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化整为零考核方式研究
《5年来在IMI教学中的感受》内容摘要:考试,这个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平台,应该成为一把促进学生学习的利器,而不应停留在例行公事的层面,不能只是一件形而上的事。现在,我感觉到考试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必须存在,而且必须存在得有意义。
关键词:化整为零 考试 促学 利器
在讲台上已摸爬滚打了22年的我,考试学生对于我而言,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是一件例行公事的事,是一件形而上学的事。但只有最近的五年,才让我真正认识到,考试,这个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平台,应该成为一把促进学生学习的利器,用好它,让它发挥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有效。现在,我感觉到考试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必须存在,而且必须存在得有意义。
一、曾经的困惑
曾经见识过多少次中职或高职生的期中和期终考试,曾经亲自制造过多少张恨不得把重要的、基本的、必须掌握的N多知识点都涵盖进去的考卷,也曾经极不情愿地为了让学生有信心考试合格愿意花时间去复习而制作出的高命中率的练习题,但这些考试,都是属于普通中学或高职的模式,学生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有时会长达半年)的多门功课的学习后,在放假前的一周内进行批发式的最后的终结式考试,如果平时不好好学,没有及时温故而知新,面对复习题囫囵吞枣,强迫记忆的学生(这在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就算他们能写出答案,得到及格甚至高分,但这并没有真正检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考完就丢完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学生对于当前学期学习一片空白的残酷现实。我曾经这样安慰自己,出考前复习题虽不心甘情愿,但考试前总要让学生们花些力气复习吧,他们总会学一点点吧,但这样的安慰恐怕也只能安慰安慰自己,因为在这种极短时间内极快复习多门学科的情形下,勉强能学一点的知识确实太少,也太脆弱,这样的考试实在没有什么意义(除了在填写学生成绩和档案不会出现空白),这样卷面合格而顺利实习甚至毕业的学生,也就是我们的“产品”,质量上如何得到保证,他们到社会上会得到承认吗?我不能也不敢保证,但我们也不能因为考试的这些高期望、低收获状况,我们就减少考试、甚至放弃考试吗?!不,坚决不,曾经为此彷徨过的我,在近五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考试这一载体,不是没用,而是非常有用,只是要看你如果去运用。这几年中,我一直担任我系国际项目之一的IMI教学任务,从已参加实习的学生和现正在学习的学生中,我觉得考试,科学运用考试,是促进学生学习,及其学习质量的保证。
二、 化整为零,赋予考试生命
我觉得,要让考试真正有意义,有成效,考试就要改革,要具有及时性和实效性,要做到以上两点,以专业课考试为例,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考试的节点
考试不要再堆在期末,这有着太多的弊端,因为近10个章节的内容,一张试卷如何能尽之,哪怕只包括重点,考试内容也只能是片面检测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是其一;其二,学生会因为面对整本书众多的内容而无从下手,大多数的学生会选择部分看看甚至于干脆不下手,不复习,那么考试成绩如何入目,合格率低下是完全不出乎意料的,而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会违心出一些高吻合度甚至于全吻合的复习题,个别的试卷甚至与复习题连编号都是一模一样。试想,这样得出的成绩和成绩分析有意义吗?学生到单位实习后一问三不知这样的尴尬事总不能每次都用苦笑遮掩吧。怎么办?不能让这种事持续下去,要改变这一现象,就要改变考试的时间节点。以我这五年教授过的或时下正在教授的班级为例,每学期大概6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理论和技能两个部分,其中技能部分包括一个或几个实作点,比如在U2(基本操作技能单元)单元,有13个技能点,那么我要对他们进行的考试,就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不在期末统一进行,而是分散到每一个单元。在每一单元完成时,我们会对理论和技能进行考试,这就是节点。这个节点上,考试是及时的,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是及时的。
2、考试的形式
因为学习有理论和技能教学两个部分,那么考试的形式也有不同。在每一个理论教学开始时,我会先提纲式的告诉同学们我们即将学习的重点知识点,由于之后不会有其他的复习资料,所以,在上课时,同学们会认真听或记那些重点的内容,在教学完的时候,会让学生进行提问或反馈。理论教学完的第二周,就对本单元的理论知识进行考试,题量不大,但本单元的重点都在其中。试卷批阅完了,及时给予反馈,对于考试没合格的同学,会指出他在哪些知识点的缺陷,让其复习,在一周后进行补考,对于第一次补考没过的同学,会在再下周进行第二次补考。经过这样的高密集高强度的考试,一般来说,同学最终都能合格,并且是能够掌握该单元的内容。
在技能教学中,学生要对每一个技能点进行学习、练习,然后考试。动手能力稍微困难的学生,他可以申请多一些的练习,考试前,制定考评计划,经过学生签字同意后,确定考试时间和内容。考试时,先发给学生一张工单,上面打印了他需要完成的任务,在每一个技能点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一对一全程观察、记录,然后对其好的和差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反馈,再综合他在工单上的描述和对数据的查阅,对其给出考评结果。同样,对于不合格的学生,将会给其补考机会。经过了一个单元学习后的理论和技能考试,对于其中经过认真学习、真实练习才能考试合格的学生,老师很放心,学生也很自信。
3、考试的进度追踪
为每个班级的学生制定进度追踪表,上面罗列出每个同学在每个单元的完成情况,对于理论部分用分数记录,技能部分用是否通过记录,同时也罗列出完成本门课程每个单元的计划完成和实际完成日期,这样,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就能清晰展现,同学能知道自己的课程完成情况,优劣自知,任何一位老师也能随时掌握到每一位同学的一手资料,在一学期教学任务完成后,不需要再进行期终的考试,都能准确给出学生的成绩,真实而准确!
4、考试的效果
通过这五年的教学情况来看,采用这种考试节点和考试形式的学生,大多数质量是不错的。
短期效果:学生要经历这样的考试,无论他们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用一些时间对当天或当周所学进行复习和拓展学习,会用到书籍或网络,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掌握到理论知识,并养成好的实操规范和习惯,同时也能借助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几个单元下来,他们基本能自己查阅看维修手册上,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操作,也能根据理论知识对操作的要点有所理解。 每次考试时,学生第一次合格率一般在50%到80%,没合格的同学会对本次考试的内容进行再次的复习,以期待第二次考试的合格,这时,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巩固,曾经有同学在同一个单元的理论考试中,前后经过4次才合格,虽然他并不优秀,但是通过知识的复习和理解,相信在成绩合格的同时,他对知识的掌握也是合格的。
长期效果:毕业实习的学生,大多数能完全胜任单位对实习生要求的工作,并将其所学用到其所用。
案例1:15年3月份成都金牛保时捷中心对9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实习生进行转正前的考核,来自IMI班的两名学生,李忠源和王金岚,在理论和技能两项考核的总分排名为第1和第3,完败其余7名来自川内外的大专生(要知道,他俩仅仅为中职生)。李忠源同学考后说到一件事,给我启发很大,他说在技能考试时,预置式扭力扳手如果不归零,要被扣分。9名实习生中,估计有被扣分的,但对于他们两个,我是相信不会的,因为早在学校学习的若干次练习和考试中都会用到这种扳手,都会有归零的要求,如果他们没按要求做,那么早在学校他们就被扣过分而已经养成归零的习惯了。所以,当学生们在校学习的时候,及时的考试,让他们能逐渐变得规范,并且也让规范变成一种习惯。
案例2,15年毕业的在港宏宏羽公司机电岗位工作的田雨鑫同学,在16年1月港宏举办的斯巴鲁(包括成都和绵阳等地共7家4S店)系列全体员工(100多名)参加的维修技能考核中,战胜很多老员工,取得机电组理论和技能总分第3名的好成绩;
案例3,17年1月,在成都运通博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机电实习岗位的熊伶东同学,因工作成绩突出,于17年1月被评为该公司“2016年度最佳新秀”。
以上成绩的获得,跟他们在学校时所受到的IMI教学密不可分,更主要是利益于从考试中千锤百炼修得的真本事、好习惯、优意识。
看来,要让学生学好习,虽是一件棘手的事,但也不是办不到的,他们在进入到学校前,可能在学习上具有方法不好,习惯不好的毛病,但我们也要根据其特点,因事制宜地、量体裁衣地想办法让其不再荒废光阴,让他们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授之以渔,毕业后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坐标。所以,职业教学改革,我觉得,化整为零,分期考试,是一把促进学生学习的利器,用好它,让学生学有所成,让我们也能为他们而自豪!
参考文献:
[1]蓝昌裕.《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2]韩宗、姜兰兰.《浅析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 [J]. 考试周刊.2007):11
[3]李建伟.浅谈职业院校的考试方式方法改革[J].科教文汇旬刊.2009:2
[4]陈静.加大高职高专院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路[J].跨世纪.2008:8
[5]蓝昌裕.高校考试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训[J].丽水学院学报.2011:1
作者:薛兰 (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