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调查与志愿服务。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扶贫调研等实践活动,寓教育于劳动实践中。

二要彰显教学的劳动教育元素。职业院校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赋予学分,加强考核,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做劳动表率,要精心准备教案课件、规范课堂板书,着装整洁、行为端庄,通过一言一行向学生传递职业精神。

三要创建丰富的校园劳动文化。大力宣传和弘扬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劳动模范、技能大师进校园宣讲活动,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在广大学生心中扎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宣传展示优秀师生的工作业绩与事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熏陶。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