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基础教育】3年变6年,入学政策不断收紧!万无一失的教育规划里,从来没有学区房
2020-08-17 21:02:07来源:100唯尔

 

最近很多地方出台了入学新政,很多新闻都在说学区房凉了。我周围朋友讨论的很激烈。近些年,中国国力蒸蒸日上,国民生活也有了极大提高。教育、住房、生育这几年这方面改善最多,但问题也多。教育与住房的畸形结合---学区房,更是双重重压。前一段青岛的一个茅草屋(下图房子)卖了个天价,12.35平成交价84万,原因就是学区房。

我一位朋友说,凉什么凉,买不起的家庭本来就买不起,买得起的家庭这不过是别人的最低配置,保底而已。

他的这段话引起了我思考,不管学区房凉不凉,我们到底要怎样规划“后浪”们的教育呢?

1.越早觉醒,越能获得先机

你把自己当年的教育和我们孩子现在的进行过对比。每次高考过后,各个学校考上清北的数量,过本率都极大的刺激人们的眼球。为了孩子的前途,大家都开始考虑去买个学区房,占个好位置。许多地方还增加了买房的年限,这样更增加了对学区房的争夺?

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变,不是质量更好了,更费钱了,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了,而是如今我们孩子面对的教育格局一直在变化。

我是80后,想想我们当年,教育规划路径是很明确的。

不说完全打保票,但当年如果能上市高中,那么基本上名牌大学就是稳的,而名牌大学毕业的,不说大富大贵,找一份比较得体的工作,还是很容易的。

但如今,这样的确定性已经早已不复存在了。

眼前的,入学政策一直在变,之前是小升初改革,最近就是轰轰烈烈的幼升小改革。

长远的,哈佛为首的不少藤校已经不再那么看重SAT考试成绩了。

而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改变,前几年开始,对于体育特长的考核也不再只是看孩子是否能获得奖项。

这种改变对于我们很多家长来说是焦虑的,本来觉得只要拼命踏上这条跑道,那么入场券就稳了。

没想到,这几年一系列的变化硬是让大家活生生地把孩子的教育,变成了不断切换的赛车道。

这是需要我们认清的,如今谈的已经不是变化来了,如何应对; 而是变化就是我们日常的一部分。

期望通过“孤注一掷”,找到上升通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身边朋友,有时刻解读政策作出应对的;有把自己前十年拼到中产高管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投资教育的;也有索性佛系,完全躺平,顺其自然的。

大环境在不断变化,那么自然的,可以看透变化本质,提前觉醒的人,就拿到了先机。

因此,面对越来越变化的教育格局,我们怎么做?

2.慌是最没用的

教育焦虑产生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们不喜欢和变化相处。

大家最喜欢的就是,告诉我这么做,我孩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告诉我买下这个学区房,我孩子上好学校问题就解决了;告诉我进入这个好学校,就能直升高中部。

用不变的思维去应对变化的日常,那么我们势必就会焦虑。

就好比同样面对疫情,有的企业主还沉浸在抱怨和慌乱时,而海底捞、西贝这样的早已经转型完毕。

所以要提醒自己慌是最没用的,我们要练习的就是如何应对变化的生存能力。

管理学里,面对不确定性,企业组织一般会有三种应对方式:适应,影响,改善,其实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3.适应型思维

适应型是比较消极的应对策略,它容易造就的就是机会主义者,这也是我们现在大家开口就提“红利”这个词的土壤。

它导致的问题就是,策略不连续,不断在变,短期看,运气好的时候可以占一点点“小便宜”,长期看,啥都做过一点,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这一点在前几年中国孩子申请常春藤学校就蛮明显的。

当时都听说藤校喜欢体育特长生,我周围一些华裔父母,就花很多钱投资孩子体育特长。完全不从孩子自身兴趣出发,只是权衡利弊,考虑哪些体育项目更容易获奖。

那段时间,华人孩子都是一窝蜂地去学马术、围棋这些小众项目,我知道的不少例子都是砸了很多钱进去的。

然后呢,就出现好几个不同州马术第一的孩子都出现在了学校申请名单,而最终这个学校就只选择一个。

这就是适应型思维的“边际效益”,当越来越多的人投入,那么红利的利益就会递减。

而且你们知道吗?

现在常青藤的入选标准又改变了,因为发现有很多孩子是为了进入这个学校而学特长,而不是喜欢特长本身。

你看,要么成为第一批“机会主义者”,也许还能有点好处,不然就啥便宜都捞不到。

4.影响型思维

与之相反的,影响型思维就是更加激进、主动的应对策略。

我看到变化了,但我有能力和实力,去影响和左右变化,变成和我的预期一致的,或者尽量和我的规划相符合的。

我们80后当时有一部分人跳过高考,直接出国,某种程度就是影响型策略,它更有“主场”感觉。

几年前一土刚刚成立,我问过一诺,一土毕业的孩子如何适应国内高考制度?

当时一诺就开玩笑说,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到时再说啊,不行到时就再建一个一土大学啊。

我个人很喜欢一土的办学理念,但试问,又有多少家长可以做到一诺这样呢?

“我不喜欢这个规则,我自己创造一个规则,我不和你们玩”。要有这样底气的,是需要实力、能力和魄力的。

当然我现在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学校,越来越多人开始把把各种各样的“少数人道路”走宽,这是好事,教育选择就该更多元。

但这毕竟还是一条少数人的道路。

5

改善型思维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人最终还是选择“适应”这条道路。但大家都挤一起,势必“僧多粥少”。

对于你我这样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我觉得最理想的就是,“和别人做的一样”和“我坚决不这么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我称为是“改善型”,也可以叫“混搭型”。

找到大部分人都踏上的这个赛场,但在这个赛场里去找到“合适”自己的,那么我们反而赢得了更大的挪动空间。

举个最简单例子,比如你孩子所在的赛场就是需要刷题的,那么也不要绝对排斥。

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别人家父母死盯着孩子必须全对,因此一定要刷十本、二十本类似的,哪怕题目都是同质化的。

那我们就可以不要求孩子必须都满分,90分、80分也可以,刷个一两本,剩下时间结合孩子的特点,做好整体教育规划,发展其他综合能力。

虽然单点比较,我们的孩子落后了,但是长远看,我们反而获得了更多的边际效益。

改善型思维看似比较中庸,但其本质反而是变化思维,既没有“坐以待毙”,也没有“壮士断腕”,而是拥抱变化,与变化共舞。

跳过舞蹈的朋友都知道,刚跳一支全新的舞蹈的时脚步都会乱,你只有进入舞池跳起来,在跳的过程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合拍”。

5

长期主义者思维

如果你对经济管理感兴趣,应该有印象,这两年开始,除了“风口”、“红利”这些热词,有个词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那就是“长期主义者”。

而今天说了那么多,最后这一点才是我最想说的,也是我公号写了五年,每一篇文章的核心根本。

我很早以前就分享过一篇《孩子的未来,其实可以不拼学区房拼这个!》,讲的是类似的观点。

但我知道,如果前面这些不说,你们看这篇文章就觉得是鸡汤,或者简单来一句,“你在国外和我们不一样”。

我们孩子未来的队友或者对手,不该只是住一个胡同的隔壁孩子,就是全世界。

所以我们自己要先认知迭代,可以明白,面向未来这件事,是我们这一代最关键的能力,这没有国内国外、东方西方之分。

未来,不确定就是日常,而面对外界不确定最好的的方法就是找到自己内在的确定性,这是长期主义者的思维模式。

我就是坚定地认为,即使短期有波动,但如果从长期看,最终都是均值回归的,而真正的核心其实是不变的。

我们现在焦虑的,挤破脑袋希望孩子好的,其实都是为了考试。

而且大部分家庭可以提起一口气拼娃的,最多也就是拼到孩子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很多其实都等不到大学就放弃了。

但心平气和地想想,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如今走到职场的社会地位,多大程度是受到这张录取通知书的?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公号五年反复提到的

内驱力,老父亲老母亲不盯着,也能终身成长、自我迭代;

解决问题能力,处理模糊性,热爱挑战;

和人打交道的能力,逻辑清楚的表达,良好的社交能力;

学习能力,可以举一反三,知识迁移能力;眼界、感知力、世界观,等等

其实大部分朋友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或者说,都太聪明了,总以为自己找到了“捷径”,想方设法地去接近捷径。

具有长期主义者思维的人都是用笨方法,而且会刻意去抵抗外界诱惑。但这一点很多人都做不到。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不管在哪里都一样。

三年前美国早教年会就分享过,“现在在读小学的孩子,等他们就业时会有80%的工作是现在没有的”。

当时我听了觉得很不可思议,但这几年越来越觉得很正常。

别的不说,就拿自媒体和直播举例,这在我当年读书的时候是无法想象,这竟然就成了一个职业。

真的是应了这句“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万无一失的教育规划里,从来没有学区房;
“最好的学区房,就是你家书房”;真正的教育,在父母的眼界里。

J叨叨叨

结尾那句“最好的学区房,就是你家书房”,是六神磊磊说的,一直很喜欢。其实不管什么时候,父母保持思考成长的状态,打造成长型家庭环境,非常关键。

今天估计又是一篇不讨好烧脑的文章吧。可以看完的朋友们,给我点个赞,留个言吧,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一下吧。

这篇一不小心又写太长,今天就不和大家继续叨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