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职教突围瞄准产业升级: 从培养手艺人转向“斜杠”人才
2019-08-09 08:44:16来源:100唯尔

我国实体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都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水平技能人才。但在现实中,高级技工缺口达千万人。如何锻造符合时代需求的“大国工匠”,是职业教育亟须破解的时代命题。

职教突围瞄准产业升级 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联合下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2025年这一数字将近3000万。

一头是产业升级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刚需市场;另一头是学生生源减少的压力。站在发展“风口”,职业教育需要走出新路,真正花力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已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教体系。据统计,2018年全国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年招生928万人。记者走访部分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看到,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产业需求上,一些学校从课堂改革、办学模式等方面入手进行突围转型。

“为适应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的‘智造’跃升需求,新设新能源汽车专业,开设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新课程,基本做到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到哪儿,学校办学就跟进到哪儿。”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韦生键说,学校也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包括3+2”中高职衔接、普职融通、“国内中职+国外大学”等。

区域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新动向作出快速反应的不独此校。教育部数据显示,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关键

职业教育成为经济发展“加速器”的关键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成都,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鼓励在蓉企业深度融入全市145所中高职学院,共同培养人才、共建员工培训基地,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等鼓励政策。二是支持企业办职业教育学校。

2011年,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率先共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及教材,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验室,办“订单班”,企业派技术专家到学校授课,对学生进行从“入口”到“出口”的全流程嵌入式培养。

为破解校企合作“校热企冷”顽疾,一些学校探索出股权共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逆境求生:培养“斜杠”人才

面对一些高端制造业“机器换人”的明显趋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俞仲文认为,职业院校要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把育人目标从“一技之长”的手艺人,转向培养跨界“斜杠”人才。

教育专家纪大海说,当前中职生升高职、高职生专升本比例仍偏低。应探索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一体化育人模式,搭建起人人皆可成才的职普融通“立交桥”。

除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外,社会环境亦至关重要。要让职业教育变成“香饽饽”,需彻底根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打破制度层面对职校生的区别对待。社会应尊重技能人才,让学生感到选择职业教育一样能实现人生价值。

深化改革构建 “大职教”格局

李纪超

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对地方政府而言,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将现有的职教资源由规模做大转向质量变强,做好市域统筹的文章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极高的教育类型,地市一级政府在地方经济特别是产业布局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主导作用。而职业教育统筹管理体制是强化地市政府对职业教育统筹管理的关键,对深化地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职业教育进行市域统筹,需要运用“一盘棋”式思维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构建区域“大职教”格局,既要解决好外部多头管理、分散发展的问题,集中力量做强做优,又要注重职业教育内部贯通衔接,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建立起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职业教育体系。

山东烟台推行的职业院校管理体制,将原由市其他部门代管、区代管、区属的职业院校等全部划归到市教育局直属,人财物实行统管,就是很好的改革探索,而且从运行实践情况看,这种“大职教”格局之下的管理体制对建设特色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师资人员流动都创造了良好条件,消除了原有体制下存在的障碍。(作者李纪超 系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政策研究室主任)

《中国教育报》20190611日第1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2019年第8

半月谈记者:吴晓颖

--------------------------------------------------------------------------------

主编:孙爱东

编辑:杨建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