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教研智能化:那些大力做教研的在线教育机构,教育企业都在想什么?
随着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全国各地学校陆续复学。复学后学生的学习如何与在线学习有效衔接,成为摆在每个教师、每所学校面前的问题。如何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区域内各校学生学习基础有差异,怎么才能做到教学的有效性?这些都是‘云教研’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做教研很简单吗?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是一个教师或一所学校单打独斗就能解决的。校际之间的研讨、区域之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而“线上教研”呈现出的一些特点,对促进区域教育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蓝小鲸
过去,大家提到教研,免不了“老三件”。
第一件就是“批课”,业内俗称“磨课”。对于新老师来说是一场异常痛苦的过程,你在台上讲,底下三五个老师在恶狠狠地批评,这里不对、那里不合适。批评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上课的状态和解题的思路,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解题方法是否正确。
第二件是“出教参”,也就是出参考书。参考书既有给学生用的,也有给老师用的。老师从教参中获取讲课方法、课程重点。学生则通过参考书学习考试重点,规划学习侧重点。
第三件是商讨“教案”,更多时候的呈现形式是“板书”或者“PPT”。但这个事情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实行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很少有老师会按着商讨出来的教案走,每个老师都有一套自己逻辑,其所针对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知识点掌握需求。
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教研的形态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形态下的在线教研相较于传统教研,拓展的不仅仅是边界,还有深度。
首先发生变化的就是教研实力上的增强。过去的线下教育机构,由于受制于成本、地域和资本的限制,很少有机构有实力组建自己专业的教研团队。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态势。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线教育让受教用户可以“无限制”扩张,公司发展也不再受束缚。资本也逐渐向在线教育领域头部公司集聚,公司有更多的钱去做充实自己实力的事情,比如说耗钱、耗时、耗人力的教研。
其次就是大数据及智能技术的应用让教研成果更加科学。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带有明显个人化色彩和特点的行为,大部分老师并没有创造内容,他们只是创造了不同的教学演绎方式。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能力强的老师会将相同的知识演绎的栩栩如生,能力较弱的老师则会出现照本宣科,而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验教学”。在线教育的出现,让整个教学环境有了大数据的支撑,什么样的讲课方式更加吸引人、什么样的课件让学生更加便于理解以及学生的薄弱项都有哪些等等都会出现在“后台”。有了大数据,教研的过程成为一个高效、精进的过程,再配合AI等智能技术,形成教研的“通用法则”,指导教研工作。
最后就是评价主体的改变。教研由过去的“如何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到“如何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提供精准的教学服务”。教研的服务属性逐渐成为在线教育的特点。传统的教研成果可能仅仅产出的是一本书;而互联教育时代,产出的可能是一个拥有标准化系统服务的APP,学生的体验和效果,成为教研评价的主体。
那么为了适应这三种变化,教育企业都是如何对教研进行探索的呢?我们给在线教育教研总结出了在线化、数据化和智能化三个阶段,基本涵盖了在线教育教研发展至今的历程。
01.教研在线化提升效率
在线教育依托互联网属性,将优秀教师、教研人员的多年教学经验、教师间的交流心得、复盘总结等教研数据档案化,教研员和老师可随时查看所有教研评论和听课笔记等内容。通过在线教研,打破了传统教研面对面的方式,突破了在场地、时间等方面的局限,不仅降低了人员和组织成本,更有助于提供差异化、跨越性的教师成长环境,彻底开拓了教研体系的视野边际,实现教研效率的提高。
新东方的老师每周都会安排固定的时间在不同的校区进行教研,而且还会在线上直播的真实课堂中进行线上教研。因为在线课堂上的孩子来自全国各地,所以要根据每个地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研。而好未来则推出未来学校2.0创新计划,开放好未来数据平台,供中小机构参考交流教学教研课件。
02.教研数据化助推教育本地化
数据化探索阶段,一些在线教育机构搭建了精准的学习者模型构建体系,全程追踪学习者在实际学习行为中的数据。通过分析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掌握情况、注意力类型、学习情绪、个性特长、学习需求以及社交网络、互动类型等内容,从而为教研提供规律画像。与学生大数据同样重要的还有各地学情考情数据库,针对不同地域教材、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别进行标准化解决,利用庞大的数据库,找出共性,推动教育“本地化”的实施。
其中学而思的模式值得借鉴。学而思通过研发全学科教学处方,对每个年级、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教学,实现了教师授课模板、课堂流程、例题选择和教学内容的标准化,最大程度的解决了二三线城市缺乏成熟个性化教师的问题,真正把来自北京最核心的教学经验,直观、详细的传授到合作机构每一位老师的手上,针对每个工作岗位和流程,制定了更为全面的标准化手册和工具箱,配合完善的培训和考评体系,在二三线城市复制一个个步调一致的教学中心。
“大数据和AI帮我们打开了学习过程的‘黑匣子’,学生学习的数据经过分析与处理,形成数字画像,极大地提高学习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好未来CEO张邦鑫认为,用大数据推动教育的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发展方向。
03.教研智能化赋能个性化
“个性化”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从庞大的数据库中筛选出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练习的题目和难易题占比组成课件,最终实现专业化课程设计、个性化分层教学精确化考点覆盖,为每一个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方案,生成极致个性化的精准题目推送,是现阶段在线教育企业发力重点。
在掌门教育联合创始人吴佳峻看来,进入智能化探索阶段,在线教研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个性化教学赋能,真正实现教研产品标准化、规模化产出。通过智能题库、智能课件共同发力,掌门教育已经将构思、制作、应用、校验、优化的教研全链路思维贯穿到教研工作整个流程中。以全局宏观把控出发,对教研产品制作过程进行拆解,通过流程化处理过程以及智能技术的赋能加持,实现教研产品生产制作的精细化、标准化和动态优化。
整体上看,在线教育的教研正逐渐朝着高效化、系统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不仅是广度的提升,更多的是深度上的探索,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为何众多教育头部企业不约而同地将教研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一方面,好的教研对于教育企业来说,是一种难以攻破的行业壁垒。从优质资源的收集、梳理教学逻辑、再到打磨教学和授课方式,是一项漫长又精细的工作,需要企业们长期投入,才能呈现效果。内容的积淀可以形成教育企业独有的优势,这种优势也会形成企业特有的品牌调性和口碑,并且持续性的将优质教研内容传递下去,一般的新兴教育机构很难突破。并且可以很好的规避教师“出走”的风险,形成好教研带着老师走,而不是老师带着公司走。
另一方面,好的教研可以保证教育企业教学水平。过去,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教育企业很难用“标准化”来解决教育的“个性化”问题。如今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产品的规模“个性化”已经成为现实,学生学习效果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不过,做好教研并不简单。对企业的资金实力、科研实力和人才实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果将教育公司比作一棵树的话,师资、课价以及各种广告都仅仅只是“四季轮回”的叶子,教研才是支撑起这颗大树的根基。教育企业要做的就是不断打磨自己的教研水平,强本固基,因为企业的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同样,对于“教研”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