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白金声:我的备课诀要
2019-07-03 15:05:32来源:100唯尔

白金声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46年。著有《我为语文而来——白金声教学艺术》等。现供职于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

在备课上多花点时间,如根上浇水;在课堂上靠增加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似叶上施肥。执教40余载,我深感备课之重要。那么,我是怎样备课的呢?“从读入手,进入角色,沿波讨源,酌取精要”是我多年恪守的备课原则。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粗浅体会。

01.从读入手我每备一课书,都是从读开始。或朗读,或默读,在吟咏中促使自己尽快进入作品之中。

一读,感知课文内容;二读,研究文章题目;三读,抓住课后习题;四读,探讨作者思路;五读,咀嚼语言文字;六读,体会思想感情。在备课时,一篇文章读了这么几遍,就能基本上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

例如我备《鸬鹚》这篇文章,首先是朗朗有声地读课文,反复地读,有滋有味地读,尤其是第二自然段:“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一边朗读,一边品味,渐渐地,“一抹”这个词语跃入我的情感视野:“一抹”表示渔人动作的轻捷,渔人对鸬鹚的爱护,鸬鹚和渔人配合的默契;“一抹”是湖面从静态到动态的开始,抹出了渔人劳动的欢乐和丰收的喜悦……抓住“一抹”,也就抓住了这段文字的魂。

大声的读可以使自己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可以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大声读之后,还要潜心默读,反复咀嚼,以期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更强烈的共鸣。例如备《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我反复默读,对“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和“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这两句话中的“才”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样一个副词,前者表示时间长,后者表示时间短。这看似平常的两个“才”字,不仅在时间的长短上作了对比,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如果没有对课文反复的读,这种对语言文字独特而深刻的感悟是不可能有的。

我觉得备课从读入手,或者朗朗有声地读,或者默默无声地读,读得滚瓜烂熟,读得有滋有味,读得声情并茂,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实际上这个做法并不新鲜,甚至显得有些“落伍”,但看一看现在一些青年教师的备课,我们就会感到,“老调重弹”大有必要。现在很多青年老师,拿到教材,课文还没有读透,就急急忙忙翻阅教参、搜寻各种资料,或者寻找有关名师的教案拿来照葫芦画瓢,这些做法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把课文读熟读透以此作为基础,课文外搜罗的东西再多,效果也不会好。当然,对“教参”和现成的“教案”不是不可以用,“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用心剪裁,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02.进入角色我备课一般要进入三个角色。第一,进入学生角色,揣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的感受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目中有人;第二,进入作者角色,弄清作者的意图、思路和感情,掌握课文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特色,做到胸中有书;第三,进入教者角色,对教学目的、教学步骤、重点难点、板书设计、作业练习等加以综合考虑,做到手中有法。

学生不是缩小的成人。儿童的世界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观察世界、阅读文字、理解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方式。鉴于此,我每次备课,都要反复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学生读了这篇课文,最感兴趣的可能是哪几点?学生会以什么方式来理解课文的难点?学生是否喜欢我的这种设计?这种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点?

其实,每个老师进入学生角色都有自己的方式,不一定像我这样问问题,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老师必须有一颗童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只有老师像孩子一样,才能理解孩子。

再谈进入作者角色。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桂林山水》是篇写景文章,全文分四段:第一段写作者为什么去观赏桂林山水;第二段写桂林的水;第三段写桂林的山;第四段写作者荡舟漓江的深刻感受。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课文写了桂林的水秀、山青和人怡。写水时,作者用大海和西湖作比,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写山时,作者用泰山和香山作比,突出桂林山的奇、秀、险。水秀山青,配上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风光宜人。读其文,犹如作者领着我们荡着小舟遨游其境,因此而产生了“人怡”。水秀、山青、人怡就是本课的意境。我备课遵路入境,与作者进行“心理换位”,达到了我的思想感情与教材的思想感情溶化在一起的艺术境界。

至于进入教者角色,我是这样想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里的关键是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就像一个袋子,学生个个好比锥子。好的教学策略是布袋子,学生个个可以锋芒毕露,脱颖而出。落后的、封闭的、陈旧的教学策略则是牛皮袋子、铁皮袋子,再锋利的锥子也无法显露其锋芒。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以人为本,优选语文教学策略。但年年岁岁教此课,岁岁年年法不同。我用“变序法”教过《一夜的工作》,用“演示法”讲过《乌鸦喝水》,用“戏剧法”上过《小珊迪》,用“朗读指导法”指导过学生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

03.沿波讨源备课,不能仅仅着眼于当下执教的一篇篇课文,还应该“沿波讨源”,因为一篇篇课文不过是语言文字大树上的一枝一叶,要想把这一枝一叶研究透彻,不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大树,那是不可能的。

我备课时,尽量多看一些参考资料,有原著的一定要读原著。教《少年闰土》,我读鲁迅的《故乡》;教《草船借箭》,我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样再来研究教材就能居高临下,把握全局。

我备课总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知其意,明其理——虽然这些隐藏得很深的“意”和“理”不一定全部传递给孩子。1958年我国有过一段不切实际的浮夸风,造成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叶圣陶先生写了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爬山虎》,赞扬爬山虎脚踏实地,不屈不挠,在奋进中展现力量。后来,《爬山虎》经过改动选入小学语文课本,题目改为《爬山虎的脚》。很多老师把它当成一篇常识性的课文来教,这和《爬山虎》的原意相距甚远。联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分明写着:“‘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也望望窗外那爬山虎。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课文的结尾“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不正是对人格力量的礼赞吗!可见,了解时代背景、作者创作的意图、作品的时代意义,才能知人论世,见微知著,不然,备课又何以谈得上广度和深度。

《草原》一文中有“一碧千里”一词,一位教者把这个词讲成“好远好远,一眼望去,绿得很呀”。其实“千里”在此不是指距离,而是指面积,“一”不是量词而是副词,当“全”“都”讲,“一碧千里”是“千里一碧”的倒装。

再以“秉烛夜游”这个词语来说,一位教者望文生义,把“烛”解为蜡烛,显然这是不知道这个词语出自曹丕的《与吴质书》,“烛”实际是灯笼、火把。

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字,一些注释都解为“回来”“回到”。结合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李白当时正在流放途中,忽遇大赦,一个“还”字包含了多少重获自由的喜悦、兴奋的感情。再结合郦道元的“朝发白帝,暮至江陵”的名句,“还”字讲成“到达”更能表达江水急和诗人急切摆脱羁绊的心情。

04.酌取精要准备了这么多内容,不能一下子都塞给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教师自己掌握的。只有居高临下,才能势如破竹。“任你弱水三千,我自取一瓢饮。”在讲课时,我每每披沙拣金,备多用寡,力求把握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克服弱点,攻其一点,让学生获得真知。就拿《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来说吧,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从听、说、读、写,到知、情、意、行,不能不分巨细一股脑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为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是两码事,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源泉,教学内容并不等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调整、加工和提炼的结果。另外,不能把教学重点单纯地理解为教学内容上的,即知识、技能上的重点,它同时还应作为训练学生智力活动方法的重点。基于上述这些认识,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和习作的有关要求,以及学生心理、年龄特点,考虑这是一篇讲读课文,结合单元和课文的训练重点,我紧紧抓住文中“受益匪浅”这个词语,对学生进行品味词句、领悟情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我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词语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叶圣陶认真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习作这件事得到启发,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3)以叶圣陶修改的《一张画像》为例,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

05撰写教案最后,我还想说说写教案。

于永正说:“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的确是这么一回事。我主张写教案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摒弃洋洋洒洒八投式的文牍教案。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写教案也应无定法。要去掉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讲究辩证法,注重实效。我初为人师时,愿意写详案,详细教案相当于讲稿,避免丢三落四,挂一漏万。后来我喜欢写简案,微型教案不束缚手脚,便于课堂生成与创造。现在我习惯于把课备在书上,在教材的天头地脚和字里行间进行批、注、勾、画、圈、点,诸如作者介绍、正音正字、词语解释、段落划分、中心思想、板书设计,以及富有启发性的提问等,统统写在书上,我把这种教案称为“课本教案”。我认为教案只起到一个设计教学线路和提示教学要点的作用,而大量的笔墨落在书上,看上去一目了然,讲起课来得心应手。

在书上备课,我把它看作是一勇气和尝试,是向重数量,轻质量,重格式,轻内容,重统一,轻创新,不允许有另类八股式文牍教案的挑战。当然,这种做法还值得讨论,但对我来说至少要坚持下去。

编辑:泡泡糖

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告知

文本来自白金声的博客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