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2019-08-05 11:01:53来源:100唯尔

职业教育

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是实现人才强国并推动中国进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中国各行各业均存在高技能人才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也构成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问题重重,如何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发展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0
1
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与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

现阶段,在中国的整个就业层面中,存在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而高级技工供不应求的现象,劳动力的结构失衡与素质较低的问题凸显出来。由于缺乏专业的劳动力与高技能的技师,导致生产资料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虽然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与高精尖的人才可以对外引进,但大批的技术工人与高级技师还需要职业教育来培养。而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其重要性并没有被突出强调出来,因此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重视。

0
2
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未充分体现

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步伐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础。而职业教育作为不断提高个体职业技能与素质的教育形式,应该致力于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务农技能,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1.具有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行业等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要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在其办学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和前提、以社会资源为依托、以岗位要求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具有职业教育风格与特点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因此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采用灵活办学的方式,开设市场急需的专业,拓宽学科知识的范畴,满足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

2.依靠政府,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

全面规范职业证书的认证制度。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充分保证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政策的有效实施。再次,要建立配合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与产业转型的保障性制度,保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推动职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还需要推动职业教育中关于贫困家庭的救助制度的完善,帮助这些学生完成技能培训,实现就业。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在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需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强化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专业化技能型人才。

100唯尔教育是极富影响力的现代职业教育机构,专注职业教育服务。

我们倡导:以阳光体面稳定且有发展的就业为目的,以高端就业为己任。集团有效整合各省劳动力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市场紧缺人才为核心,以补充企业实用人才为目标的订单培养模式。

劳动模范与大国工匠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各方联动。

委员们在讨论中一致认为,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只有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素质养成、技能训练于一体,才能完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许玲在工作中了解到,目前在职业院校进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院校热企业不热、中央热地方不热的“两热两不热”现象,极大地制约了技能型人才培养。

在许玲看来,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需要成本,但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未必能够直接变现,投入产出比不确定。且行业在产教融合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渐行渐远。另一方面,由于职业院校的隶属关系,尽管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但省级地方政府在落实过程中并不彻底,很多省份甚至没有制定实施细则。

许玲建议,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确立产教融合的法律责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产教融合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规定各级政府推动落实产教融合的法律责任。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机车车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赵红卫看来,大学或专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产生错位,产、学、研、用出现脱节问题,对此,可以探索共建产学研联动机制加以解决。

“科研院所和大学可以通过在一线企业设立驻点等方式,与所驻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使相关院校学生能深入企业一线,参加现场实习或研究。这样既可锻炼学生,又可提升课题研究与实践的紧密性及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赵红卫解释说。

劳动模范与大国工匠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各方联动。

委员们在讨论中一致认为,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只有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素质养成、技能训练于一体,才能完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许玲在工作中了解到,目前在职业院校进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院校热企业不热、中央热地方不热的“两热两不热”现象,极大地制约了技能型人才培养。

在许玲看来,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需要成本,但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未必能够直接变现,投入产出比不确定。且行业在产教融合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渐行渐远。另一方面,由于职业院校的隶属关系,尽管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但省级地方政府在落实过程中并不彻底,很多省份甚至没有制定实施细则。

许玲建议,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确立产教融合的法律责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产教融合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规定各级政府推动落实产教融合的法律责任。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机车车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赵红卫看来,大学或专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产生错位,产、学、研、用出现脱节问题,对此,可以探索共建产学研联动机制加以解决。

“科研院所和大学可以通过在一线企业设立驻点等方式,与所驻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使相关院校学生能深入企业一线,参加现场实习或研究。这样既可锻炼学生,又可提升课题研究与实践的紧密性及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赵红卫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