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为什么大学生要上的课越来越多了?
今天的中国大学生
课比以前明显要多
陈大夫曾经看过不同水平高校不少学生的课表,一个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今天的大学生要上的课和十年前相比要多得多。
关于这方面的量化统计数据我找了半天也没查到,没法跟你直接摆数据:今天大学生用于上课的时间平均比十年前要多百分之几点几......”
但你拿十年前、五年前和现在,与你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的课表进行一下对比,就能很直观地看出其中的趋势。
(来源:新浪看点)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课多,可以试试把自己的课表发在朋友圈里,附上“课真的是太多了,累死人”的感言。
恐怕你不到一会就会被群嘲:“呵呵,就这点课也能算多?”“已经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好吗?”“你来看看我们专业的课表?”
尤其是某些以“学风正”著称的高校大二大三的同学,我认识的好几个小伙伴现在就是基本满课。
寒暑假对于十年前的大学生来说完全就是假期,而对今天的学生来说,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几乎人人都跑不了。
暑假里还安排了“小学期”,平时还有按学期布置的看够多少小时的在线课程。
某些高校还安排了强制参加的晨读、晚自习,还得每天指纹或面容识别打卡证明你参加了,活脱脱地是把大学生当高中生管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事情现在的大学生往往见怪不怪,但在十年前还是几乎难以想象的。
陈大夫上大学时,从清华北大到三本独立学院的同学,都没有听说过这么排课的。
帝都某以挖煤著称的211大学,我们一个小伙伴在该校某商科专业今年上大三。
除了周二周三其中某一天的下午之外,周一到周五从早到晚八节课几乎排满,其中还有一两天晚上也有课,周六还排了一节实验。
而且他们大一大二的课表我也要来看了,不像大三这么满但课也不算少。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官网)
看到他的课表,我都想问这个学校的领导:你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师多到没地安排岗位了吗?你把学生的时间全占用了,让他们还怎么进行自主学习?
大学并不是课越多
学生学到的就越多
有些家长和老师可能会觉得,你出了这个校门再想进课堂听课可就难了,为啥不趁在学校里的几年多上点课?
这种想法实际上是对高等教育缺乏了解的人里一种很普遍的迷思,他们实际上没搞明白大学精品课和水课,大学生出于学业规划自主选择的课和学校硬派给学生的课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分别。
在某些高校里,从来没人跟学生解释过,计算机专业为啥要必修化学?学历史的为啥要修线性代数;某高校为啥不管啥专业都必修挖煤概论.....
很多同学都莫名其妙上了一堆和自己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课,关于学校课程安排不合理的吐槽,在各高校的贴吧里随处可见,但几乎从来没被重视过。
有学生较真问起来,导员和教务往往拿“学校既然安排的课就有他的理由”“艺多不压身”来搪塞,几乎从没听说哪所高校能根据学生的意见对课程安排进行调整的。
国内大学生毕业前所修的学分最少也要150分左右,平均每学期至少七八门课,大三高峰期不少同学都同时要面对10门以上的课程。
而国外名校则大多只要求修100到120个学分,每个学期一般就需要上3-5门课,但每门课的质量都很高,基本没有所谓的“水课”。
但在国外上过学的同学都知道,在那里想过一门课和在国内根本不是一个难度水平的。
老师每节课结束后都会给学生留很多阅读任务,经常是好几百页的材料,需要你在下次课前读完消化掉,否则在讨论课上你都插不进嘴只能看其他同学表演,而这些平时讨论的成绩都将计入课程成绩的考核。
而国内很多大学的课程,你前面十几节课全睡过去也无所谓,只要划重点那天带着脑子去,要来老师上课的PPT熬两天夜就都能过。
(来源:搜狐教育)
所以国外名校的学生虽然上的课少,但论课程相关阅读量和对于课程知识的思考深度,中国即使最高水平的那几所大学也很难比得上。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甘阳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曾不无感慨地强调:“现在很多学生大学四年没有完整读过一本书!”
学分制改革
在很多高校变了味
关于大学课程“挤水分”的呼吁十年前就不绝于耳,针对这些多年来根深蒂固的问题,部分高校采用引入学分制改革试图进行调整。
有些地方教育主管机关还把学分制改革进行全面推广,山东省目前已有24所高校先后分三批获批学分制收费,到2020年,山东高校将全面实行学分制改革。
但不给每个学生统一安排课程,学校就觉得管不过来了。
有些学校就想出了捷径——让教务把学生的选课账号密码都要来,在每学期开始给学生统一把课都选了,只留非常有限的几门公选课让学生自己选。
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法,完全把改革中的积极成分消解掉了。
学分制改革本来应该是促进学生自主安排学业规划,享受更自主、更有弹性、更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服务,在很多高校里完全变了味,成了所谓的“学分制收费”,赤裸裸的变相提价。
(来源:微博)
我们前段时间曾经曝光过济南大学要求毕业生补交学费事件,很多学生都很疑惑:为啥我们交了改革后学分制的高水平学费,却享受的是和改革前水平没差的服务?
事实上过去十年中国不少大学的教学相关改革都有这样的问题:做加法的多,做减法的少。
校领导出去考察,看见国外大学或者国内兄弟院校引进了个自己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赶紧移植回来,而不充分考虑和论证自己学校的现有条件适不适合,是不是要在具体设计上进行必要的改良。
而如果想要在现有的课业安排上做减法,就要动到某些老师的饭碗,阻力不小而且毫无政绩可言,并非每个高校领导都有魄力有动力去做。
连空调都没有
搞什么小学期?
能做加法做不了减法,这种现象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部分大学的暑假小学期制度。
这个制度实际上是美国人搞出来方便明星教授走穴捞钱的,2004年被北大当时主管教学的林建华副校长作为“和国际接轨”的举措之一引进中国。
国内真的把这个制度搞火了的是上海交大,他们2012年开始花大价钱请来了一批国外大牛教授暑假来中国走穴,还请了一批在政府或企业中另有任职的知名专家学者来给学生开公共基础课,这两部分课程构成了小学期课程的基础。
学生对这些平时接触不到的精品课程好评如潮,这件事还上了电视,给学校带来了相当的正面舆论影响。
其他一批高校见状纷纷把这个制度移植回来,但他们大都既不像上交那么有钱,也没有那样的人脉资源,学校所在的城市又不是上海这种人才济济的国际大都市,挖地三尺都找不出几个水平能给大学生讲课的客座教授。
于是在很多大学,小学期就成了还是自己学校的老师来上课,还是那几张熟面孔,讲的玩意也没任何新意,其余就是拿一堆生产实习来凑够时间。
学生暑假被占用了一半很不爽,讲课的老师也不满意,甚至直接在课堂上跟学生抱怨自己是被拉壮丁来上课的,这种士气能讲成啥样你也就可想而知。
某些小学期制度一开始搞得不赖的高校,刚刚亮相时有一个精彩的开头,但后面几年却遭遇了“中国好声音”式一季不如一季的困境。
学校无法保证每年都投入那么多资源引进外脑,领导上过电视以后也不那么重视了,暑期上的课水平越来越水,学生的评价也每况愈下。
更可笑的是,某些高校宿舍和教室到现在夏天还没空调,也邯郸学步地引进暑期小学期制度。
(来源:观海听涛论坛)
学生在金工实习车间里汗流浃背沾了一身铁锈味,回宿舍却发现没法洗澡,暑期学校澡堂每天只开两个小时的门,这要是你你会不会怨声载道?
知乎上关于某高校暑期小学期的讨论,最高赞答案是这样讲的:“连空调都没有,你搞个JB小学期?”,这句话真的是说到点子上了。
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不满意,这样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总是拿不掉,半死不活地在那晃荡着,这在国内相当一部分大学都是学生经常吐槽的对象。
大学管理要摆脱
“包子食堂”思维模式
陈大夫小的时候经常去妈妈单位食堂吃饭,这个食堂很有意思,从周一到周五天天供应的都是大包子。
因为是给自己员工吃,这包子做的是诚意满满,热乎乎圆滚滚咬开个口呼呼往外淌油,我那么大饭量一顿也就能吃三个。
但如果你说你想吃面条,想吃米饭,对不起,只有包子。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的教育思路,依旧停留在这家“包子食堂”的程度——学生对学业有更高的要求怎么办?再塞一个包子,把他们的胃撑得满满当当的,他们就不会再要面条要米饭了。
大学生一个学期要学十几门课,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都占得满满的,就是这么搞出来的。
这对于学校来说当然管起来很方便,大师傅别的不用学,只会做包子就好了,但对于学生是好事吗?
在最近这一年里,中国整个高等教育行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狠抓高校课程建设,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提出了“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口号。
教育部还启动了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计划到2022年,打造1万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万门省部级地方精品课程,涉及92个专业大类,630个专业。
但在高校的具体实践中,打造金课大家容易达成共识,但淘汰水课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对于“双一流“为代表的重点高校、重点学科来说,你把这门课裁掉,上这门课的老师怎么办?
高校不是阿里、华为,不可以像企业那样让员工30多岁干不动了就卷铺盖走人。
这么一大批教师,你不让他们上课了,怎么给他们找合适的工作干,还保证他们的待遇不下降,自尊心不受伤,这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尤其是目前高校里有一大批上世纪90年代接受大学教育,本世纪初走上讲台的40岁以上教师。
其中相当一部分十几年知识结构不更新,早就已经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步伐,上课就是按照PPT和课本照本宣科,被学生吐槽为“复读机“。
他们进入教育行业时正赶上全国高校大扩招,当时高校招聘教师的门槛非常之低,有些今天必须是名校海归博士,手拿一堆高分论文才能入职的高校,当时甚至只要有硕士文凭就可以来当老师。
而且这些人往往对自己的专业水平还有不切实际的蜜汁自信,你说他上的是水课,他非得跟你拼命不可。
这些人在学校里混了这么多年,早就是老油条了,你敢动他们的饭碗,他们抱团在网上发几条半真半假的“黑幕“,在今天的资讯社会里瞬间就能给学校领导点颜色看。
对于非重点一般本科,以及专科院校来说,面临的则是另一种困境:你减了学生的上课时间,让他们干嘛去?
这些高校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动力一般都是比较差的,多出来的闲暇时间可能并不是用在去图书馆或者做自主研究型课题参与科研(学校也没给他们提供这个环境),而是用在打游戏、睡大觉,或者其他事情上去了。
怎样才能有效地淘汰目前高校里充斥的“水课”,对于全国大部分高校来说,可能都是一个很不容易操作的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学校、教师群体,以及全社会的讨论和博弈。
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权,让学生真正能根据自己的学业需要选择自己要上的课,坚决把那些学生毫无兴趣的水课砍掉,国内大学的教育质量才能有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