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职业教育论文|陈栋 周萍:一流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策略
2019-08-06 09:09:41来源:100唯尔

摘 要:产教融合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而强调的教育发展策略,与“政产学研用结合”“校企(地)合作”等高校办学理念一脉相承。教育部直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J校,在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方面的独特经验显示,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等方面一直在持续发力。面对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和全面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内在规定性任务,一流高校还可以在强化管理、教学引领、铸造品牌和突出实效四条路径上实现突破。

关键词:产教融合 中国制造2025 行业特色型高校

产教融合重在突破“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等问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要实现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需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其基础和核心动能在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目标正是要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的人才支撑主体,高校在产教融合进程中承担着“发现”的任务和“引领”的责任。基于J校在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方面的独特经验,可以看出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等方面一直在持续发力,将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职能深度结合并落于实处。面对新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和全面推进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内在规定性任务,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高校还可以在强化管理、教学引领、铸造品牌和突出实效四条路径上实现突破。

1

新时代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制度空间

根据“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开启了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五位一体为基本方针的制造业综合改革路径。根据《中国制造2025》要求,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高校尤其是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承担着有关人才培养、储备和输出的重任。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基础作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智能制造方面,高校起着培育和支撑的生长性作用;在形成产业联盟和强化“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方面,高校起着搭建合作平台和联合攻关的作用。为落实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理念,对接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落实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2月19日印发了我国推进产教融合的第一个专门性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快推进高校人力资源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校企协同育人的进程。根据《意见》,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要全面推进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强化实践教学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探索高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进一步深化“学”“用”结合。

美国在1862年推行的《赠地法案》(Morrill Land-Grant Colleges Act,也译作莫雷尔法案)与《意见》在着力推动产教融合进程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功能,都着重于推动高校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中的引领作用,但在具体目标和政策过程中又有所区别。《赠地法案》旨在推动美国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教育发展,以资助开办“赠地学院”(Land-grant universities)的形式,根据地方工农业实务和公众事务的实际需要,推广农业科技与机械工艺知识,建立农业实验,提供各种基础社会服务,拓展了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外的第三个基本职能——社会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培育出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美国政府为推动高校服务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放权与扶助相结合的政策努力,以及美国大学所发扬的通过自身知识优势直接参与和影响社会公共生活的“威斯康星理念”,为我国新时代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供了制度和理念两方面的有益经验。

与《赠地法案》的政策取向不同的是,以《意见》为引领的我国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进程的目标是以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为核心,带动整个制造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就政策工具的选择来看,是以能力建设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导,而非美国式的激励性工具为主导;就政策伦理的取向而言,《意见》围绕产业与人才的互动发展而进行引导,体现出社会利益至上的伦理取向和官方主导、民众参与、渐进调试、服务至上的“复归于仁”的教育政策理念,而非美国式的国家利益至上的伦理取向;就政策进程而言,《中国制造2025》和《意见》旨在树立政策基本导向和意向,从而引领各级各类制造业创新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科研课题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进程,营造系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制造强国氛围,而非美国式的任务和利益直接驱动改革。虽然《意见》规定了“重难点任务分工”并明确了责任单位,但任务分工内容多是“鼓励”“推动”“健全”“引导”等指导性、建议性目标,与《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保持同向同趋,且没有确立具体的最低限度和追责机制,因此,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各协作方在探索如何具体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进程上还需要进一步摸索经验、创新路径。

2

行业特色型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经验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政策驱动改革和政策因应改革的制度背景下,强调产教深度融合是在当下社会发展大环境之中对高校作为研究高深学问、追求真理的“象牙塔”角色的修正与补充,重在强调“真理”和“高深学问”的社会影响与现实作用;是对高校选才、育才、成才的人力资源职能的具体化和操作化,重在强调“人才”和“精英”的资本转化和产业回馈。教育领域的知识创新及其载体——创新型人才的最终价值,体现在对产业发展的促进和引领上,对行业特色型高校而言尤其如此。行业特色型高校因其长期以来与行业和企业的关系紧密,在核心专业自身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目标中就凝聚了“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等实务性办学理念,因此,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有着独特的历史积淀和路径优势。J校作为轻工特色明显的“双一流”大学,在全国乃至全球食品、轻工行业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享有盛誉,纺服、物联网、化工、机械、设计、环土等学院的相关专业在行业和区域中的影响力渐趋显著。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产教融合的指导意见及重点任务分工,J校在“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和“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等方面已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一是以多元、开放、融合、共享为理念,联合知名高校、企业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室。如在国际协同方面与国外知名高校、院所共建国际协同创新实验室,在产业协同方面,与国内外上市公司或行业大型企业共建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和食品学科协同创新实验室。J校打破常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单独建设协同创新大楼为著名企业进入高校成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提供平台,也为高校教师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提供便利,构建了“高校教师进企业、企业科研进高校”的双向流动协同创新机制,受到了食品行业著名企业的欢迎与追捧。目前,协同创新大楼各实验室已全部签约完成并进驻了茅台集团、光明乳业等22个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协议期内科研项目合同经费达14900万元。

二是推进成果转化,开辟成果转移转化试验田,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地方研究院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贯彻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新政策,制定了股权分配、项目孵化、衍生公司等新办法。以保罗·罗默和罗伯特·卢卡斯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可以实现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中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进行意愿投资的结果。通过大学自身的科研优势力量在地方研究院所中直接促成科技成果的地方性转化是新时代一流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典型贡献,也符合地方和区域经济内生增长的需求。目前,J校有效运行的校地联合研究院(所)有(无锡)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如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义乌研究院和汕头研究院等6个。

三是开阔思路灵活运行,立足地方产业需求,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技术转移地方分中心,为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搭建平台并提供信息服务,为企业等技术需求方推荐成果。主要依靠学校成果,突出学校优势学科特色,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并逐步向海外技术市场拓展。近年来,学校获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优秀奖6项,专利奖数量在江苏高校排名第一;2017年,J校专利转让数量174件,全国高校排名第一;截至2017年,J校专利转让累计数量658件,全国高校排名第三(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2011年,J校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以来分别在江苏、安徽、黑龙江、四川、江西、浙江等省建立地方技术转移分中心21家,由分中心引入科研经费总和近8000万元。

四是长期合作建立信任,优势学科团队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充分发挥特色学科的带动作用,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和定期交流。作为J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衍生成果之一,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团队与江苏宜兴协联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开展的“J校+宜兴协联模式”,助推宜兴协联成长为我国柠檬酸发酵领域全国第三(江苏第一);与江苏牧羊集团合作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农产品高值化挤压加工工艺、挤压装备应用以及挤压机性能提高等方面取得突破,该中心2013年获批科技部“国家饲料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五是践行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量与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对学科结构和办学模式进行调整。J校2017年整合生物化工类、机械电子类、设计人文类专业新建宜兴研究生院,与环保工程、紫砂设计、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等宜兴优势产业对接,J校江阴校区也在积极筹建中。2010年,为支持无锡建设“感知中国”中心,J校合并原信息工程、通信与控制工程2个学院,组建了全国第一家实体物联网工程学院,支持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加入“IEEE智慧城市试点计划”。同时,为了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2017年4月,J校与无锡市签署《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及产业创新发展“十三五”合作协议》,共建无锡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以制造、信息、管理等领域为核心,攻克智能制造系统体系组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智能制造数据管理与处理等前沿基础理论,为智能制造技术攻关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还在工业智能感知与信息融合、工业物联集成与信息安全、工业大数据与云制造平台、智能生产决策和虚拟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关键装备与工艺五大智能制造关键环节进行共性核心技术攻关。此外,为推进地方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017年4月与无锡市签约“十三五”期间共建“江南智库”,现建有江苏党风廉政建设创新研究基地等部省级平台8个、江苏重点培育智库1个、市校共建联合研究中心19个,承担无锡委托各类课题300余项。近五年与在锡企业签订合同1680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0多亿元,获批江苏省产学研联创项目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

3

新时代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未来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从“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支撑性行业角色转变成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文化引领的先导性行业角色,既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教育的深厚嘱托,又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育的殷切期盼,高校因此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和建设责任。由于J校轻工底蕴深厚,与企业、行业的关联性较强且有一定的影响力,又地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无锡市,且为市内唯一的重点高校,因此,J校在国家推进“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无锡市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在推进产教融合和增进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1)强化管理,构建“校—院(所)—团队”三级制度支持系统。体系完善和运行良好的制度支持系统是新时代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目前,J校产教融合工作主要由校长办公室(地方服务与合作办公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两部门各司其职使J校在服务国际国内食品、轻工行业发展和无锡地方经济社会多元发展两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但距离J校《“十三五”(2016-2020)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大力提高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能力”的相关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且从产教融合的战略规划到具体实践跟进的全过程而言,可以尝试建立相应的决策机构(领导小组)及制定决策依据(相关专门政策),可以解决政产学研用各参与方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同时,可以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建立成果转化中介专业化服务体系,通过多方协商共同构建“校—院(所)—团队”三级制度支持系统,制定产教融合中长期发展规划、政产学研用合作协调委员会章程及组织行为规范、相关事权组织架构及人员工作指南等宏中观制度并向社会公开,以制度化、规范化运作来推进J校产教融合事业改革发展。

(2)教学引领,提升“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人力资本效能。增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大学尤其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引领型学科凝练“内功”,推进“科教+产教”双融合。其中,“科教融合”主要体现的是学校内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而“产教融合”更多的体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通过政府的主导制定企业发展支撑教育的体制机制,处理好学校外部产业与社会的关系。具体而言,要继续推动J校轻工类专业建设与全国及地方的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促进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改革力度,注重发挥行业组织人才需求预测、用人单位职业能力评价等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作为学科专业调整和修订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在组建宜兴研究生院、无锡医学院、江阴工程师学院的进程中明确产教融合的导向意义和基础作用。同时,要加大“引企入教”力度,推动产教融合相关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探索建立面向重点企业与先导性行业的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发挥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的育人功能,将打造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与人才培养体制创新改革进程双向融合,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整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技术突破进程中的支撑性作用,写好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奋进之笔”。

(3)铸造品牌,培育“有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优势领域。品牌优势与科研底蕴的结合,是目前国内外高校在产教融合进程中提升自身知名度和衍生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美国的亨利·埃兹科维茨和荷兰的罗伊特·劳德斯多夫提出的“三螺旋”理论认为,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创新条件的关键。J校在推行“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合作联盟”等创新模式,探索“政府—大学—企业”多边国际合作创新模式、建立区域高新技术创新基地等方面经验丰富。因此,可以进一步培育“有J校特色”的产教融合优势产品或产业,将J校、企业、产品三方或J校、政府、行业三方进行深度关联,凝聚品牌优势和领域信誉,将会对J校在相关产业和整个社会中的声誉提升有较大帮助,也会进一步拓展J校产教融合资源渠道并提升产教融合的质量和效率。产教融合和科研交流、知识产权交易等高校内生社会服务能力有着不同的生长逻辑,更多地遵循着资本和市场运作规律,因此,如何在知识和资本市场中铸造“J校品牌”及相对完整的衍生产品、产业体系,尤其是在J校优势领域内占据绝对有利地位、占有绝对优势资源,是下一步要着重考虑的。

(4)突出实效,推动“有效发明专利数”及其产值增值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及相关专利不仅要在量上取得突破,而且要在实业发展进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产教融合的重心之一就是提升“有效发明专利数”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进而促使相关知识资源(J校)、社会资源(政产研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配置。J校自2012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9项,近5年累计授权发明专利达2666件,科研质量和潜力稳步上升,为J校开展产教融合奠定了知识基础,但在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件)方面贡献不明显,与国家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要求尚有一定距离。J校有运行良好的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室、地方研究院所、技术转移地方分中心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四类产教融合支持机制,而如何在既有框架内引领“有效发明专利数”及其产值增值进程,以实用实际标准推动产教融合的社会贡献度,并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变化修正和调整产教融合支持机制,则需要由学校产教融合宏观发展战略引导以及完善的产教融合支撑制度加以保障。

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是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转型、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建设知识创新型企业的交汇点,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立足点,是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依据自身的产业、行业服务经验和基础,与企业拥有着长期的、良好的、独特的和全过程、宽口径的交流共享机制,实践着将产教融合融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各环节的理念,为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产教融合工作格局提供了独特的经验和发展可能性。在新时代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和“以本为本”的发展导向下,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需要以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代表的所有高校贴合自身实际、发挥独特优势,更加坚实和稳固地做出应有的努力。

本文作者:陈 栋 周 萍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校科技》2019年第7期,此处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