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时期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如何备课才能应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2019-06-17 17:46:02来源:100唯尔

一、新时期对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备课提出新要求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成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起点。尤其当前,以“云物大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智慧工程)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正加速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这也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市场中的人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具有高技术高技能,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多关注职业技能而忽视职业精神和整体素养的培养,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其发展潜力难以激发。而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备课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的重要课程,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备课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只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程备课、人文课程通识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精准服务我国战略发展需要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因而,在新时期,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课程思政备课,切实构建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及时反映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思想,应成为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供应链体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充分认识公共基础课备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基础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通识类课程等,既承担着对学生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任务,又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职业道德、提升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2015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高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相关教学文件要求,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这实际上指明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与作用。其后,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中进一步强调,“要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融合,改变当前高职教育课程的工具化倾向,将职业精神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毕业生实现就业和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对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提出了要求,更加聚焦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体现,同时也更加明确了公共基础课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奠定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都需要以普通文化课程为基础,如,工科类专业需要一定的高等物理知识;生物技术和农业类专业需要一定的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知识;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习更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财经类专业需要一定的高等数学作基础,等等。因此,有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基础课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学习专业课程。

(二)奠定实现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基础

公共基础课的内容本身不具有直接应用性,而更多地体现在对人的思想品格、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塑造,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的基础性作用,不仅是由课程内容决定的,也是由课程目标决定的。通识类课程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伦理培养和人格陶铸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弥补因专业差异而带来的人才培养缺陷。文化基础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拓展知识面和视野,提升思辨能力、认识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对职业素养形成和职业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高职院校仅开设专业课,培养的人将只会是具有生存的能力,而不是具有完美人格生活的人,高职教育的育人价值将无法得到完整的实现。

(三)奠定构建与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就意味着不仅要铺就职业教育内部人才培养通道,更要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终身教育融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在高职院校设置公共基础课,其公共课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可以发挥普职融通的衔接和联系作用,促进普职融通立交桥的构建。

三、深刻认识当前高职公共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开设的规范性亟待加强

1.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情况不理想

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针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开设情况所进行的区域性调研显示,国家文件明确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公共必修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均能够较好地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但在相关规定中缺少的课程,诸如,中华传统文化、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和职业素养等课程的开设情况则令人担忧。调研也发现,除公共英语和思想政治理论以外,其他公共基础课整体表现为课时不足。特别是让学生有畏难情绪的数学课,各院校之间差异较大,在很多学校文科类专业基本不开设。由于基本课时得不到保障,导致公共基础课教师备课创新意识淡薄,课程改革发展相对缓慢,不能充分体现公共基础课在对接行业企业需求、促进专业建设方面的作用,如此循环往复,使公共基础课陷入改革困境。

2.备课课程的内容和名称尚不规范

调研显示,人文类的公共基础课,如,外语类、语文类和人文素质类课程受区域社会、行业、院校影响较大,课程内容和名称各有不同,各院校间差异较大。调查发现,与大学语文相关的课程,开设为应用写作、文学欣赏、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和阅读与欣赏等课程。与数学相关的课程,开设的有应用数学、经济数学、高等数学、微积分、数学与试验、离散数学和数理与概率统计等,这些课程的名称和内容需要进行规范性的界定。

3.备课课程标准缺失

由于高职院校还未制定统一的公共基础课程备课标准,各学校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把握参差不齐。即便是同一地区或相近专业也由于缺乏指导性意见,课程内容选择的差异性也较大。这使得基础课教师不好把握课程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对公共基础课备课的要求不能及时体现在课堂上,制约了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发展。

(二)备课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强化

1.备课师资配备结构需要优化

一方面,部分院校存在语文、数学、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等课程备课教师短缺的问题。很多学校只重视专业教师的引进,控制公共课教师的数量,公共课程备课通过校内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来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师资结构存在问题。大部分公共基础课师资队伍老化,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多,管理难度大,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导致专业系部对公共课教学不满意。

2.教师培训提升通道缺乏

各院校在教师培养方面非常看重专业课教师的发展,公共基础课教师没有平台和机会得到培训提升,对企业中需求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把握不准。这使得公共基础课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每门课彼此独立,自成一体,没有形成为专业课服务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某些基础课没有开设的必要,缩减或取消基础课应有的课时。相应地,在为教师提供的培训中针对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培训普遍较少,公共基础课教师很少有机会开展跨区域、跨专业和跨公共学科的教学交流活动。造成公共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不强。

(三)课程教学模式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尚待对接

高职公共基础课备课教学要与专业课程之间加强融通与配合,需要在课程体系中明确公共基础课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并不断创新具有基础课特色的教学模式。很多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进行项目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公共基础课的支撑和渗透作用,在教学中没有注重考虑公共基础课在教学项目和模块中所应承载的职业素养、关键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忽略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这使课程体系的建设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四、高职公共基础课育人实践的路径

(一)以教学标准建设为抓手,构建模块化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首先,以“服务产业发展,精准对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坚持德技并修、知行合一,深入挖掘知识技能基础素质素养内涵”为原则,加快建立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对公共基础课的内容分级分类进行规范,厘清每一层级或者模块所承载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以标准建设为抓手,规范公共基础课的内容和形式,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明确基础课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及形成良好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方面的重要载体作用。

第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集成化与规范性。高职公共基础课科目较多,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比例构成及模块构建需要在系统平台上进行整合,使其更加集成化,更好地承担起育人的基础性作用。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制定中突出强调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规范性和集成性。学校层面应在进行深入的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将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教学内容、授课计划与专业课的项目、任务设计进行统筹,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教学模块,使其更加系统地为专业课服务,切实在各阶段发挥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二)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建立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渗透交融关系

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课程互助机制,鼓励公共课教师与专业教师深入沟通交流,共同进行专业调研分析,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共同分析专业所需要的能力结构,详细了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学生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基本能力素质,充分认识所授课程对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辅助作用,找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素养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具体提出在专业课程的知识学习和实训环节中能够用到的知识,突出针对性,做到精准服务专业课教学,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课时分配等更加合理,构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渗透交融关系。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发资源,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高职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充分运用信息化方法和手段,做好教材建设、资源建设、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在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培养方面,应积极提高信息素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包建设、模块综合整合、数据平台建设方面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研究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构建智慧型公共基础课学习情境;在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团队构建方面,建设项目式、模块化的教学团队,并运用信息技术,全面反映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生活、校园与行业企业、社会热点和专业前沿、技术与文化等多维度、多形式、多层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制定公共基础课程管理保障机制,推动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一直以来,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改变当前自成一统、因循守旧的局面,一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从基础课的育人规律出发,建立专门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管理办法,并发挥好教育部职业院校行指委、教指委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作用,可以由教育类教指委牵头,协调各行指委、职业院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工作进行宏观指导,逐步形成完备的基础课程管理体系;二是完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的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出台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充分激发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内在能动性,不断促进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化成长、公共基础课改革创新;三是出台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学习交流平台管理制度,以科研课题和项目带动,吸引教师积极探索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以及与专业课之间相互融通和配合的方法和路径,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成长。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8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