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洞察国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思路
2020-09-18 09:51:48来源:100唯尔

政策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分析职业教育政策,可洞察国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思路,更好地理解政策内涵,助推政策落实,提高施策效率,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本研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重要政策做系统梳理,分析职业教育政策的时代背景和主导逻辑,为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优化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一、政策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紧扣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以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着力点,通过标准体系构建和规则文件制定,不断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健全政策体系,引导我国职业教育向标准化、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同时,以项目实施为主要手段,强调问题导向和绩效评估,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加快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政策发展逻辑,本研究从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础能力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公平等5个方面,对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政策进行全面解析。

(一)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始终是统领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我国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描绘出体系的框架和建设路径。同年,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架构、任务、机制创新、制度保障等做出了具体的制度性安排。这是历史上首次针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门出台的国家文件。《决定》和《规划》进一步打通了中高职衔接的通道,丰富了职业教育体系内涵,为搭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立交桥”提供了政策支撑。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提出了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明确要求“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目前,已陆续批准部分优质高职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同时,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对建设国家资历框架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彰显了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类型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随着体系不断完善,其在终身教育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二)构建顶层设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内在办学规律与代表性特征,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系统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和方式。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标志,产教融合理念成为职业教育的顶层战略设计,渗透到职业教育方方面面,与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课程设置等紧密融合到一起。政府基于“放管服”理念,根据职业教育特征,把握政府、市场和社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功能、地位以及各自边界,使用政策工具,通过引导、激励、监管等办法,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和第三方社会组织等主体之间的利益、责任和道德机制等,形成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治理体系。

(三)以项目实施为引领,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基础能力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地基,是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以项目引领为主要方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启动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等。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领域,开展了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平台、数字职业技能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通过一系列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

师资队伍建设是基础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四)以标准建设为核心,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辟了以推进标准建设为核心,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发展路径。首先是修订专业目录。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修订形成了新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和《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8年修订)》。修订后的中高职专业目录更加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同时,强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其次是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公布了230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136个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为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提供了基本准则和规范指导。第三是出台课程标准。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明确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10门课程为相关专业必修课程,并在后续颁布了相关课程标准。专业目录、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共同组成了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标志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整体推进。

(五)努力推动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我国职业教育正走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质量也成为促进教育公平不可缺少的要义,要求各种举措着眼实效、精准发力、深处着力。在推动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方面,开展了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实施了以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为培训重点的“春潮行动”、提升农民工学历和技能的“求学圆梦行动”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的扶贫计划主要包括,针对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雨露计划”、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的“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接受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等。这些举措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强化了职业教育促就业助脱贫效果,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促进公平的重要作用。

二、思考与建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政策引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当前形势迫切需要对职业教育政策大胆创新,在政策协同、动力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不断完善和进步,切实发挥政策的价值引领作用。

(一)充分发挥政策协同在治理中的作用

由于职业教育与外部政策的密切关联性,在出台经济、就业、教育等重大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对各方面尤其是对职业教育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加强对政策的整体性规划,以及职业教育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充分发挥政策协同优势,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合力破解职业教育沉疴痼疾。政策协同是伴随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治理难度增加,而呈现更加复杂的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需要部门间加强合作,通过不断调整政策主体、内容和结构来适应新形势,从而确保政策的连续性、科学性和高效性。对于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来说,这是非常重要且应该首先考虑的。

(二)增加利益相关方在政策制定中的话语权

政府在职业教育政策制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主导的方式有利于政策的系统性和整体推进,但同时必须建立适当的机制赋予集权体制以弹性和活力,提高其治理效率。在政府宏观管理引导下,进一步简政放权,积极协调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和家长等各方力量,关注利益相关方的权利诉求,吸纳各方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增加其在决策中的话语权,为职业教育政策制定注入新活力,提高政策的靶向疗效。由于各方利益诉求得以表达,也避免了政府权威工具使用过溢而导致的政策功能弱化,使职业教育政策更加科学和行之有效。

(三)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政策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政策注重的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促进学生“人本发展”的育人功能相对较弱。导致的后果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对其职业生涯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事实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作结构日益复杂、职业流动性不断增强,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回归育人本真,职业教育政策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需求,强调素质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章来源:《职教论坛》2020年第8期

作者简介:苏敏(1978-),女,山东临沂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