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教育部《关于为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加压的提案》:彻底扭转“快乐的大学”现象,专家这么说……
2020-11-25 17:46:39来源:100唯尔

大学阶段存在“严进宽出”的“快乐的大学”现象:“天天打游戏、谈恋爱,现代大学生浑浑噩噩过完四年大学估计要结束了,教育部即将出手整治‘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院士提出《关于为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加压的提案》。近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公布了答复内容。

彻底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

教育部表示,该提案很有针对性、建设性,将在后续工作中认真研究吸收。

下一步,教育部将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快推进高考改革步伐,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彻底扭转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化改革:大学不再“严进宽出”

“一入大学万事轻松”,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浑浑噩噩混日子、混文凭,甚至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所说“现在大学里,有些学生醉生梦死”。

为了不让高校变为学子们懒惰的温床,近年来,教育部采取多项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专家观点:(来自《法制日报》实习生付紫璇

大学需要有淘汰机制

记者:应该如何看待高校因大学生学业成绩不达标而采取的一些处罚举措?

王敬波: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学校的学业评价权,这是学术权力的核心。学校是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能力、学习成绩都享有完整的学术评价的权力,学术评价权是学术性的。学生的成绩、学业标准、学分要求、学业成绩如何来判断,这些都属于学校核心的学业评价权。对于这个权力,学校享有高度充分的自主权。对于在学业问题上不符合学校规定的学业评价标准的学生,学校可以采取一些处理措施,比如降等、降级、退学等。值得注意的是,退学和开除学籍有本质不同,如果是学生学业成绩不合格,那么学校的措施可能是退学,而不会是开除学籍。

储朝晖:

高校对大学生的学业有要求是很正常的事情。学生学习成绩不合格就不能毕业或者需要被降低学位,我认为这是有必要的,也是赞成此类做法的。大学必须要有淘汰机制,没有淘汰机制的大学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对学生的学业也将会产业负面影响。

此类新闻之所以引起社会反响,是因为大家普遍认为上大学很不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会让人觉得很可惜。但我认为,我们需要考虑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大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评价的问题,学生人生发展的问题等。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行深层次思考,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进。

大学管理权力不完善

记者:有些大学“严进宽出”,甚至出现考试“放水”的现象,这说明当前大学在教学 活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王敬波:

这无疑是错误的。坚守学业评价标准是学校的本职所在,也是对人才培养切实负责的表现。学校有责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现在高等学校比较多,层次也比较多,学校之间出现了差异性。一些学校出于非正当目的降低学业评价标准。教育部门应该对这一问题加强管理,通过评价、评估的方式对学校来进行督导,引导学校加强教学质量,对于明显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教育部门应当有所处理。同时,学校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意识,因为一旦学校的名声坏了,那么就会失去发展的可持续性。

储朝晖:

大学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放水”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大学的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学的行政化程度比较高,学校本身缺少三个完整的权力。

第一,缺少招生的权力。现在实际上是招生办在招生,将招到的学生分配给学校,因此,学校没有完整的招生权力。

第二,高校在教学方面受到一些限制。教学的内容、评价方式、要求不完全是是学校能自主决定的,而是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再由学校去实行。

第三,就是缺少对学生的评价权。学生学得怎么样,最终的评价不是由大学来完成,而是大学依据有关部门的要求来评价,同时,高校没有毕业证的发放权。

这三个不完整的权力导致了对大学生学业管理评价的模糊性。有些学校认为,只要学生进入了大学,这几年确实待在学校里,到时候学校给他们发毕业证就行了。

事实上,甚至一些大学在利用这种管理体制的空子“卖文凭”,不管学生学得怎样,只要最后把文凭发给他们就行了。这是导致有些大学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要靠某一个学校主动去抓教学质量,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也存在一些偶然性。

熊丙奇:

近年来,针对我国本科教育存在的质量问题,社会舆论要求高校要实行“严出”培养模式,教育部也于前不久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但是,高校在淘汰学生时,却面临实际的困难和阻力。

其中之一就是被退学的学生,哪怕大学三年级时退学,按照当前的高考升学制度和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只有重新选择高考,填报志愿,才能再被全日制高等学校录取。因此,退学对学生的打击很大,家长也难以接受,更有舆论质疑,高校这种做法“太绝情”,是在剥夺学生的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学校在处理学生退学问题时,就显得特别谨慎、犹豫不决。

高校应该建立退出机制

记者:对于不合格的学生,大学究竟应该什么样的措施进行处理比较好?

熊丙奇:

华中科大让被退学的学生转专科,从建立退出机制角度看,确实给被退出的学生提供了一种选择,当然,这种选择是有局限的,也充满无奈,学生只能转为本校的专科,而不能转到其他学校。但学校这种探索,值得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引起重视,要让高校严格要求学生,淘汰不合格学生,必须完善学生退出机制,这需要推进招生和培养制度的深层次改革,不然,按照目前的招生、培养制度,我国本科教育将很难真正严起来。

记者:在目前的情况下,高校应该如何合理合法运用现有权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王敬波: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是全面的,但是学校最核心的权力是学术权力。学术权力表现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包括制定学业标准、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专业学科设置、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等,都是整个学术活动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还包括对思想品德的培养等。

学校的另一种权力是管理性的权力。高校不是一个人的高校,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其管理性权力表现为对学生在学校生活方面进行管理,例如图书馆管理,要求学生不得穿戴不整进入图书馆。这是学校内部自主性管理。在该权力行使过程中,学校是内部自治的。因此,学校内部的管理权力和学校的学业评价权不完全一致。两个权力的自主性程度不一样,在学业问题上,学校享有高度的自主性;在管理问题上,学校享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这个自主性一定是出于管理的需要,出于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正常教学活动的需要。

加压or减压,大学如何“严而不压”?

近年来,部分高校清退学生的新闻报道引发社会关注。

据媒体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已经有近30多所高校公示清退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同时还有不少本科学生也在此列。

11月10日,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发布通报称,已于近期处理6起退学事件。同时,本学期共有9名同学累计两学期且每学期获得学分数少于15个,进入退学预警期。

学分不够、挂科太多……高校的及时“清算”,为荒废学业的学生敲响了警钟!

从这个角度看,政协委员提案中“为大学生增压,适当增加学业负担”的表述,也不过是想以压力促动力,重塑学生的精神风貌,将他们拉进珍惜时光、奋发向上的轨道上来

“加压”两字却牵动了有的网民的神经。在他们看来,当代大学生面临的课业负担已经十分沉重,强压之下学生心理健康会受损,校园自杀事件屡屡发生

部分网民表示,经历过中小学加压,进入大学和走向社会后仍要继续加压,注定是不得“轻松”的吗?

亦有网民指出,大学加压的对象不该是学生,而是教师群体。

对教育部的最新表态,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来源:综合教育部官网、北京市教委官方账号“首都教育”、网友评论等

监制:陈知春

编辑:李永锡、陈子夏、徐祥达

实习:左思嘉、舒柳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