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教育新风向│新时代的教育正在形成新生态
2019-05-25 07:36:18来源:100唯尔

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大投入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面貌。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蓝皮书指出,在满足了国民教育的基本需求之后,教育正在形成新的生态,出现了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新的问题。

作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育蓝皮书课题组

图片 |网络

在满足了国民教育的基本需求之后,中国教育正在形成由公办教育、民办教育、课外培训教育、国际教育等构成的新生态,出现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新的问题。国家密集出台政策,集中破解课外培训热、民办教育、农村教育等突出问题,治理义务教育秩序,重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谋划面向未来的教育。

中国教育新生态值得关注

在国家举办和管理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成人和扫盲教育之外,还存在一个巨大的教育空间和市场,包括民办教育、课外培训、国际学校、留学教育、教育科技企业等类型和主体,主要是通过家长付费购买的教育服务,它们在教育事业之外构成新的教育业态,与体制内教育的互动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复杂,成为教育发展和教育治理中不可忽视的现实。

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在早期发挥的主要是弥补政府教育经费不足的拾遗补阙的作用,近些年来,民办教育更多的是满足不同群体(如高收入群体、农民工群体)的差异化教育需求。由于学前教育的供给短缺,民办幼儿园得以大发展。2017年,民办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62.9%,在园儿童占55.91%。在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全国民办小学在校生仅占全国小学在校生的8.1%、民办初中在校生占全国初中在校生的13%;但在一些地区,包括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民办教育的比重高达20%甚至30%~40%。民办中小学成为择校竞争的主要目标,原先优质的公办学校沦为二流学校。国家通过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学校实行按营利和非营利分类管理的思路,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教育培训机构 近些年来,火爆的课外补习热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公平等的伤害,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018年是教育部和各有关部门重拳治理教育培训市场的一年。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开展的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总体参与率为48.3%(包括参加学科补习或兴趣扩展类培训)。由商业公司提供补习的占30%左右。在个人提供者中,在职教师占一定的比例。课外补习的生均支出,以东北地区最高,达4357/年;其次为东部地区,为3592/年;而中部地区(1970/年)、西部地区(1806/年)的生均支出只有东北地区的一半不到。城乡之间的差异更为惊人:农村学生的平均校外培训支出为419/年,城市学生平均校外培训支出达3710/年,为农村学生的近9倍。根据各层级在校生的规模估计,全国校外培训行业总体规模达到4900多亿元。

国际学校 近年来,我国国际学校快速发展,反映了随着新兴富裕阶层人数增加,中国家庭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教育资源的能力和意识大为增长。

  

2018年中国大陆地区国际学校总数为821所,其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21所、民办国际学校426所、公立学校国际部(班)274所。2018年新增国际学校87所,增幅高达12%,创近年新高。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地区的国际学校数量位居前四,均超过80所。其中,广东的国际学校超130所,居于首位;上海近110所;江苏省已达90所,位居全国第三。

  

留学教育 中国留学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7年中国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60万人,相比上年增长11.7%,近1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增长迅猛的国际教育需求,为语言培训、游学、出国服务等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趋势,有人归纳为三个特征:低龄化、平民化和常态化。根据《2017中国留学白皮书》的调研结果,2017年出国留学群体中就读本科及以下学段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6%,已成为出国留学的主力军之一。

  

在正规的学校教育、学历教育之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教育选择,巨大的教育市场,商业的、资本的、公益的多种社会价值和利益的博弈,构成了新的教育生态。教育治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改善这一教育生态,使之符合教育规律,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促进人尽其才的个性发展,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几类问题需加强关注

蓝皮书指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几类问题应加强关注:

  

农村教育的两极分化 20189月,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首次公布《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主要结论是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学生学业表现良好,但综合应用能力相对薄弱。学生家庭作业时间过长,参加校外学业类辅导班比例较高,学习压力较大。肥胖和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学校教学资源配备较为充足,资源使用率有待提高。

特别值得关注的三类学校 城区的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乡镇的寄宿制学校和乡镇以下的小规模学校,是农村地区特别值得关注的三类学校。它反映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城挤、乡空、村弱的基本现实。

  

由于大量农村学生进入城区买房或租房上学,城区的大班额成为难题。教育部要求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农村小规模学校10.7万所,其中小学2.7万所、教学点8万个,占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4%;在校生有384.7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5.8%。农村小学寄宿生有934.6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14.1%。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受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这两类学校仍是农村教育中的短板,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保障不到位、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改善、提升育人质量。蓝皮书指出,在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农村教育的处境和地位仍然令人担忧。

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融入区域产业情况总体向好

当前,职业教育融入区域发展的趋势如何。基于田野调查和大量的实证分析,蓝皮书认为,中西部与东部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

  

在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融入区域产业的情况总体向好。近年来,东部企业大量内迁,带去了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所提供的税收,增强了地方政府提供面向本地产业的职业教育的意愿,产教融合日益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县市政府的占优策略。而新兴产业集群所提供的技术岗位,逐渐提升居民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

  

在东部地区,职业教育融入区域产业的程度有下滑的趋势。有观点认为,东部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在于:随着东部居民收入的增长,老百姓不想读职业教育;随着产业发展,东部沿海企业需要更多本科毕业生或者至少是高职毕业生。

蓝皮书指出,职业教育并不是天然的劣质品。高质量且质量信号能够有效传递的职业教育,即使在发达地区,也依然广受居民欢迎。产业升级并不意味着对学历的要求提升。即使是首倡工业4.0的德国,对于技术工人认知能力要求虽有提高,但对学历的要求并未提升。

  

事实上,企业端的变化,有利于东部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在东部腾笼换鸟的进程中,一部分中低端产业迁出,其技能人才需求结构有所优化。在外资企业的带动和影响下,本土企业也开始认同参与校企合作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战略意义。而招工的日益困难、社会招聘员工忠诚度的不足,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介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性——在订单班中,通过班级活动、团队建设不断增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已经成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考量。而在居民方面,虽然伴随收入水平的持续上升,本地居民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略有下降,但是外来人口的补充,抵消这一下降并非难事。

推进教育改革,形成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对素质教育的倡导已经多年,但其实效不彰的原因主要在于,与应试教育已经形成一套强大坚硬的制度模式、教学模式、价值观念相比,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学校制度、教育政策、评价制度等,还需要具体建构。需要通过理性、建设性的思路,实施分阶段、有限目标、循序渐进的改革。这其中有一些值得认识的重要概念,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整体改革与局部改革相结合等。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我们需要按照整体裁军的思路,整体降低学历军备竞赛的水平,降低应试竞争的强度和烈度。如不再继续扩大学校差距,取消或减少跨校的统考统测,改变给学校和学生排名和以升学率、北清率进行评价等,都是现实可行的,也已经成为国家的要求和规范。这种宏观层面的政策改善只能由区县政府和教育局实施。与此同时,来自基层学校的评价改革、作业减量等,提供了自下而上的力量,有魄力、敢担当的校长、老师会成为改革的主角。

有限目标。无论是减负还是推行素质教育,首先是解放小学生,保护小学生和低幼儿童。由于小升初的瓶颈在大多数地方已经突破,更大限度地放开小学教育,能够保障儿童休息和睡眠的教育这个儿童权益保护的最低纲领,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局部改变。在外部环境尚未整体改变的情况下,在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一个班级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小环境和局部生态,仍然是可以有为的,即在不影响学业成绩的情况下,给学生营造更为自主宽松、更有营养的生活环境。实践证明,让学生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不会降低而只会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许多地方已经做出了这种努力。例如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深圳市南科大教育集团向家长公开承诺:小学生21点后、中学生22点后,可以不写作业。在深圳市南山区,小学阶段没有统考。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57期第2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