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发布一年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09-16 10:49:09来源:100唯尔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发布一年半之际,我们可以做一个更全面的复盘,整个“办法”执行的现状。“现在国内很多校企合作停留在签协议、挂牌子,以及学生参观等方面,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专题会议上,徐滕岗委员感慨有些校企合作名不符实,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喊了这么多年,效果不理想。

什么是校企合作呢,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企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的需求直接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但是目前中职教育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出来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就其主要原因还是校企的对接问题。

一、中职校企合作的现状

校企合作历来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基本的命题。通过引入高端企业的技术标准,校企双方共商人才培养机制,共建专业及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在我国职业教育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先进经验、示范模式和现代理论的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双元制”及其创造的“德国奇迹”,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回答或解决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目前,高校操作“校企合作”有四种类型:学术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应用技能型。应用技术型和应用技能型高校为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输送了大量的相关人才,以校企合作为特点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中国出现了各种实践形式:

1.“订单式”。“订单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21式”。该模式的内涵是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3.“工学交替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对企业的选择性较强,难以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4.“工学结合式”。该模式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将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近几年中职实施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办学主体多元化,有校办产业(企业)式、行业(企业)办学式、校企股份合作式;二是校企合作内容多样化,有技术合作式、人力资源合作式、资本合作式、教学内容合作式;三是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多层化,有企业配合式、校企联合培养式、校企实体合作式等等。

校企共同开展专业建设,使学校的教学跟上行业前沿技术变化,从而使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具备水平更高、实战能力更强的技能技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分为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学校是学习理论知识,企业提供实习平台。简单来讲就是,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和正常专业学科学的课程是一样的,比如计算机专业,统招生和校企合作的学生是要一起上课的,是一样的老师。大三之后呢,校企合作的学生实习的成分就更浓重一些。他们可能就去这个公司去做实习的工作,在实习中去学习。那么合作的企业也会派老师过来讲课。以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和这个企业的关系或者说和这个岗位的关系更紧密一些。我们来看一看校企合作办学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这也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

优点一:毕业证无差别。毕业证来说,他在校企合作的这个方向上和普通的本科批次上没有任何区别。不会标注“校企合作”字样。所以说在以后我们找工作的时候是跟统招生是一样的。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高分低就的机会。以相对低的分数考进去,之后可以拿到一个同样的毕业证,保证毕业的一个质量。

优点二:分数偏低。一般要比统招专业分数低40-60分。如说我们都很了解的山东财经大学。今年的录取最低分是549分,他的校企合作的分数是485分,比统招分数低了64分。而且校企合作的专业也都是好专业。一个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两个专业方向,也是比较适合就业的。

优点三:就业有优势。校企合作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会更有优势一些。因为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就涵盖了上班可能前三个月培训的内容。比如软件的学习,一些知识的运用,包括再实习的过程中也跟过一些项目等等。这些在找工作当中还是非常必要的。

优点四:考研不受影响。在考研的时候不分你是正常批次还是校企合作。企业可以推荐就业,但不是强制就业。还是存在一个双选的可能性的。

以上这是优势,那么我们看一下有弊端的地方

必须要去企业进行实习。如果你的孩子偏研究型的性格,可能喜欢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那企校合作这个专业可能并不是太适合,因为他还是比较偏实用型的专业。所以要慎重考虑一下。

学费比较贵一些。这个贵呢也不是特别离谱,比普通院校要高。我大约统计了一下,学费一年大约在一万左右。比如青岛大学的软件工程(服务外包)是一万二。这也是家长需要考虑的一个地方。

生源质量一般。转专业只能在校企合作自己的专业里面考虑,因为毕竟是以这样的分数招进来的。虽然和普通招进来的学生是在一起上课,但身边的同学分数上还是不会很高。

报考难度增加。我们刚才讲到了,校企合作因为毕业证和统招没有任何区别,家长也越来越熟知这个专业,分数也是历年看涨的。特别是17年取消了一本线,一二本本科批次合并,那么我们在填报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出现竞争压力变大的情况。原来一本分数线以上的考生不会考虑校企合作,那么现在来说,一本学生可能会把校企合作作为一个保底的专业。这一点我们是要提前考虑到的。也有理由预期到,校企合作的分数还会进一步提高。或者专业的两极化会增大。好专业的分数会更高,不好的专业分数会更低。所以在填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二、中职实施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就现状而言,中职推行校企合作依然面临着不对等性,脆弱性、风险性,缺乏体制、机制保障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合作能力不强。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学校合作能力与企业的期望存在不对等性,因此,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开展,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学校自身的合作能力不强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导致学校合作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专业建设缺乏内涵、师资水平不高、现有的学科化教学安排不能与企业对接、办学思想落后,缺乏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能力等。

2.企业参与动力不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较低,积极性不够。比如我国的企业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利润空间有限,使得企业在中短期内普遍缺乏按较高的标准来培训员工的动力;整个社会的诚信度较低,高水平、高素质的劳动力又短缺,也使得企业不愿承担风险去花大价钱培训员工,而怕最后落得个“为他人做嫁衣”。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非常迫切,也非常热情,但是企业那边并不太主动。因此我们建议,市政府加快出台相关的地方政策法规,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如对那些积极参与产学合作的企业加大减免税收力度。

3.政府主导引力不够。现有的校企合作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维系的低层次合作。校企合作依然缺乏体制、机制的保障,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尚不明显。为了确保这些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提高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建议政府应该切实加大对这两类院校的投入。

三、中职实施校企合作的思考

从学生自身来讲,很多本科生毕业之后,由于他们学的理论性的东西太强,不能胜任公司的一些岗位,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校企合作这么一个项目。就是由学校、企业合作,为某个行业培养更具备这个行业能力的一些人才,直接可以上手的的一些人才。

从专业性质来讲,这些“校企合作”专业都是实操性比较强的。比如计算机,都是计算机专业像嵌入式开发,或者智能硬件,会分的非常细。这是为了这个行业的具体某个岗位去培养人才,这就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意义。

从专业性质来讲,这些“校企合作”专业都是实操性比较强的。比如计算机,都是计算机专业像嵌入式开发,或者智能硬件,会分的非常细。这是为了这个行业的具体某个岗位去培养人才,这就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意义。要推进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实现中职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

1.学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要以专业现代化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协调好专业稳定性和适应市场变化之间的关系,形成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增强学校的吸引力。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课教学。一方面着眼于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在逐步强化文化基础课的基础性、层次性与提高性。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并探索一条产教结合的新路子。

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学习目的,提高教育与教学质量,并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与沟通,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施开放式办学。学校要具备市场意识,只要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有利于为企业发展服务,都应当积极行动,学校也只有在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

2.社会必须营造一个适宜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环境。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一直被世界称颂,被誉为德国经济繁荣的“秘密武器”。正如德国谚语所说,“不教孩子技术,就等于教会了他偷窃”。可以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德国社会历来重视职业技能是分不开的。因此,我国政府应当促进社会形成对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同样尊重的环境和并列发展的途径,从而形成正确的人才观,这对于营造适宜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3.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开展职业和升学指导。树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理性求学观念,使学生能各得其所,从而避免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由此引起的极大浪费。

四、校企合作的3.0模式五大创新

1.合作建专业

引入高端企业的技术标准,校企双方共商人才培养机制,共建专业及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标准。

校企共同开展专业建设,使学校的教学跟上行业前沿技术变化,从而使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具备水平更高、实战能力更强的技能技术。

2016年学校与机械模具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公司合作举办的“银宝山新模具班”,引入与德国水平同步的企业先进技术标准,引入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

2016年学校还与宝马公司开展合作,引进宝马先进的培养模式、培训资源,包括教学资料、教材、学材、工作页、教具等,按照宝马培训系统流程及方法,共建宝马BEST售后英才班。通过学习宝马培训学院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展符合宝马国际化的教学,学校7名教师已取得宝马教师资格证书。

2.合作研课程

引入高端企业的真实项目,开展教学实训、实习,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针对性。

学校将企业真实生产、服务项目引入校园,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企业真实项目的演练,不断提高实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校与周大福珠宝公司合作,在校内共建“周大福珠宝电商运营基地”,将周大福公司的销售运营项目引入校园,引入课堂,融入深圳珠宝营销专业的教学中来,改进珠宝电商教材,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无缝对接。

学校还与凤凰出版集团凤凰创壹合作共建“校内企业基地”,双方投入软硬件设备总值万元,注入企业真实生产仿真项目,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学生按企业要求做项目,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3.合作共育人

引入高端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和课堂、实训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实现与合作企业的共同育人。

学校实施“大师领航计划”,先后聘请华大基因、深航股份、众为兴、园林股份等企业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来校授课,深度参与专业建设。

学校组建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共同制订技师培养方案,通过“工学交替、双导师制”,为国家基因库培养生物技术专业技师人才。

4.合作促就业

引入高端企业的认证体系和人才标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学校与华为、亚马逊、宝马、丰田、比亚迪等世界500强企业或国内龙头企业,与德国客尼职教集团等海外职教集团,与比利时HRD钻石高层议会等世界权威行业协会合作,不断引进其先进的认证体系和人才评价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

深圳技师学院引入华为的通信工程师认证体系和人才评价标准,组织学生学习认证课程,并参加华为初级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认证考试。

深圳技师学院还与宝马合作,不仅引进宝马的课程标准、实训室标准,还引进宝马的人才考核标准。

5.合作助扶贫

携手行业龙头企业,首创“新型学徒制+智力扶贫”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技能就业与智力扶贫的有机结合。

学校与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面向广东河源、广西河池、湖南花垣、江西九江等对口扶贫地区实施扶贫招生,学生入学成为学院全日制学生的同时,即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成为银宝山新公司的正式员工,企业按照不低于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每月给学生发放工资,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即享受深圳医保、工伤和社保待遇。将贫困生家庭脱贫进度提前了3年,有效提高了扶贫工作效率。

学校不断深化“新型学徒制+智力扶贫”,还先后与深圳园林、深圳众为兴、周大福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学徒制合作办学,形成了企业、学校和贫因学生家庭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温馨提示

本文转载来自网络。

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取得联系。