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兴趣班里的“鄙视链”: 越“冷门”越“烧钱”越“高贵”
如何给孩子选兴趣班?最为重要的就是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来选择,下面给大家举几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1、钢琴
从生理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一般需要4~5岁左右开始报,不过具体还要结合孩子手部骨骼以及听力的发育情况。
2、游泳
美国儿科协会一直认为孩子在4岁以前不应该学习游泳,不过在2015年之后,其标准发生了一些改变,认为1岁以下的不适合,1~4岁的不再阻止。
按照儿童生理的发育情况,如果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3岁左右就可以让孩子学习游泳,5岁左右完全可以报班。
3、跳舞
关于这一点,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个孩子身体发育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没法确定在进行培训联系时,做下腰、劈叉等动作时是否会出现意外。不过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建议5岁左右以后再报班,这样既能保护好脊椎,又能让孩子快速进入状态。
4、画画
建议5岁左右,是最佳的启蒙时间。按照正常的发育轨迹,孩子在1岁左右就会对涂鸦感兴趣,此时父母可以让他们尽情地画画,不过不用报班学习,3~4岁左右,认知能力相对比较简单,加上他们此时手部精细动作还没发育好,可能没办法握住画笔,而到了5岁左右,这些都有明显的进步,此时家长给他们报兴趣班能让其绘画水平有明显的进步。
5、英语
英语还是应该从小学起,锻炼其发音和语感,建议3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学,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了5岁左右,母语习惯已经开始塑形,这就会对孩子学习新的语言带来一定的干扰。
之前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兴趣班的鄙视链”,感觉十分有趣,分享给各位家长,不过纯属娱乐,别太较真。
1、时间规划鄙视链
班多规划好>班少规划好>班多规划差>班少规划差>无班无规划
兴趣班本来开展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孩子们的潜能,丰富其生活,结果现在因为各种现实问题,变成了名利的角逐场,很多家长好面子为了不让孩子低人一等,或者是过于贪心想让孩子未来出人头地,一次性报好多班,结果又没有详细的规划,然而打乱了孩子们的节奏。
请记住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真正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是那种懂得规划时间,即使报了好几个班也能安排过来的父母。
2、科目鄙视链
高尔夫、马术、礼仪>电子琴、画画、舞蹈、跆拳道>语、数、外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小众贵族”与“大众屌丝”之间的比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贫富差距开始拉大,人们对上流社会趋之若鹜,所以会从小教孩子高尔夫、马术等比较小众贵族的东西,而画画、舞蹈和语数外的兴趣班,已经成为了比较平民的东西。
其实,兴趣班本来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而出现的,但不知何时,它慢慢变成了大人攀比、炫耀的工具,人们总是被动或者主动陷入这场旋涡之中,难以脱身,这完全已经违背了初衷。有时候父母真的该学会放下,一切从孩子的幸福出发,不要急着用成年人的标准来催促着他们成长。
周一围棋课,周三少儿编程课,周五拳击课,周六马术课,周日思维培训课……这是吉林长春一个7岁孩子的兴趣班课程表。课程不仅排得满,内容也与大众认知的钢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10年前很高贵的钢琴现在烂大街了,在兴趣班鄙视链里头已经落到最底端了。现在排前头的马术,高尔夫…暑假不少家长都开始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但你们知道吗?兴趣班并非多多益善,里面也是有鄙视链的。
我看了一眼,没有潜水,或许给孩子学个潜水才能抢占制高点。
不过现在报个冷门高贵的兴趣班,10年以后烂了大街,也是白辛苦,所以不如就不学了吧…
记者在吉林、湖南等地采访发现,现如今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以孩子的意愿优先,而是专挑冷门、昂贵的课程。这样“攀比型”兴趣培养,亟待回归理性。
受“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影响,很多父母都会在暑假给孩子抱各种兴趣班来“加餐”,据统计,近九成的儿童都接受了课外班训练,从社会大环境发展的趋势来看,全面型人才确实抢手,而儿童阶段又是接收新知识、消化新知识最快的时候,所以通过上兴趣班学到不同的东西,或许真能成为加分项。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玩乐是属于孩子们的天性,如果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兴趣班上面无疑是扼杀其天性,而且机械化的训练反而会扼杀其想象力。
那么,究竟该如何是好呢?
兴趣班里的“鄙视链”:越“冷门”越“烧钱”越“高贵”
儿童兴趣班,原本是孩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的课外培训。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些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不以孩子兴趣为参考,而是认为越贵、越冷门的兴趣班,越“高大上”。
带着6岁孩子乘坐公交车,到10公里外老师家中学一个小时双簧管课,成了长春市民黄卉的习惯。一对一课时500元,每周上两次课,来回路程要花费两个多小时。让黄卉有些烦心的不仅是舟车劳顿,上了半年课,孩子对学习双簧管还是不太感兴趣。“这不能由着孩子。”对于继续让孩子学习,她依旧很坚决。
不少家长有类似观点。“很多人都说,学古筝、扬琴、吉他不上档次,学钢琴、小提琴的人又太多,要学就学一门罕见的,对孩子发展有好处。”长沙的何女士告诉记者。“物以稀为贵,在兴趣班选择上也是越冷门越烧钱。”长沙市一位音乐老师说,“比如一把竖琴价格在10万元到20万元,找个好的老师更是难。正是由于学习者少,家长咨询时反而更感兴趣。”
在体育、棋类兴趣班中,也存在一条越来越明显的“鄙视链”。“足球、篮球、游泳、跆拳道都司空见惯了,现在受家长追捧的是棒球、橄榄球、击剑、冰球、高尔夫、马术”“在棋类运动中,会下围棋的代表智商高、聪明,学国际象棋的鄙视学中国象棋的,军旗、五子棋、跳棋更是入不了眼”,网友们纷纷留言称。
“鄙视链”背后的焦虑与虚荣
多位受访者坦言,身边确实存在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所谓的“冷门又高大上”的兴趣班。其中不乏有的孩子对此类兴趣班真感兴趣,但更多是家长的“升学小心思”以及攀比、虚荣、焦虑等心态驱动下的非理性消费。
长沙市民陈女士为8岁儿子报了马术课,一节课600元,但这只是课时费,后续买马术装备、到各地参加比赛的费用更高。尽管家境不错,高昂的费用让陈女士不得不缩减其他开支,但她依旧坚持让孩子学习。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心思,现在一些地区的中学,特别是名校都有乐团,会罕见西洋乐器的孩子少,这类特长生容易被名校招录,竞争压力小,演出机会多,下一步也容易被大学的乐队吸纳。”一位中学教师告诉记者。
兴趣班“鄙视链”受追捧之下,家长的“焦虑”心理呼之欲出。“课外兴趣班不是在培养你的孩子,就是在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学什么都要学到上游,否则等于没学。”一位家长认为,面对激烈竞争,孩子选择兴趣班实际上就是选择竞赛“赛道”,参赛选手基数、难度、获奖率等参数尤为重要,因此“曲高和寡”的项目备受追捧。
记者了解到,很多家长挑选“高大上”的兴趣班的另一个原因,是看中其背后聚焦了财富、资源的“社交圈”。“如果孩子学的是马术、高尔夫,他的兴趣班同学身后是能支付起高昂学费的家庭,交这样的朋友,对孩子未来发展有很大好处。尽管我家孩子才5岁,但事事都要为他想到前面……”长春一位家长在朋友圈上说。
“孩子的兴趣班仿佛成了父母眼界、能力的体现,如果孩子学跳舞、画画,感觉都拿不出手。”很多家长称自己陷入“角逐”中,深受其累。
让兴趣班回归“兴趣”本质
“兴趣班‘鄙视链’深藏很多认知误区。一些家长认为冷门科目容易学成,其实结果恰恰相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一位教师透露,“一些科目在国外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在国内师资少、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不仅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后实用场景也有限。即使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去学习,也不见得效果好,只是图个‘噱头’而已。”
“学体育强身健体,学音乐陶冶情操,学棋锻炼思维。虽然众多科目各有差别,但都是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课余兴趣。大众项目更容易让孩子结交朋友,比‘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项目对孩子的提升可能更大些。”长沙家长刘女士说。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丁加勇认为,兴趣班说到底是“兴趣”,讲究的是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但如今众多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实则更多是家长在“选择”,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孩子身上。
“被家长裹挟的孩子们,有的的确在兴趣班中找到了乐趣,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发挥所长、激发潜力,但也有一部分始终是被迫遵从家长的要求,只因那是家长眼中‘应该掌握的技能’,或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久而久之,兴趣不仅没有被激发,反而在兴趣班中彻底失去兴趣。”丁加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