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药房皮肤病用药培训教材:过敏性皮肤病常用药用药指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群出现过敏症状,最常见的就是皮肤过敏,过敏性皮肤病有哪些表现?生活中该怎样防治呢?
过敏性皮肤病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皮肤病,具体的过敏原可以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四类。每类过敏原都可以引起相应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
过敏性皮肤病常见分型有:
1.药疹:
有些药物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紫癜、水泡及表皮松解,可有瘙痒、疼痛,有时还会出现热。
2.接触性皮炎:
指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后,局部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严重者可有水泡、渗出、糜烂等。
3.湿疹: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反复发作;局部或全身可见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剧烈瘙痒。
4.荨麻疹:
皮肤突然剧烈瘙痒或烧灼感,患处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块状的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略高于周围皮肤。
5.皮肤划痕症:
用手抓后起一条条伤痕。严重时不划,稍与硬物挤碰就会发病,症状同荨麻疹。
6.紫外线过敏:
阳光中的UVA和UVB这两种穿透性紫外线,会直达皮肤真皮层,使过敏体质的人身上出现红斑、灼热、疼痛等,这便是医学上常说的日光性皮炎即紫外线过敏。
7.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皮疹最为常见,多发生在脸部、口周的红斑,躯干部也较多见,瘙痒脱屑,并可有色素沉着。
8.化妆品过敏:
有的人在使用某种化妆品后出现皮肤红、肿、热、痛、起水泡等过敏反应。如果出现化妆品过敏,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诊治。淄博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是淄博市化妆品不良反应检测哨点之一。
防治过敏性皮肤病要注意:
1.平时要尽量减少诱发因素及刺激因素,比如搔抓、摩擦等,不要用热水洗烫,也不要使用刺激性的药物。
2.远离致敏因素,这是预防过敏性皮炎最根本的办法。生活中应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比如要避免吸入性的过敏原,包括尘土、尘螨、棉絮、花粉等,还有就是动物毛、真菌、昆虫以及烟等。也要尽量避免食物的过敏原,包括鱼虾、蟹、牛羊肉、鸡蛋、牛奶、花生、黄豆和坚果等。可以到医院做过敏原检测,做到针对性的避免。
3.平时应尽量呵护皮肤,要科学合理地洗澡,并且要尽量选择酸碱度中性,没有刺激性的香皂。不要乱用护肤产品,内衣应尽量选择柔软的棉织品,不要穿羊毛、化纤织物。
4.平时还应尽量注意饮食的调理,保持均衡营养,可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也要多吃一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组织胺剂,每天应该从饮食中摄取。少吃鱼虾、牛羊肉和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组胺是Ⅰ型变态反应中引发机体损伤的主要介质。抗组胺药阻止机体受损的机理主要是其在体内与组胺竞争靶细胞(免疫反应攻击的部位,例如皮肤、粘膜等)上的H1受体,使组胺完全丧失同H1受体结合的机会,从而使靶细胞避免发生组胺带来的一系列反应。
已上市的抗组胺药有三代,其具体区别见表1。
1.首选第三代抗过敏药物,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2.对于急性过敏,如急性荨麻疹等,可以短期使用抗过敏药或必要时使用;对慢性过敏患者,可以连续使用第三代抗过敏药物(第一代和第二代抗过敏药物由于副作用很大,不宜连续使用),在持续治疗控制住症状后(通常3个月左右),在脱敏治疗或免疫治疗的配合下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3.由于部分抗过敏药物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可以导致嗜睡或疲乏无力,所以应该睡前服用。服用扑尔敏等第一代抗过敏药物,不宜从事驾驶和精密工作。
4.服用抗过敏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特别是第一代和第二代抗过敏药物,因为饮酒可以大大增加这些药物的肝脏副作用。
5.若患者长时间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会致药效下降,或不能起到抗过敏效果,这可能是身体对该药产生了耐药性。所以,应尽可能少地长期使用同一种抗过敏药,一般在服药三个月后,要换一种抗过敏药继续治疗。
外用药包括外用西药(见表2)和外用中成药(见表3)。
外用西药,以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其可以迅速缓解多种皮肤症状,但这种高效也促使了此类药的滥用。
不正确地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常会对用药局部造成严重后果。
过量、过久使用皮质类固醇会导致皮肤萎缩,变得薄而透亮,还会出现色素缺失及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纹理加深等,并且这些破坏具有永久性,所以在面部使用时要尤为谨慎。发生类固醇皮肤萎缩的高危区域为间擦部位,如腹股沟、腋窝、颈部和臀沟。
另外,外用皮质类固醇常会引起与口服皮质类固醇同样的全身系统性作用,这在儿童身上尤其明显,因为儿童的皮肤表面积与体重之比较高,及时小面积应用也会引发较多问题,所以儿童使用此类药物时应权衡利弊,如果疾病较轻则尽量使用非激素类外用药。
而一些复方药物,比如抗真菌类药,店员应该留意其中的激素成分,提醒顾客避免应用于上述高危区域和儿童,也避免长期或大量使用。
属于非处方药的皮质类固醇一般比较弱效,也就相对安全,但处方药中有些外用皮质类固醇属于强效或极强效范畴,此时应谨遵医嘱使用。对于处方中的过量、过久等现象,药师也应给出提示。
外用中成药也是药店常见的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药物。对于西医概念里的过敏性皮肤病,中医认为其大致病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为禀赋不足、气血虚弱、卫气失固;外因为虚邪贼风侵袭,或由鱼虾、辛辣、膏粱厚味化热动风,或因七情变化、虫积、异味等因素诱发。内因为本,外因为标。
对于荨麻疹和湿疹,中医有明确的分型,但由于药店无法开方、而中成药的种类又很局限,故在此仅做简单介绍供参考。
中医认为荨麻疹分为风热相搏证、风寒外袭证、心经郁热证、脾胃不和证、虫积伤脾证、毒热燔营证、卫外不固证、气血两虚证、冲任不调证、血瘀经脉证等证候。湿疹分为风湿血热证、湿热浸淫证、脾湿偏盛证、阴伤湿恋证、风湿瘀阻证等证候。
从剂型的角度来看,常见的外用药有软膏、乳膏、溶液几种类型,它们的制剂类型不同则物理性质也不同。
软膏是一种粘稠的不含水分的剂型,有封闭作用,会明显地防止皮肤水分蒸发;乳膏是油和水的乳化物,分油包水和水包油两种类型,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较软膏差(其中油包水的乳膏保持水分的作用要强于水包油的),但能够较快地渗入皮肤;溶液的溶剂通常是酒精、水或丙二醇。
皮肤干燥者,如慢性异位性皮炎,软膏是最好的选择;对于不以皮肤干燥为主要问题的炎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选用乳膏最好;而像脂溢性皮炎等油性皮肤病或毛发浓密部位的炎症,则选用溶液最好。
过敏性皮肤病的预防最关键在于避免接触过敏原。
“防止接触”具有病因治疗性质,是防治花粉过敏最有效的方法,但实际操作中要使病人完全避免对花粉的接触是有一定难度的。
当过敏病人被确诊为花粉过敏时,首先应确定其对何种花粉过敏,然后了解此种植物在当地的分布情况及传粉时间,以便在相应的时间来避免或减少接触该种花粉。专家指出,避免的方法有几种:出门带密度较高的口罩;宜在早晨或晚上出门,因为通常中午前后是花粉浓度最高的时间;鼻腔局部涂抹花粉阻断剂;在花粉飘散的季节生活在带有过滤装置的房间中,通常是将过滤器与空调配合以滤除进入房间空气中的花粉颗粒。文献称,实验中经过滤器进行空气过滤的房间内的花粉计数远小于未经过滤房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