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最新科学教育论文:孩子长大后的职业选择,源自孩童时期的什么经历?
身材彪悍的健身教练Mr. Hunk,一边收拾健身器材,一边跟我说起他2岁多的女儿小逗子,瞬间温柔了许多。
他说每周末都会提前把会员预约的时间排好,至少会留出半天时间专门陪女儿。“大多时候呢,我带小逗子去公园跑跑跳跳,还会玩各种娱乐项目。”
“比如朝阳公园的那个升降机,虽然孩子妈妈觉得女儿太小不敢让她玩,但女儿玩的时候一点都不害怕,上上下下好几次,一直哈哈哈笑个不停,兴奋得不行。”
“而妈妈呢,则主要负责带小逗子读读绘本,去动物园看小动物,现在小逗子对小兔子、小猫简直是爱不释手,总是要抱抱它们。”
我问他是否会带女儿去科技馆。“会啊,有空也会带她去玩,让她啥都接触接触。”
| 从科学教育,看孩子职业选择的原因 |
问教练这个问题,其实是源自于上周朋友发来的一篇有关科学教育的最新论文:
《儿童早期非正式的STEM相关经历和大学时对自己STEM身份的认同感》
Early informal STEM experiences and STEM identity: The importance of talking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2019; 103: 623-637.
这篇论文主要从STEM教育(可统称科学教育)的角度,描述了为何有些孩子长大会选择STEM相关的职业。
到底什么影响孩子未来对职业方向的选择呢?
29所大学,15847位刚入学的大学生参与了此次调研,经过多项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家庭环境、性别和诸多相关因素,最意想不到的答案竟然是:孩童时期与家人和朋友谈论关于科学的话题、阅读科学书籍和观看科幻节目。
文中还提到,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的一个研究揭示“相比孩子在学校学习科学相关课程,更多人受好奇心、家庭鼓励及童年时期的经历的影响,从而做出未来的职业选择。
“for their decisions to pursue science careers. For many, curiosity, family encouragement, and childhood experiences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论文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孩子对自己学科身份的认同感越高,越容易选择某学科作为未来的职业选择。而与家人朋友的互动谈论相关话题,涉猎相关书籍和媒体类产品这些非正式的学习经历,是影响孩子身份认同感和未来职业选择的最大要素。
| 从数学思维发展,看孩子认知规律 |
STEM教育中,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任正非在谈基础教育的重点时,提到国家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性,数学是基础。数学不仅对科技企业有重要作用,所有学科也都离不开数学。
Science & Technology, interpreted through Engineering & the Arts, all based in Mathematical elements.
“国家若要强盛,数学是基础”
既然数学学科如此基础且重要,孩子对数学思维的启蒙则显得更加关键。从上面提到的论文中也可以推论出:与家人朋友的互动交流、鼓励引导,以及阅读数学相关的书籍、节目及玩具等这些非正式的学习,更能影响孩子未来对职业选择的兴趣。
问问各位爸爸妈妈们,你们有注意到孩子在几何世界,是怎么样一步步萌芽的吗?
几何学习是从观察、了解开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比如1-2岁),只能注意直观形状的某些特征,例如可以区分长方形和圆形,却不能区分长方形和三角形。在这个水平,孩子推理的对象是具体的形象或者触觉的刺激,其结果是能够识别一些“相同的形状”。
慢慢地,孩子接触各种物质世界的对象,再对图形及其元素进行分析,形成空间概念。比如一颗草莓的形状,一根胡萝卜的形状、一个球的形状,孩子从物质世界获取图形,开始建立对空间的概念。慢慢再从描述、到分析、到抽象、到关联、到推理,一步一步、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