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教育部:鼓励职业院校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
日前 ,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鼓励学校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家 “ 学分银行 ” 试点,探索建立有关工作机制,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
《意见》指出,职业院校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 ( 技能 ) 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院校应合理安排学时,三年制中职、高职每学年安排 40 周教学活动。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 6 个月,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推动职业院校建好用好各类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习实训。严把毕业出口关,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和教学环节,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毕业考试 ( 考核 ) ,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坚决杜绝 “ 清考 ” 行为。
《意见》指出,鼓励学校积极参与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步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探索建立有关工作机制,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
此外,《意见》还称,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制订体现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类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独编班,在标准不降的前提下,单独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习时间和多元教学模式。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专业,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调研采访中,记者看到职业教育正在告别“书本上种庄稼,黑板上开机器”:50多岁的女教师亲自作为领班带着学生在餐厅里按星级宾馆规范上菜;学校财务部门80%的人员是财务专业的在校学生,财务主管同时也是老师,带着学生管理学校真实的财务事项;海归回来的年轻女教师带着学生经营自己学校的超市,从配货、进货、码货架、收银都是学生自己做;设计学院的老师带着学生深入农村,一村一户地从布局、建筑、装饰上开展乡村改造规划设计……
这些教学场景的背后让我们看到职业教育为了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而做出的努力,涉及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教学标准的完善,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向“双师型”的发展,评价体系的改革,体制机制的优化,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的健全等,而每一项改革和发展都在为打造职业教育的自信而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