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教学论文|两种常见的课堂生成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2019-07-20 09:56:39来源:100唯尔

课堂生成资源——学生奉献的礼物

西安市交大附中分校 文婷

摘要:传统的资源观认为教科书、教学挂图、音像视频等才是课堂教学资源。其实,教师、学生本身就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资源。一个异于常规的发问,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讨论……只要我们注意挖掘,这些宝贵的“课堂生成资源”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我将以课例解读的方式,就两种常见的课堂生成资源的发现和利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动态生成课堂亮点 创造性思维

随着语文课改的日益深化,《课程标准》在全国的逐渐推行,“资源”一词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视野,引起教师们的注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经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这段话精准地界定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内涵。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心思如果不仅仅放在教材、教案这些既定的内容上,而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就必然能点燃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积极”、“有效”、“高质量”课堂的动态生成。

但传统的资源观认为教科书、教学挂图、音像视频等才是课堂教学资源。

其实,教师、学生本身就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资源。一个异于常规的发问,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讨论……只要我们注意挖掘,这些宝贵的“课堂生成资源”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下面,我将以课例解读的形式,就两种常见的课堂生成资源的发现和利用,谈谈自已的看法。

一、瞬间点亮,星火燎原

课例1:这是《陈涉世家》(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当时我正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陈胜、吴广要把帛条放到鱼肚子里呢?

教师:这位同学观察地很仔细,那么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1:将士们方便捕鱼。

学生2:他们喜欢吃鱼。

教师:你们觉得怎样?(反问其它学生)

(学生小声议论,有几个想举手,但终未能表达。)

教师:我理解这两位同学的看法,他们是从课文内容研习入手的,有一定的价值。我也记得曾经在《语文建设》上看过一篇文章,讲过我国古代的一个文化知识:古时以“鱼”作为吉祥的代表,现在仍保留有“年年有余(鱼)”的谐音双关。而古时人们传送比较正式的信件时,都是用一个“鱼”形状的盒子装起来,以示尊重。请你们再想想,他们为什么把“大楚兴,陈胜王“的帛条放在鱼肚子里,而不是放在猪肚子里呢?

学生3:(学生觉得很有趣,笑)那么,我想,陈胜、吴广之所以会这么做,是为了增添“帛条”内容的可信度,从而获得更多的舆论支持。

教师:不错!这也就让我们看到了陈胜、吴广设计的缜密,性格的细腻。

而刚才那位同学很富有质疑精神,对课文提出自己的想法,其实你们也可以学着他的样子,敢于发问!

(同学们阅读思考,完全沉浸在语言文字中,使得文言教学也更加有趣起来。)

学生们在我的鼓励下,更加积极踊跃。在课文分析完之后,一位学生又勇敢地举起了手:老师,请问:吴广伴随陈涉出生入死,陈涉最后封王,那他的结局如何呢?

教师:(我在备课的时候没有预设)同学们,这位同学大胆提出问题的精神让我由衷地佩服。但是,很惭愧,我在备课的时候也没有涉及。下来,我们共同查阅资料,一起研讨,你们说好不好?

学生们:好!

后经翻阅《史记》明确:陈胜自立为王后,国号张楚,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西击荥阳,仍在一起作战

课例解读:在老师的诱导下或在某种情景下,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或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亮点。课堂亮点是一种珍贵的课堂资源,它可分为可预设的和不可预设的两种。预设的课堂亮点是精心设计、诱导的结果,教师自然善加利用。常被忽略的是不可预设的课堂亮点,如上例中学生的质疑,因它是课堂中突发产生的,所以常被教师忽视。

课例2:这是《唐雎不辱使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当时我总结完课文后,留给学生时间进行提问。

一位学生突发奇问:唐雎为什么可以带刀上朝呢?电影《英雄》中秦王面前都办放着蜡烛来测他人的气息,凡是上朝的人都应该要卸掉兵器的。

教师:这位同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大家怎么看?

(很快就有学生举手了)

学生1:因为秦王太自负,已经到了一种允许使臣带刀面圣的地步。

教师:这一推断抓住了秦王的性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荆轲刺秦王》中有这样一处描写,荆轲不能携带兵器上朝。否则,怎么会用一把匕首藏于地图之中行刺呢?

学生2:我曾看到《百家讲坛》介绍过,御前带刀,是明朝才有的规矩。经过皇帝批准,一些特殊的侍卫可以在皇帝面前持刀护驾。至于大臣的一些高级待遇,戴剑上殿都是一种荣誉,而且基本是形式上的荣誉。

教师:爱看《百家讲坛》,很好!

我顺势抓住契机,总结《战国策》。

教师:该文出自《战国策》,我们先来温习一下《战国策》PPT展示)。它是一部介于子、史之间的古书,主要记录战国时代以纵横家为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论、外交辞令和政治主张,同时也有一些历史事实。其中历史记载有的是民间传说,有的引寓言故事。【摘自百度】评论家吴小如在《古文精读举隅》中谈到,《战国策》并非全部实录。蔡守湘于《先秦文学史》中所持也是“记言记事具有艺术虚构”之论。游士的言词有夸张渲染和虚构的特点。教师:那么,大家再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塑造唐雎呢?学生3:看来,这篇作品是为了突出唐雎作为布衣之士的英雄气概,这类夸张和近乎虚构的笔墨,更加彰显了人物性格。教师:不错,我们从历史性作品当中读出了浓厚的文学味!

课例解读:学生的提问与教师原先预设的内容格格不入,任其讨论,势必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知识性总结。其实,细想一些同学的观点,也不无道理。但是,分析也必须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因此,我顺势利导,介入对《战国策》的深入理解,充分利用网络,给学生补充相关知识。这既是对第一课时的复习补充,又是对人物分析的深入细化。

那么,如何将这类课堂新生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呢?我认为:

1.尊重学生是资源发现的基础。这两个课例中的学生之所以得到了深入理解的机会,是因为老师有正确的理念。长期以来,我总怕学生提出自己不会的问题,比如课例1中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备课时没有预设的。其实。老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提高,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这次采取了坦然面对的态度,这也就让学生觉得自然与坦诚。

而充分肯定学生的提问,不逃避、不放弃,是对每个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更是对其人格的尊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勇于质疑、敢于发问!

2.将个别人的亮点变为所有人的亮点。课堂上发现亮点后,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对该生进行一番鼓励,然后仍旧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这其实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课例1、2中,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抓住这个亮点,进行放大,让所有学生都来关注这个亮点,学习这位同学,推敲课文中的语句,补充相关的文化知识,使所有同学都得到思维的训练。

课堂上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个别的行为,教师要及时发现这种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抓住它,并且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变为全体的创造,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3.教师应有充足、广泛的知识储备,精心备课。

对于课例1中第一个问题,我第一次教学时是回答不上来的;因为长期研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等专业期刊后,刻意剪贴摘录了其中与课内知识相关的细节,而在这次讲课时,才能给予学生解答,从而顺势切入到此文的关键内容,从而很自然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奇谈怪论,精彩非凡

“教学就是即席创作”。现在的课堂,学生往往不顺着老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甚至出现与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想法,面对这些“奇谈怪论”,实是挑战教师的理念与智慧,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呢?以下两个课例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启示。

课例3:在《山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时)的课上,为了引导学生注重“观察表现细致”的写作指导,我预设的写法总结有:《山市》一文把“山中蜃景”描写得如此栩栩如生,源于蒲松龄细致入微地观察。只要在平时,我们多留意身边的细节,就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具体。

有一位学生马上提出疑问:这篇文章写的的确很细致。但是,“山市“不一定是蒲松龄亲眼所见的。

教师:你的评判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因为文章中提到:“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没有提及作者。

教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能从文本分析入手,尊重原著,分析得很细致!

那么,其他同学怎么看呢?

另一学生马上提到:我认可刚才那位同学的观点。因为蒲松龄曾经喜欢在茶馆喝茶,听别人讲故事。这个山中的自然现象可能就是听来的,文章最后又说: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一个“又”字表明前文也是听来的。(全班鼓掌,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太精彩了!这位同学从课外积累又回归到课内,大胆推理,精神可嘉!教师肯定学生推断,并顺势讲解补充蒲松龄其他事迹,全方位地了解作者。

课例解读:学生的成功在于老师有敏锐的资源开发意识,面对学生的怪论,不急于表态,而是把球踢回去,是非曲直由学生自己说。其实问题是对是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求证的过程。课例3中,学生的旁征博引,不正是我理想的教学状态吗?

课例4:在《岳阳楼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时)的课堂上,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听说作者范仲淹一生都没有去过岳阳楼,那他怎样描写出当地的风景的?

立刻就有学生举手解答:滕子京给了他一幅画,范仲淹看到了。

教师:那么,范仲淹是凭借什么书写的呢?

学生齐答:想象。

教师:不错,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写作除了要细心观察,突显真实之外,想象与联想也是一双翅膀!

我也质疑一番:那么,你们觉得这里景色如何?

大多数学生都说“好”,只有一个学生谈到:我觉得这些景色没有特点,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晴天与阴天的这样的对比。

教师:这位同学非常有观察力,还不人云亦云,有创造性!的确,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气势非凡,色彩对比鲜明。但是,就单纯描写景色来说,并不是很出众。那你们觉得其中的理由是什么呢?

学生激烈地讨论后沉默。

我顺势追问:《岳阳楼记》中写这些景象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再次讨论后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侧重不在于描写景色,而是为了表现“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色的不同心情!

教师:这样理解的就很透彻了!继续补充。

学生:提起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一下子想到的是其中表明范仲淹宽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会赞颂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态度。这才是写作的真正意图。

教师:他理解得更深刻!这种表现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课例解读:解析这一学生“奇论”时,我没有着急,也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步步为营”,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文章中心思想。同时,自己也参与其中,不断质疑,让他们解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讨论热情。然后,进行必要的知识归纳,也便于学生理解。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机智,把握住课堂新生资源,组织好教学,“奇论”就能歪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综上所述,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当正视课堂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加以开发和利用,奇论里也许饱含着智慧,危机中也许蕴藏着良机。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让我们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及时发现课堂生成性资源,珍惜课堂生成性资源,用好课堂生成性资源。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的智慧是课堂生成有效资源的助推器。新课程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把“生成”当做一种价值追求。生成是一种以师生生命为载体的动态性资源,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依据的教学新情境。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拥抱文本,超越文本,返归文本,超越自我,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地建构开放、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课堂生成性资源”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思维火花的碰撞,更是他们奉献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参考书目:

1.叶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稿,2007年)

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4.《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